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个角度,文汶将向你展示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四面楚歌的楚霸王,始终摆脱不了“妇仁”的称号,最后自刎于乌江。魏晋南北朝战火延烧几百年,都是因为无敌丑皇后贾南风的乱?千古第一帝李世民,一开始就为皇权而战,不惜牺牲兄弟杀了玄武门。曾国藩用了10年才打败太平天国,全是因为洪秀全这个神棍的战斗力?
我在看这些历史的时候,有些地方看不懂,相信大家也会有同感。当初,在什么情况下,会酝酿出这样的历史事件?机会的来源是什么?
我的这些疑问在看了《中国历史2》之后豁然开朗,初读上瘾。
这本书的作者是历史专栏作家和“胡雯”媒体的创始人温伯龄。虽然不是历史专业的,但作者善于从全局观的新视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不同的历史观点。
先说“鸿门宴”。
公元前206年,刘邦比项羽早一个月到达咸阳,按照当时的约定,先入关者为王。但是,刘邦害怕项羽。他虽然深得民心,却不敢称王,于是远离咸阳,驻扎军中。从地位、信用、名声来说,刘邦是项羽最大的竞争对手。
项羽为什么不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真的是“妇人之仁”吗?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两者的真实实力。项羽号称40万大军,但他的牌只有六七万。跟随项羽入关的六国14将军,只是利益的结合,就像项羽和刘邦一样。如果他在战争中遇到刘邦,等于亲手砸了自己的招牌。其他关省长一看,你翻脸比翻书还快,怎么敢跟他混?看看刘邦的654.38+万大军,可是真金白银。
权衡利弊,刘邦在鸿门宴上并不担心自己的性命。
再来说说“八王之乱”。
当初司马懿是在士族的全力支持下夺取政权的,但是一旦失去士族的支持,换皇帝也只是分分钟的事情。为了对抗士绅,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燕极力支持皇室,将司马家的直系亲属全部封为王、公、侯等头衔。司马燕去世后,他把孩子传给了智障儿子司马忠。
最初起草遗诏的是和梁* * *司马随辅政,分别代表士族和皇室。出生在老贵族杨的洪农。因为他是皇太后的父亲,贪得无厌,偷偷篡改了遗诏,让他一个人辅政。得知真相的皇后贾南风大怒。她秘密地联系了司马亮和司马威,让他们带兵攻打洛阳的杨军。第二年,被灭,杨太后被贬,贾南风趁机除掉司马亮、司马威,独揽大权。
可惜贾南风没有儿子,太子太聪明。贾南风怕以后难以控制,就废了太子。这可捅了马蜂窝,“八大天王”为皇权拼死一战。人口爆炸的胡人也趁机作乱,神州大地满目疮痍。
“八王之乱”表面上看是司马家诸王争权夺利,背后站着的其实是无数急于出人头地的人。在西晋固有秩序下,穷人是没有前途的。只有打破现有秩序,他们才能骄傲。
然而,平心而论,司马燕死后,最太平的十年是贾南风主政的时期。
然后再看真正的“玄武门变”。
唐高祖从不希望李世民是唯一的一个,尽管他反复告诉李世民他最喜欢的儿子是他。然而,当儿子们发生冲突时,总是站在王子李一边。
武德时期,李渊、李、李元吉和满清大臣为执政党,占据了朝廷的资源和话语权。南征北战的将军们,各路诸侯的附庸,来自关东各地和李世民的官员们组成了反对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早晚会有一场战争。
当突厥人进入要塞时,灵机一动,推荐李元吉为总司令。顺便把、、秦、段等秦王将领带走,打算在路上杀了他们,然后以摔杯为号刺杀。
唐高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切,但他没有公开反对。
李世民进退两难。哥哥想害我,父亲没说什么,家臣又催他动手。他被迫试一试。
事实上,在玄武门血战之前,李世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早在五年前,当打败王,进入洛阳,他赚了很多钱,以建立自己的威望。事发前夕,他又让温大牙坐镇洛阳,并派张亮带着一千人到洛阳与英雄交朋友,怕事情一旦有变,以便提前确定。李被他的下属通风报信,从而引发了一场政变。可见,李、和李元吉的府邸都有的眼睛。
“玄武门之变”是战略规划的必然结果。
最后说一下太平天国。
清朝道光年间,广西客家人与当地原住民为了抢夺生活资源,发生了多起打斗流血事件。弱势客家人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只要时机成熟,可以迅速转化为军事作战技术。
当洪秀全带着祭拜仪式进入广西,宣示“天下一家,* * *享太平”的时候,当他捣毁当地土著土庙的时候,客家人看到了“救世主”,对他们产生了好感,纷纷加入其中。具有实战经验的客家人成为王国的主力军,包括杨、石达开等关键人物,其作战能力不容小觑。
初读上瘾的《中国历史2》贯穿2579个历史知识点,有很多精彩看点,比如《蒙古帝国如何崛起》、《1840家门口的蛮战》。胡雯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找出* * *的规律,就像他说的“历史不会重复,但其内在规律是相通的”。他的任务是找出背后看不见的手,让读者彻底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