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捻军出现早,分布广,但为什么很早就沦陷了?
河南捻军的个体行动主要出现在捻军运动初期。参加起义的人数比较少,规模也比较小,主要集中在单一地区,但足以对清政府构成严重威胁。史载:“河南捻军甚嚣尘上,来去无常”,以至于河南巡抚吴长寿感叹:“贼危,备患之;河南之灾,天下之患,大局之难。”
清政府虽然在多方面做好了压制扭曲的准备,却无力扭转自身内部多年积累的痼疾。即使面对组织松散、武装简单的农民起义,也是十分薄弱,导致起义初期河南捻军在轿子山起义等重要战役中取得胜利。
轿子山起义发源于南阳轿子山。据《陕县志》“贼多从南阳来,自称碾子,以轿子山为巢”。咸丰元年(1851),南阳捻党乔建德集结二千余人在南阳、泌阳附近的交子山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1856年7月,河南省豫州、泌阳、确山、遂平、西平、舞阳等县交界的轿子山发生了反清起义。其头目为李泰春、萧匡、陈太安、关少棠、王三鞭子,自动‘扭’送私盐而战。这就是“轿子山起义”。
到咸丰七年(1857)10月,南阳轿子山起义军在李太春、萧匡、陈太安、关少棠、王二当等五旗领导下,发展到一万多人,居于南阳、泌阳等十余郡,西出嵩县、卢氏,从卢氏栾川山吸银。陕西巡抚曾被迫离开武关,河南巡抚被迫从豫皖前线返回徐州。轿子山捻军曾西占益阳、益阳、嵩县、永宁,东占临颍、盐城、徐州,覆盖南阳、汝宁。
咸丰七年(1857),轿子山起义的捻军与清军激战。从清代河南巡抚衙门的档案中可以概括出这样的情况:
“这反捻是陈泰安、萧匡、王三的辫子、关少棠、梁道荣的五捻,旗分五色?蹂躏数百里,群众达一万余人,到处烧杀抢掠,穷凶极恶?从泌阳、舞阳到南阳”“扭匪攻确山县?从社旗店分店惊现东北?盘踞唐县大河屯,后逃至泌阳双庙镇,“和”官军追击翻山越岭,从禹州红岭,至南诏县边界上的曹集?追踪到马世平。自14日起,土匪在红岭落荒而逃。向西越过山脉?发现土匪在南诏边境曹集喘息,正在山中纠匪。* * *当时有2000多人?敌人抵挡不住进攻,从集合后面往山上逃。?强盗们爬上山后逃跑了。?去南召的黑里沟。我们的士兵跟着我们。匪徒听到风声后,首先转向西南方向。也就是说,我闯入了马世平。"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河南的捻军在与清军作战时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使清军疲惫不堪,沉重打击了清政府。时任河南巡抚的桂英曾感叹:“自从土匪作乱以来,虽有官兵和乡团拦截,但始终寡不敌众,未能得逞。土匪越聚越多,威胁一万多人。冒充假名,到处散布假招牌,模仿郢、博叛军,还分五色旗。官兵们每次见面,都是诡计多端,异常凶狠。”
直到同治七年(1868)八月,河南巡抚李鹤年下令崔廷贵“带兵从贵德镇向贵国南部进发”,当地文武百官带领地方政府随时抓捕轿子山余部。“轿子山一直叫扭,甚至被淘汰了。”
南阳轿子山捻军是河南捻军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支。咸丰元年(1851),开始只有2000人。到咸丰七年(1857),起义军发展到一万多人,直到同治七年(1868)才最终被消灭。这支义军的活动持续了十余年,为捻军在豫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清朝在豫南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关于轿子山起义对清政府的影响,河南巡抚桂英说:“自从我调查土匪等滋事者以来,他们蹂躏数百里,数千人到处烧杀抢掠,穷凶极恶。并与安徽省反扭沟通,意图内部尴尬。”
桂英还说:“豫州现在镇压皖匪和轿子山匪,募兵养胆,分配不尽如人意。”
河南捻军还经常远征安徽、湖北等周边省份,支援这些省份的捻军运动。
河南捻军对整个捻军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是动摇了清政府在河南的统治,打击了当地封建势力;
二是分散了清政府的势力和财力,支持了其他地区的农民运动,特别是其他地区的捻军运动;
第三,支持安徽捻军。河南捻军最重要的几个领导人最后都加入了安徽捻军,成为安徽捻军的重要领导人。比如苏天福、王官三都是安徽捻军黑旗军的首领,苏天福一度被认为是除张乐行之外的第二个捻军首领。河南捻军最重要的首领陈大熙,在河南战败后,率领部下加入安徽捻军。
第四,支持太平军的天运。太平军进入河南后,河南捻军积极响应,与之作战。
河南捻军没有像安徽捻军那样发展,有几个原因:
第一,河南的捻军力量过于分散,几乎遍布全省,却没有团结起来打仗的意识,所以力量总是很弱。安徽捻军主要集中在张乐行的领导下,比河南捻军更有凝聚力。同时,安徽捻军与太平天国军相邻。与太平天国联合作战后,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太平天国的保护,所以很强大。
二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太平天国接近尾声,清政府和外国反动势力联合,集中主要力量镇压捻军。清政府派出僧繇、曾国藩、李鸿章等清廷官员对捻军进行无情镇压,河南捻军在领导权和武器装备上无法与清政府抗衡,很快被镇压下去。河南捻军代表陈大喜加入安徽捻军后,河南其他地区捻军实力逐渐萎缩,河南主要成为和来捻军机动作战的战场。
在整个捻军历史上,河南捻军功不可没,但由于缺乏远见,没有和其他地区的捻军形成统一的指挥,对清政府造成了致命的打击,没有安徽捻军那样轰轰烈烈。
19世纪中叶,在淮北的广袤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捻军起义。捻,来源于捻绳的意思,就是把几股结合成一股,团结起来,有力量。但河南捻军未能形成统一指挥,因此过早灭亡。
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