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史实,你对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和精髓是什么?

中国近代史的框架体系,曾经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构建的。即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三个高潮,十个事件。所谓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最后胜利的过程;三次高潮分别是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十大事件分别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革命、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这个框架下的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或者只是阶级斗争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学家提出了“一个主流,四个步骤”的新系统论。所谓主流,即以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主流,所谓四步走,即近代社会通过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四步前进。这个新体系强调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历史研究的中心。这一框架下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经济史,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研究者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这一近代史核心内容的忽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人主张用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来解释经济领域的生产力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政治领域的革命和改良以及文化领域的西学中用之争。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就写成了“西化”与“反西化”的矛盾运动过程。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我们认为,要理清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建立合理的近代史框架,就必须真正把握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和内涵,即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为此,“以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国家;近代史的中心线索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提法。”"然而,仅仅提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能概括事物的全部性质."“这条中心线索应该是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不发展。”(王靖宇2001)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出现,不是来自中国封建社会内部新生力量对旧生产关系的突破,而是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的冲击,是中国原有正常发展进程的中断,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与不发展的决定因素。

总结一下,中国近代史的主流和本质是阶级斗争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