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桥的历史
万寿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那时候南台河一望无际,仲婷街叫狼烟洲,南台河分南北两个港口,要坐船过渡。
元佑八年(1093),王祖道任抚州县令,决定修建两座浮桥。
他由20艘大船连接,船上铺满木板,两边装有扶手,称为“河沙北桥”(现为小桥);由100艘大船连接,称为“河沙南桥”,南桥中间有两个大门,供大船通行。
为防止大风、暴雨、洪水的影响,掩埋石柱18根;为了方便行人遮风挡雨,桥上还建了一个屋亭。
王祖道还在仲婷街以北设立了“泗洲堂”,由僧人看守。后来成为守桥护军的营房。他还在臧倩南麓建了“济川阁”,在西边建了一座安堂,都是为了守卫浮桥。
崇宁二年(1103),又在南港河中兴起一座形似鲤鱼的岛屿,当地人称之为鲤鱼岛(今中州),浮桥分为南港、中港、北港三段。
此时,由于沙洲面积不断扩大,北港“河沙北桥”仅使用16船。
此后,王祖道购买了多处良田,每年收成作为维护费,还有一说是民养的。
定期管理维护工作由岷县、后官县、怀安县的30座佛寺轮流主持。
王祖道还在桥南修建了天宁寺(今安寺),祈求佛祖保佑浮桥,并以主僧的身份对寺庙的管理和维护负主要责任。
仲婷街的地名得益于王祖道在冷烟岛修建仲婷,后沙洲成陆,从而成为八闽第一街。
后来,周边路,也就是冷岩岛的西边,后周路,也就是仲婷街的东边,就在冷岩岛的后面。可见,地名的产生是相互关联的。
时光荏苒,南宋定都临安,鹰派宰相李纲被贬福州,曾住天宁寺唐松锋。
过了几十年,陆游来到福州做了曹爵(掌管刑狱),他写的《过浮桥到南台》,应该算是南宋万寿浮桥的* * *了。
万寿石桥的修建,第一个贡献应该是用“平海头陀”的方法帮助和尚。他原是宋末福州佛寺负责管理浮桥的负责人。
我很久以前就发誓要建一座桥来方便我的旅行。
想法是一定的,命令徒弟吴道克去北京打朝廷,得到朝廷的批准。
新法在福建省广泛帮助僧侣筹款,福建各省均有运盐,其中猫王贡献最大。
该工程始建于元代大德七年(1303)。在此期间,法珠和尚去世,享年89岁,吴道克继续主持建设。这座石桥最终于知止二年(1322)竣工。
这座石桥长389米,共有36个洞。河中央有石墩,29条落水通道。
桥面两侧以石栅栏为翼,雕有佛像和花木,石栅栏之间饰有石柱,每根石柱上刻有形态各异的狮子。
桥的两端都有亭子,还有石阶可以上去。
700年前的岷江又深又快,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据说建桥时,先将石头丢入水中,待潮水退去后加固,以此为大概范围插入木桩,再将石头堆积起来建造桥基。
桥墩呈“乌鸦嘴”状,尖墩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分离水势。
其中,有一个底部倾斜的码头,据说是福建中部的铁拐李建造的。
铁拐李是跛脚的,而这个码头的歪斜正好附在这个传说上。
据说桥面的石板取自“民安镇好柴没流”的岷江下游。奇迹般的从民安镇对面的金刚腿岩上取了一块巨石。“金刚脚”原本是成双成对的,如今,遗憾却成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万寿桥建成后,元太年间请当时王朝排名第二、被誉为元代四大文学家的马祖昌题字,使这座桥的价值更加珍贵。
因此,佛教僧侣受到福建人民的钦佩。人们在码头丈母娘处修建了“万寿头陀寺”,供奉里面的佛教高僧。元仁宗给了他们“弘基大行禅师”的称号,这是佛教界最高的悲哀和荣誉。
福建圣人郭白苍在《竹十日》中记录了一个古老的励志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琅岐人董应举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董应举的祖上上传了几亩良田,恰好与两广总督陈瑞的儿子陈昌佐的田地相连。陈是秀才又是官员,三番五次想买董莺菊的田,被董懿祖拒绝了。
陈昌佐武力压迫他人未果,试图陷害董英举。
陈昌佐同年的儿子来福建督学。陈贿赂他,诬告董英举杀了董强,占了他的地。一切准备就绪。
巡抚手下的一个官员可怜董应举,低声对董应举说:“识时务者为英雄。为什么为了几亩地而自杀?以你的才华,前途无量,还怕以后没有沃土?据说陈家出了200金,不算抢劫。做任何事都要三思!”董英举勉强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心里却极为不快。他拿回200金,过了万寿桥,全部扔进桥下的水里,发誓说:“总有一天,这个仇要报!”终于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入高中,任工部官员、侍郎。
在陈嘉这边,陈昌佐的儿子在村里做了很多违法的事情。董应举收了他的罪状,送到福建巡抚李凌云那里去捉拿。
当陈昌佐得知此事后,大学生兼档案员叶从中斡旋,将女儿嫁给了董英举的儿子。这两家成了的朋友,他们以前买的董家地也完好无损地归还给了赵。作为嫁妆,陈子佐也表示了自己的洗脸革新,故事以大团圆结局收场。
后人把董应举桥头的投金处称为“投金池”。
在桥头立碑,刻“投金池”,也有积极意义。
万寿石桥在明清时期修建了六次。1657年郑成功从福州撤退时,为防止清兵追击,烧毁了万寿桥的石板。
19年(1930),为适应过往车辆,万寿桥进行了大幅改建,工程由日本大和工业合资公司承包。
次年完工,原石梁加钢筋混凝土,桥面加宽至9米,桥孔改为25孔。
从桥上拆下来的石狮被移到了吴山图书馆的墙上。
抗战期间,日本飞机炸毁了自己修建的大桥,一个洞被炸飞修复,另一个洞被炸飞,但桥基严重受损,说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
万寿桥命运多舛。1955,65438+10月20日,美蒋飞机轰炸福州。本来是炸万寿桥,结果偏了,炸了台江和大道一带,给福州人造成了惨痛的损失。
8月3日,1967,在桥头的电钟下,近十万人聚集在“葛造会”。桥头新华书店和大众影楼之间被沙袋、路障和高压电网封锁,枪声大作。几天几夜,老区近十万农民举着锄头。
当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万寿桥成为十年浩劫的历史见证。
1970年,名将韩先楚任福建革委会主任,福州出资45万元重修此桥,以满足战备需要,元代和民国时期的石梁桥桥面得以维护,成为中国“桥上之桥”的独特奇观。
1995再次对大桥进行改造,在新解放的大桥两侧设置了四组曲线钢管空中吊桥,减轻了桥墩的荷载,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也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