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女名人的事迹

武则天(17,624年2月-16,705年2月),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民变时有个女皇帝陈硕珍),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最长寿的皇帝之一(82岁)。唐高宗是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是皇太后(683-690),后来他成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唐为周,建都洛阳,取名“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武则天绰号

武侯、天后、武曌、泽天天生皇帝、泽天顺生皇后、泽天皇帝、处女玉帝、武则天皇后、武媚娘、武才人、武赵一。

武则天的人生经历

公元624年2月17日(唐武德六年),关于武则天出生地的争议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唐朝的首都长安,也就是现在的Xi安。二、利州,今四川广元。宾(今山西省文水县)文水人,兄弟姐妹五人,排行老四。大哥吴和二哥吴都是项日赤(勇士原配)所生,杨夫人(勇士二配)又生了大姐、自己和妹妹。我的父亲武士原本是山西的木材商。他为了理想去参军,认识了李渊(唐高祖饰),深谙仕途之道。三年,武德升任工部部长(相当于现在的正部级干部)。武则天童年时期随父在各地生活。

少而好学,喜读文史诗集,颇有才华。

“女王的故乡”之争

武则天的家乡一直有争议。目前,Xi安的文水广源已经打出了“女王之都”的旗号。现在,四川广元有一座唐代古寺——黄泽寺,是唯一保存完好的纪念武则天的古寺。还有地方特色的“女儿节”,还有城里为它而建的凤凰塔,还有郭沫若的诗:“府开元治宏观关震,香剑阁受国家宠爱。”这些优势使得广元着力打造皇后品牌。

第一次出庭

武氏是唐朝武士的二女儿。武士掌握着几个州的军政大权,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山西省出生的木材商,他只是靠战争才升到了高层。因此,王在《为吴家》中说是“卑贱”的。母亲杨,真名不详。相传武则天出生于山西文水,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四川利州(今广元)度过。

她18岁时父亲去世,她和母亲受到兄弟们的虐待。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的人才。起初,唐太宗非常喜欢她,给她取名为“武媚娘”,但她很快就被冷落了。武则天做了12年的人才,地位一直没有提升。在唐太宗重病期间,武则天与唐太宗的儿子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和一些无子嫔妃加入了干叶寺当尼姑,但她始终没有和新皇帝唐高宗李治联系上。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是一个特殊的宠物。两年,皇后召见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一年武则天26岁。回宫后,武则天果然很快打败了萧淑妃,赢得了高宗皇帝的宠爱。第二年,她被提升到赵一(二年级),后来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红。随着地位的变化,武则天的欲望也水涨船高,开始想着当皇后。王皇后和结成派系,与武则天同住后宫。

在那天结束后。

武则天精于算计,冷酷无情,涉猎文史,才华横溢。她27岁才生下大女儿。据《子简》记载,武则天的大女儿出生后才一个月。王皇后来看女儿后,亲手杀了女儿。书中原话是“送往日本”。皇帝大怒,于是有了废之的想法。

当时,朝廷中以孙昌戊己为首的大臣权力很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外院以孙昌戊己为首的众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吴礼,武则天的前路充满艰辛。此时,试图通过“废王”来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和大臣的势力。结果,武则天开始成为高宗的政治“战友”。他们奖励了第一个明确支持废除王的五品官员李义府。很多中层官员看到支持废王有利可图,于是转而支持武则天,形成了“武学派”,打破了原来铁板一块的局面。后来,功臣默认了废王的主张。

于是在永辉六年(655),高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残忍地谋杀了王皇后和。让他的儿子李弘做太子;他给皇帝出谋划策,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废黜了褚遂良、韩渊、赖吉,最终除掉了孙昌无极。至此,皇帝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事件给关陇贵族集团以沉重打击。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衰弱的局面得以改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侯的垄断

咸庆五年(660),高宗初患风疾,开始让武侯处理一些政务。从此,武侯参与朝政,按照皇帝的旨意行事。这一时期,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朝鲜政府非常顺利,尤其是朝鲜战场,在隋末唐初屡遭挫败。经过五年的庆祝,频频成功,唐朝的疆域扩大了。

随着唐高宗病情的加重,武则天单独处理国家事务的机会越来越多,她逐渐在宫廷中获得了公权力,这引起了唐高宗的不满。林德元年(664),唐高宗与宰相上官仪商议对策,决定废武则天。由于武则天反应迅速,处理得当,这个阴谋流产了。为了加强对国家大事的控制,武则天从那一年开始听政。当时,人们称她和唐高宗为“双圣”。

林德二年(666年)十月,武则天参加了泰山禅修,然后提议高宗皇帝给大臣加价。通过这些举动,武则天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收买了人心。

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将唐高宗皇帝的国号改为“皇帝”;我自称“天后”,进一步提高了我的政治地位。从此,她开始扶持外戚,为改朝换代做准备;同时,武则天根据当时的形势向唐高宗提出了十二条建议,史称“十二条建议”。这是武则天第一次独立提出自己的施政纲领。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二十五日,太子李弘病逝,李习安被立为太子。不久,武则天废黜了他,立三里贤为太子。

皇后登上王位

永春二年(683),高宗驾崩,李习安继位,武氏为皇太后。

黑圣元年(684),废李习安为庐陵王,立李旦为帝。武侯被称为朝廷,从此武则天开始了真正专断朝廷的时代。同年九月,徐敬业(李记之孙)在扬州集结十万大军,发动了反对武则天的叛乱。武则天派出30万大军迅速平定叛乱。同时,武则天杀了大臣裴炎等人,基本上消灭了朝中的反对派;她还设计以武力对抗唐力的宗室,并趁机杀人;扫除成为皇帝的障碍。为了打击潜在的对武则天不满的人,武则天在登基第二年(686年)三月开始奖励告密者,任用酷吏。

在镇压反对派的同时,武则天还修建了吉祥的标志和殿堂,并在佛教经典《大云经》中找到了女性自称皇帝的依据,为自己制造舆论。悬拱四年(688)五月十八日,武则天加尊称“圣母玉皇大帝”,试探性地向成为皇帝迈出了一步。

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弃,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东都洛阳,史称“武周”。武则天67岁登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无字纪念碑

乾陵建在唐都长安西北的梁山(今咸阳市乾县)上,整个陵园仿照长安城而建。

武则天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王的石碑,一个字都没刻。有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为了自吹自擂,表明自己的功德无以言表;第二种观点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罪责大,觉得不如不写碑文;第三种观点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碑无字是聪明的。后人评说功过是非,是最好的方式。还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的儿子恨他的母亲。她写了一个碑文,但她的儿子把它藏在了坟墓里,留下了一个没有文字的石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是打算刻上去的,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无法对武则天做出应有的评价,所以就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块碑根本不是武则天立的,是她死后别人立的。

武则天向来褒贬不一。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代“七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