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府的历史渊源

蓬莱是明朝中期以后的州政府所在地。所以说到蓬莱这个旧名,人们往往会把它和古登州混为一谈。但如果仔细研究古登州的来龙去脉,很少有人说得清楚。

有学者做过这样的解释,“邓”这个名字起源很早,在《小陈贵》碑文中就发现了“东邓”二字。这个“小大臣的棺材”一般被认为是周成王的“毛叔叔的父亲”率领阴司攻克东夷后制作的神器。这件神器上的铭文大意是:东夷造反,毛叔率殷八师攻东夷,向东,攻海美,凯旋而归,因五次攻克东夷,得到一些贝类而受到奖励。这件器物铭文中记载的东方,多被认为是指齐国东部的丘陵地区,而海麦则是指海滨的蛮夷,或者东方就是海滨。可见这个“邓”是商代晚期、周初的古地名。但是在《尚书》里呢?龚宇没有邓州的记载。邓州遗址在邓州名称出现之前,属于青州的“夷”或“东夷”。到了春秋时期,这里又成了赖子国的遗址。战国时期,此地并入齐国。史载:“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依莱国灭(黄县东南有莱子之都)。”秦统一全国后,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府原属祁县黄县的一块土地。汉代属青州东莱郡,西晋属青州东莱国,南北朝属刘宋东莱郡,元魏属东牟郡,北齐属东莱郡,隋属东莱郡。邓州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初年,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

从上面的记述可以看出,古登州是唐朝才建立的,唐朝以前没有登州。设立登州的具体时间在一些历史文献中也有不同,比如《新唐书》,和上面说的一样。但《元和县志》说邓州定于唐武德元年,比上面说的早了四年。这两种理论哪个准确,学术观点不太一致,只好并存。

关于登州的位置,人们常说是古登州从穆平迁到蓬莱,这就给大家一种错觉,以为古登州原来是以穆平为背景的。事实上,邓谷府原本不在穆平,而是在文登。说到邓谷府的起源,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在文登市的东面,有一座山叫文登山,简称文山。这座山虽然海拔不到100米,周长不到1.5公里,但却是秦始皇游览过的地方。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多次下西洋,其中始皇二十八年(219)和三十七年(210)两次下文登。他在访问文登时,曾召集文人登上城左侧的山头,以赞功德。从那时起,人们就把这个山叫做登山。后于公元568年在此建郡,称文登郡,唐初建立的州也称登州。

唐贞观元年(627年),先设文登的邓州被撤,数郡归莱州。唐如意元年(692),穆平、黄县、文登脱离莱州所辖各县,重新建立邓州。从国家退出到重新建立之间有65年的间隔。重新建立的邓州学院不是文登,而是穆平。重新设立的登州仅在存在15年,唐神龙三年(707),由迁至蓬莱镇,当时属黄县管辖。由于有国营衙门入驻蓬莱,唐初年设立的蓬莱镇升级为蓬莱郡。

从唐神龙三年国政迁至蓬莱到1913,邓谷的国政在蓬莱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

值得一提的是,邓谷府从唐初建立到明初都是州,直到明朝洪武九年(1367)才升级为府。国家和政府的概念是不同的。在《明实录》一书中,我提到了登州升为府的原因。“当时邓州和莱州都是临海的,是韩日之间的要道。如果我们不建立政府和增加我们的军队,这是不够的。”(蔡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