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为什么成为经济特区?

第一,侨乡侨胞丰富。汕头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有335万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潮汕人历来勤劳、进取、敢闯。在潮汕人当中,尤其是海外,涌现出一大批商业大亨和社会精英,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海外华人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招商引资最重要的资源。改革开放后汕头直接吸收的外资80%以上是华侨。

第二,民营经济比较发达。汕头的民营经济起步较早,发展较好。改革开放初期,汕头特区率先提出“四放开”(放宽视野、放宽政策、大胆试验、全力以赴),实行“三个一起”(一二三产业、大中型企业、集体经济、横向联合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全力发展民营经济。

我市民间投资占全市投资的60%以上,私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0%以上,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左右。企业上市步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第三,区位条件较好。汕头靠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水道,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省高雄180海里。一直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产品集散地,也是内地面向海外的重要通道。

厦深铁路正在建设中,汕头机场有望对外开放,港口建设步伐将加快。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善,区位优势将不断增强。同时,汕头是广东省距离台湾省最近的城市,南澳岛港距离台湾澎湖马公港仅102海里。两地人气接近,文商相通。汕头与台湾加强经贸合作大有可为。

四是积累了一定的发展条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汕头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支撑。而且,目前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从2002年到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了5.7%、8.8%、1.1.3%、1.6%。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建成了深汕高速、汕汾高速、广梅汕铁路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形成了以海港、空港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铁路为骨干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科技、教育、人才、信息、商业等基础较好,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较强。

扩展数据:

30多年前的汕头,由于种种原因,经济并不发达,甚至落后于同类型的兄弟城市。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到汕头考察后认为,汕头是著名的侨乡,汕头地区有优先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能否效仿国外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做法,设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汕头经济?他的想法立即与当时的地委负责同志达成共识,也得到了广东省委常委的赞同。

根据中央和广东省关于汕头出口特区试点的指示,中共汕头地委于1980年初开始了出口特区试点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决定在汕头市东部龙湖村西北设立汕头经济特区,面积1.6平方公里。8月,广东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在汕头市设立办公室,负责汕头经济特区的筹备工作。

1981年11月,办公室正式更名为汕头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为中共汕头区委常委、汕头市委副书记刘峰。汕头经济特区以龙湖村西北1.6平方公里的沙丘面积为特区起步区,凭借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侨乡优势,成为全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

这期间,中央和省里给汕头经济特区的主要任务是设立工业出口加工区。面积1.6平方公里的汕头经济特区被称为“小特区”,是改革开放初期汕头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其建设方针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1984年初,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的颁布,开放城市更多了,“小特区”的缺陷也逐渐显现。6月,1984,11,国务院正式批准对汕头经济特区区域范围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汕头经济特区面积为52.6平方公里。

区域面积的扩大,标志着汕头经济特区从1.6平方公里的工业加工模式中解放出来。从此,汕头经济特区开始向建立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综合性外向型经济发展,即从起步阶段走向发展阶段。

到80年代末,52.6平方公里的特区仍不能满足特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汕头市“一市两制”的问题,明显地束缚了汕头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1991 4月,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从6月起扩大到整个市区,总面积234平方公里。

这从根本上理顺了特区的管理体制,实行特区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体制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逐步建立起适合特区经济运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也更有利于汕头市委、市政府集中财力、物力进行特区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