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有哪些独特的节日习俗?
1,春节:
在这一天,闽南人一般不煮新米做早餐,而是吃除夕的“剩饭”,以求得幸运,祈求来年“有余”。漳州人吃“甜面”,俗称“长寿面”,象征长寿。初一起床后,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奖励晚辈“红包”,也就是“压岁钱”。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历史上叫上元节,也叫元宵节。这一天,闽南人吃“元宵”。晚上,共富街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有鸡灯笼、鸭灯笼、鹅灯笼、鱼灯笼、南瓜灯、葫芦灯笼等固定的灯笼,也有风灯笼、赛马灯笼、云龙灯笼、猴子灯笼、蜗牛灯笼等可以旋转的灯笼。同时,还燃放烟花和舞龙舞狮。
3.清明:
在清明节期间,闽南人会吃春饼,做清明水果,举行酒和茶或买饼来扫祖先的窗帘。扫墓时,要在墓园里撒上长条的纸箔,在墓园里除草种树,在坟里培土,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机关、团体在清明节组织扫墓、敬献花圈、种植松树等纪念活动。
4.端午节:
据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公元前4世纪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闽南的端午节被称为“五月节”。这一天,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旁插菖蒲、艾草,烧雄黄酒或饮雄黄酒,孩子们胸前还会佩戴香囊,以辟邪祛病。中午,人们会吃面条,品尝碱性饺子,肉饺子或豆饺子。
5.六月半年一度的节日:
农历六月十五,闽南农村都吃“半年元”。这种圆丸只有“冬至日圆”的一半大小,而且不加汤就染成了猩红色。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添上丰富的菜肴,有“小灶”半年。
一些家庭主妇在蝴蝶上将圆形药丸折成小山,并在顶部放一个带壳的干桂圆。这个“龙眼”寄托了主人对“富贵”和“团圆”的渴望。
漳州文化:
漳州不仅有“海滨邹鲁”之称,更有“鱼米之乡”之称,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漳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拥有福建最大的平原,早在一万年前就有祖先在此居住。
织锦、竹马戏、车鼓舞和精美的剪纸艺术是漳州文化中民间工艺的精华,也被誉为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