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是什么样的?
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宿迁市,辖35个乡(场),全县面积2298平方公里,耕地204万亩,人口1.76万。是全省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的县。
沭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春秋时属鲁国,战国时建。西汉武帝设后丘郡,北周建德七年(公元578年)设沭阳郡。因县城位于蜀水之阳而得名。颜集镇是绝世妃子的故乡,霸王别姬的故事流传千年。宋代大科学家沈括是沭阳主簿,领导人民治理沭河、六塘河,政治声音远播。清代诗人袁枚在担任沭阳县令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她的亲紫藤(袁公藤)至今仍在盛开。清朝末年,沭阳才女刘青云带着10册传说到了江南,江浙名流为之倾倒,作为美谈流传。晚清学者李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军乐。建国前后,沭阳诞生了著名摄影家、作家吴印咸,京剧表演艺术家、“活媒人”白烨,鲁迅研究专家王士敬,著名历史学家叶继生,两院院士李德意,新时期“活雷锋”张子祥。他们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做出了贡献,为沭阳人民赢得了荣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今天沭阳现代化的宝贵精神财富。
沭阳交通发达。京沪高速、新长铁路、205国道、245省道、324、326线在县内交汇。东到连云港白塔埠机场40分钟,西到徐州观音机场1小时。沭阳县水路畅通,新沂河纵贯东西,胡爱书新河纵贯南北。我省内陆港口20强之一的沭阳港,年吞吐量300多万吨。它横跨淮河与长江相连,并通过舒心河、蔷薇河和博古到达连云港。
沭阳资源丰富。沭阳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商品猪基地县、科技先进县。年产量粮食654.38+0万吨,油料6.23万吨,棉花0.51万吨,年出栏商品猪近200万头。沭阳的花木世界闻名。全县花木总面积31000亩,花卉苗木品种3000多个,各类盆景83万多盆。是中国最大的花木基地,有“东方花都”的美誉。2005年,全县实现花卉销售收入22亿元。素有省内花卉销售龙头企业之称的苏北花卉盆景公司,拥有国家二级园林设计资质。该县新河镇于2000年被省花卉协会评为花木之乡,严集镇于2001年被中国花卉协会评为“中国花木之乡”。沭阳是传统林业县,杨树61.56万亩,林网232万亩,活立木3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5%。沭阳水产资源优势明显。全县水域面积62.2万亩,养殖水面1.2万亩,盛产青鱼、鲤鱼、鲢鱼等淡水鱼。沭阳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产9种,能源矿产1种,其中蓝晶石、水晶、磷、云母、黄沙、粘土等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社会事业
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沭阳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市场导向,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产业化进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全县共有教育机构963所,其中国家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重点高中65438所。新办民办教育机构326所,固定资产投资6543.8+0.4亿元,涌现出一批教学设施先进的民办学校。城乡医院、诊所配置合理,市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设备先进、技术雄厚。全县乡镇卫生院全部民营化,设立民营医院10多家,诞生了沭阳眼科医院、仁慈医院、耳鼻喉医院、心血管医院、平安医院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民营医疗机构。殡葬业实现新发展,民间投资天府花园公墓、苏北唯一明星殡仪馆万福殡仪馆。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文艺形式如淮海戏、铜戏、淮海锣鼓、、花船、快板等迅速发展,文学、戏剧、音乐、曲艺、绘画、书法、摄影、雕塑、广播电视等各种艺术门类空前繁荣,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逐步形成。
城市建设
以前沭阳河边建了很多街道,沿街建了小巷。明朝郑德七年(1512)建土城,万历四十四年(1616)重建砖城。农村集镇多建于元代,明清时期逐渐扩大,分布规律。城市和农村的房子都很简陋,道路有晴有尘有雨。新中国成立后,老城区逐步改造。城区在1956向南扩展,在1981向东和向西扩展。到1987,城区面积6平方公里,建成街道20条,人均居住面积5.91平方米。近年来,沭阳全面实施“集群城镇崛起、拉动内需、集聚车马、增强辐射、聚焦月亮、形成体系、城乡一体、促进发展”战略,坚持高标准建设、高要求管理、高速度发展,城市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走上发展快车道。到2005年底,“星月集群”式城镇体系逐步形成。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扩大到51平方公里,新铺水泥路89.1公里;南京东路、广州路、上海路等23个路段进行无杆改造;铺设天然气主管道90公里,支管网20公里;新建和改造132水冲式厕所;建成广场40个,城市绿化面积94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5.2%。如今的沭阳,街道宽敞、楼房鳞次栉比、绿地繁花似锦、环境优美、管理有序、人气旺盛,基本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目标,中等城市框架日益凸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自然地理
沭阳位于江苏北部,沂沭、泗水下游,属于鲁南丘陵与江淮平原的过渡地带。县城在北纬33° 53 '至34° 25 '之间,东经118° 30 '至东经119 10 '之间,东西60公里,南北55公里。东临连云港,南接淮安,西接宿迁,北接徐州,是徐、连、淮、苏四市的交界处。县城地形不规则,呈方形,西高东低,大部分地面标高在7-4.5米。县内最高峰寒山海拔70米。除杨桐、毛伟、刘集、悦来等镇的部分丘陵外,土地平坦,河网密布。境内有新沂河、槐树新河等29条河流贯穿。
沭阳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8℃,年平均最高气温14.3℃,最低气温13.3℃。历年最高气温一般在35℃到38℃之间,最低气温在-4℃到-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363.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5%,年平均风速2.8m/s,年平均降水量937.6mm..
行政区划
沭阳古有后镇、渠头、刘庄口等镇,后毁于火。明清增加到36个镇。民国时期设镇9市1乡,后改为10区162乡,大大小小的集镇星罗棋布。新中国成立后,区镇变动频繁,到80年代相对稳定,有35个乡(场),10多个市场。辖29个镇、5个乡、1个农场、472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1.7万余人,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
文化生活
-
作为黄淮平原上的一座古城,沭阳位于南北交汇处。自古以来就是商品集散地,有“商贾云集之地”之称。数百年来,南来北往的商贾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给沭阳带来了繁荣昌盛,促进了沭阳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使沭阳具有了独特的地方民俗和居民个性特征。沭阳人在日常交往中热情大方,彬彬有礼,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好客,又有南方人的细腻感情。沭阳的民间文艺既有北方的豪迈、古板,又有南方的清新婉约。民国初年,现代文明新风吹进沭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传统健康的民俗得以保存和传承,陈规陋习得以摒弃,新风尚在县城逐渐形成。据记载,具有沭阳特色的民俗被保留了下来:在节日上,有六月六、冬季至日、祭灶等。饮食方面有一些说法,比如“无酒不成席”、“无狗肉”。民间传说,朝南的主屋叫“主屋”;礼仪,老人生日“九而十”,生日提前一年;文化上有淮海戏、铜戏等古老的戏曲,也有高跷、秧歌、腰鼓等民歌和民间舞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西方和港台文化进入了沭阳人的生活,沭阳古老的民俗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内容,更具现代特色。
以下是你最关心的话题:
沭阳经济
沭阳是中国花木之乡、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农副产品生产第一大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著名蔬菜生产基地、新兴食用菌生产基地、木材加工基地、全国著名图书集散地。
近年来,沭阳县委、政府坚持从县情出发,坚持真抓实干,创先争优,大力实施以项目推进为主体,以全民招商、全民创业为发展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狠抓产业转移和房地产开发两大机遇,全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快速稳定的势头。经济运行初步进入良性循环阶段。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65438±04.79%、55.65%、438±0%和9.8%,分别是“九五”末的65438±0.9倍、2.8倍和65438±0.29倍。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居全省县市前列,增速居全省66个县市第6位。产业突破成效显著。2005年上市企业57家,总数272家。纺织、服装、鞋帽、玩具等产业已经演化为集群,现代纺织工业城市的雏形已经呈现。全民创业如火如荼。大型民营企业344家,年纳税额超过65438+万元,民营经济直接税收增长38.3%,约占全国税收的80%。城市建设亮点纷呈,建设的档次和品位不断提升,中等城市的框架日益凸显。全县基础设施配套面积扩大到51平方公里,人口39万。“一心多做”、“大商贸大物流”格局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蔚然成风,实行“一线工作法”和工作会议制度,实行“马上就办”和没有借口的工作法,建立健全项目帮扶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七讲”维稳工作机制。前不久,我县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社会治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