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中的藏族舞蹈

再谈藏族舞蹈。在我们熟悉的西藏四大民间舞蹈——对线、锅贴、锅庄、黑仔中,无论哪一种,其体态特征都是坐臀、弯腰、曲背。显然,对于藏族舞蹈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不仅仅是其现有的自然环境,而是藏族人民的性格特征。为了探索藏族舞蹈体态特征形成的更本质的原因,有必要对藏族的历史、社会制度和宗教进行更深刻的追寻。历史上,藏族是生活在世界屋脊的高山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体格健壮,坚忍不拔。尽管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给当地人民的生存和繁衍带来了诸多困难,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传统。在这个特殊的文化艺术传统中,宗教构成了贯穿国家生活的一根线。虔诚的宗教信仰和情感心理,加上日常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生活习惯,形成了藏族日常生活中弯腰驼背的生活姿势,并进一步体现在舞蹈中,产生了坐臀、弯腰驼背的基本姿势特征,并发展成为一套动态的节奏风格体系。

对上述两个民族民间舞蹈的分析表明,源于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的人体艺术文化是对民族精神目标和价值的认同,而在这种认同之后,舞蹈被用来强调和强化这种精神。因此,在这种力量的凝聚下,国家是团结和强大的。因此,建立在一个民族深厚文化基础上的民间舞蹈文化必然会得到这个民族人民的认可和喜爱。作为一种精神的产物,他不仅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而且在群舞中把民族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生存而奋斗。

可见,民间舞蹈不是偶然现象,它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产物,是一种以自娱自乐为目的,并与其生长环境相融合的舞蹈形式。民间舞蹈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演变轨迹和表演体系,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它在社会中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人民所拥有的文化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使它能够更加健康地沿着自己的发展规律演变。

西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色彩丰富。藏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西藏民间舞蹈不仅体现了藏族人民的活力和拼搏精神,而且具有很强的健身功能。

藏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公元前1世纪,吐蕃王朝第一代首领德勒小乐王统治时期,“鲁”(静歌)和“桌”(动舞)已经发展起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德勒小乐王统治时期歌舞盛行”。公元7世纪,西藏国王松赞干布为了巩固王权,稳定社会,制定了“十善法”。据《西藏王年谱》记载,这部法典公布时,全西藏一片欢腾。“或他们装饰犀牛或狮虎,或手持萤火虫激励人们,以各种姿势表演音乐和舞蹈……”。吐蕃时期,藏族民间舞蹈、动物类舞蹈、法律鼓舞、宗教巫舞非常繁荣。

在西藏,民间舞蹈的形式和动作因地区而异。在他们开展的许多舞蹈活动中,都有很强的健身功能,如农村的“果谐”(圈子唱歌跳舞),热情洋溢,喜气洋洋;有节日的脚步,脚下节奏思路的变化,热情欢快的“和声”(踢踏舞);农村牧区有一种既展示舞蹈又强调情感表达的“果桌”(锅舞)。这些歌舞生动、健康、高贵,集娱乐和体育于一体。它集体育、娱乐、艺术于一体,也是一种体育、娱乐、艺术活动。藏族民间舞不仅花样繁多,技艺精湛,而且与藏族民族艺术相结合,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展现出高超的技术水平,既有娱乐性,又有健身作用。此外,西藏寺庙和民间还流行一些模仿动物动作的舞蹈,如鹰舞、舞狮、牦牛舞、鹿舞、猴舞等。与汉族地区的五禽戏非常相似。这些舞蹈有“促郁”“疏通关节”、强身健体的作用。舞蹈不是单一的运动,它始终伴随着音乐,是体育与音乐相融合,音乐相混合的综合活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欢快轻松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振奋,精力充沛,血液循环,经络通畅。所以,经常跳藏舞,不仅可以丰富文化生活,促进身体健康,还可以享受它,保留它,治愈它。藏族民间舞蹈是有氧舞蹈运动的另一种形式。特别是在高原环境下,有助于调节情绪,放松身心,从精神上降低血压或恢复心血管系统心身疾病的血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通过藏舞这种有氧运动疗法,可以使动脉软化扩张,血流通畅。如果经常在合适的地方跳藏舞,可以使血管处于软化扩张的有益状态,从而有效预防动脉硬化。因为跳藏族民间舞时,要求舞者挺胸吸肚,头部、肌肉、背部、腰部、臀部、脚踝的动作协调一致。通过他们身体各部分的共同运动,动作刚柔并济,坚持不懈,扎实不松,从而达到美的统一。民间舞可以发展体质,特别是协调性和灵敏性,可以促进骨骼、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民间舞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可以在业余时间或休息时间跳民族舞,转移大脑中的“兴奋焦点”,不仅是一种审美享受,还可以调节生理和心理机能。通过甜美的音乐和优雅的舞蹈,不仅培养了运动员本身的想象力、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而且让人耳目一新,感觉充满力量,更适合年轻人的青春个性特点。总之,藏族民间舞蹈突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可以使全民健身活动以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从而达到身心愉悦、强身健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