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教孩子读书的?

古人是怎么教孩子读书的?

中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私塾教育,私塾老师要花一年多的时间才能让孩子过了识字关。学习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背诵和阅读《圣紫晶》、《百家姓》、《钱文子》等识字课本,就能学会2000多个单词。识字后开始阅读训练,即大量阅读经典著作,熟练后再由老师讲课,古代称之为“开讲”。

为什么古代的识字教育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只要仔细了解古代使用的识字课本,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从周代的《十栓篇》、秦的《仓颉篇》、《李稷篇》、《范姜篇》、西汉的《集酒篇》、南北朝的《钱文子》、唐代的《孟雪》、宋代的《三紫晶》和《百家姓》、明代

1,音韵定位:以上教材都是用韵写的。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汉字的声音特点是一字一音,每个音都有韵。正是因为有了汉字的押韵,汉字才能排列整齐,押韵均匀。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国的语言文字达到了最高的艺术水平,其中汉字的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音韵,几乎不可能打开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大门。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韵感是学习汉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儿童课本几乎都是押韵。

古人用韵还有第二个原因。现代心理学认为,押韵是最古老、最有效的记忆方法,世界上许多民族的历史都是以诗歌的形式流传下来的。

2、四字一句:识字课本一般是四个字,有的是三个字。上面提到的10权威识字教材,有9本都是四字一句,只有圣紫晶是三字一句。为什么要用四个字一句话?这个很讲究。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训练语音的过程。因为他们控制声音的肌肉不发达,他们通常一次读不超过四个音节。实验证明,六七岁的孩子读五个音节以上的和读四个音节以下的差别很大,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3.《文学大百科·汉》:古代识字课本是根据孩子应该掌握的知识编写的,可以说包罗万象,主要包括天文、地理、人伦、道德、历史、农耕、祭祀、教育等。,让孩子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学习终身有益的知识。学习汉字有三个境界。一种是以字为单位学习汉字,就像用字典学习汉字一样。二是单词和句子都要学,就像带着文章学单词一样;三是学习汉字、句子和知识,这是古代汉字的最高境界。

从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也是带着文字读书的,但是古人带着文字的素养和我们今天带着文字的素养是不一样的。

字完全不一样,这是古代识字课本的第四条规则,也是我们最难做到的规则。

4.集中识字,单词不重复:现代语文教材90%以上都是无效重复的,古人正好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新方法。前面提到的“三千”,其中***三字经1616字,***百家姓576字,***千字1000字,与“三千”合起来有366个汉字。

当我们运用现代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上述古文字教材和古文字教学方法时,会发现它们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首先是教材。古人早就发现汉字就像一盘散珠,一个字一个字的学,非常笨拙。我们必须用正义之线来串起散落的珍珠,才能学习。形式上要形成八字韵,形成四个字,两个字分成段,设置单字音。这样每个汉字都会固定在独特的音流、形流、义流中。心理学证明,当无意义的记忆材料按照音节节奏排列时,记忆效率至少可以提高10倍,如果加上意义就更高了。这就是古代识字课本的秘密。

再看教学方法。孩子记忆的特点是先输入整体,再逐步提炼。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首先利用儿童形象记忆能力强的特点,记忆了几千字的课文。这个时候,孩子对字形的感知已经达到了60%到70%。稍加训练和阅读,他们就能把句子分成单词,并单独识别。这种文-句-词-词的顺序显然是从整体到零散的,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现代识字教学中的字-字-句-文的顺序是从分散到整体,符合成人抽象思维的特点。

实践证明,古识字法独特,相当巧妙,非常合理,孩子学起来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必须认识一定数量的字,才能开始读写。所以历代的识字教学大多主张先以识字为主,再以阅读为主。

编写识字课本《求字》的王允在《教子之法》中说:“养之以识字为先,不必苦读。我能读两千字,还能看书。”崔学古在《幼训》中也说:“受训时不要轻易教导。若能读万字,可用后法教之。”

当代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总结了传统语文教学中集中识字教学的经验:“前人识字教学的第一步是在短时间内教会孩子集中识字2000字,然后逐步教会他们识字。在这个集中识字的阶段,主要任务是教孩子识字。至于每个字怎么说,怎么用,要求很低,可以说完全没有要求。这期间也教孩子写字,但是写字的进度和识字的进度不一致,就是不要求他们认什么就写什么。这是传统的集中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

林先生在《干坤在》中也说:“汉语的主要特点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二级构词法,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识字教育不需要像拼音那样长时间地进行,而最好是短时间地集中进行。”

所以古人要求孩子集中学习2000个左右的汉字,然后教他们识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