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分观的影响
在古代,为了维护部落秩序,出于对自然的敬畏,祖先往往以神道立教,部落之长为宗教首领。此时是一个天人不分或者天人合一的时代。全世界的文明都是从宗教文明开始的。中国的文明到了商朝,还处于宗教迷信时代。祭祀鬼神是一个政治事件。但这个天人合一的时代在西周戛然而止。周公提出“天不可信”的命题,开创了中国文明史的新局面。周公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帮助他的父亲和兄弟赢得了世界,知道政权更迭的成功不是天意,而是人力资源。商周不是死得不尊重,而是死得不得人心。周公吸取了教训,并以此警示后人。大臣写道:“天道诚也”,康古说:“天道畏而诚也,人之情显而易见”,说:“天命不易,天道难”,“天道不可信,我宁为王德言,天道不受文王之命”以上皆谓天道不可信。周公一句话爆料,中国文化开始脱离鬼神迷信,迅速走向成熟。孔子继承了周公的志气,创立了只讲人不讲鬼神,只讲人性不讲天道,只讲人理不讲物理,只讲生死的儒家学派。
儒家是生活之学,纯人文主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孔子把人放在特殊的位置上,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人身上,包括个人和社会群体,构建了一个以人事为中心,不谈自然,不谈“天”的纯人类学理论。樊迟问之,子曰:“为民之义,远离鬼神。”这句话和“天畏而诚,人感而显”一模一样。他们都说:不在乎鬼神,只在乎人事。子贡曰:“孔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孔子之言及天道之性不可得而闻。”至于天,孔子只说:“天说什么?四时行,万物生,何日?”一句话,不想多谈。欧阳修对此深有体会:“圣人欲人事,天人之际无声。”“圣人,人,只知人。”孔子对世界漠不关心,建立了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人文体系,是彻底的天人相分的理论家,这是孔子对儒家的定位。在孔子之后,只有荀子能够理解并坚持儒家思想的取向。荀子继承了周公和孔子的天人观。天论演绎了2300年前一种成熟的人文思想:“天道不变,不为尧之存,不为桀之死”,指出天道不变,人性无常,天人各行其道。“强而俭之,天不能穷;如果你节俭地使用它,你不能使它富有。有准备,动起来,就不会生病;如果你提高一点,移动一点,那么上天也不能使它全部。若修而无二,天不能为祸;指出天道不能干预人性,所以可以说明确天人之别对人很有帮助。”“圣人非天”“治乱非天”;现在不是控制混乱的时候,指出这与自然和四季无关。”所以君子敬在己者,不羡在天者。" "如果你错误地想到了天堂,你就会失去对万物的爱。”“从天而思,应物而制畜”,明确提出唯物主义,“从天而赞,应制天命”,提出人定胜天,主动作为的思想。
天人相分原本是人类文明从混沌迷信走向人本主义的正确方向,但文化的发展是螺旋式的,清流和浊流交叉平行,浊流有时会淹没清流。周和孔子传下来的天人相分的观念,一直发扬到荀子,但荀子以后,天人相分的观念隐而不显。在历史发展的复杂因素下,天人合一观念的浑浊成为主流。
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是典型的天人合一的理论家,天人合一。阴阳家和五行家进一步发展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墨子既有天人相分论,又有天人合一论:既讲“非生”,又讲儒家的“天意”“明鬼”,子思首先把天与人联系起来:“天命即自然,率真即道,修养即教。”性、道、教都是人道主义,把人性和天道联系起来。孟子继承子思:“尽其才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他把心性和天联系起来,强调心性的修养,开启了后世心性研究的大门。子思和孟子背离了周和孔子天人相分的传统,所以荀子批评子思和孟子“为王稍前,不知其统。”秦朝以后,迷信在汉初开始流行。陆贾、董仲舒将阴阳五行、纬征引入儒学,天人感应成为学术主流,与周、孔子、荀一脉相承的天人相分观念衰落。杨雄、王充助道入儒,魏晋玄学融合儒道。唐代柳宗元虽然反对天人合一,但韩愈还是压制了荀这位大学者,荀学隐逸。宋明理学建立了一套严谨的宇宙本体论,人性依附于天,三纲五常归天。陆九渊的“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更是入魔。
天人相分、天人合一观念的兴衰有着复杂的历史发展因素。农业社会的生产与天文气候密切相关,人们往往有崇天的迷信思想,这有利于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政治因素更为关键:从三代诸侯到秦汉以后的皇帝,都称皇帝,统治者倚天自重,以加强其统治的合法性。“帝”字已经充分说明,政治鼓励天人合一的理念。汉武以后,儒学与政治挂钩,学问为政治服务。董仲舒的天人观应运而生,确立了君权神授的理论。随着君权的巩固,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学术主流。在学术自由的先秦时期,周、孔、荀的天人相分观犹如夜空中的一颗流星,成为历史星空中一串璀璨的明珠。
如何看待当今时代的天人观?天人合一观念的出现,在当时有其背景和合理性。但现在天变了,时代变了,从农业时代到了工商时代,封建统治已经成为过去,天人合一的观念失去了生长的土壤。在天人合一观念的长期影响下,中国人把自己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无法客观地观察自然,把自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研究,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沈括和徐霞客是少数例外。阴阳五行学说和“气”学说是天人合一学说的典型产物。阴阳五行气理论在古代科学知识不发达的时代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的。但是把阴阳五行气的理论运用到各个领域,包括天地运行、万物生长、国运兴衰、朝代更替、个人命运、人体医学、占卜占卜、风水等等,试图做出各种牵强附会的解释,这是对天人合一理念的可怕滥用。不可能有这种能包治百病的“超级理论”。阴阳五行气说已经过时了,因为今天有一门比阴阳五行气说更好的科学,可以更好的解释和解决各个领域的问题。中医如果还停留在阴阳五行气的理论上,注定会被时代淘汰。阴阳五行在今天成了伪科学,天人合一在今天成了伪命题。今天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走各的路,人文和天道各走各的路,都取得了很高的发展。如果再谈天人合一,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今年是哪一年!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正在提醒人们人与自然分离的原则: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揭示了人性与天道不仅各行其是,而且相互冲突、相互矛盾。天人合一的话,人怎么能灭天呢?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面对天人相分的事实,才能在天人之间寻求生存之道。有分才有合。不知道分,怎么知道组合?闭着眼睛跟古人走,喊天人合一,就是对过去的无知,对时代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