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优雅的字和宋字体?

宋体的特点是横细竖粗,笔画方方正正。

宋体是一种似乎适合印刷的中文字体。笔画粗细不一,一般横细竖长,两端有装饰部分(即“脚”或“衬线”),点、划、划、钩等笔画有尖点,属于衬线字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的文字排版。

宋代文化繁荣,印刷业大发展。从南宋开始,临安等地的印刷作坊开始出现类似的印刷字体,后人称之为仿宋体。明代文人追捧宋刻本,所以篆刻家将竖线和笔画端点加粗,以抵抗篆刻的磨损,但仍称之为宋。现代所谓的宋体,基本都是这样塑造的。

宋代文化兴盛,宋刻精美大气,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明代学者,尤其是藏书家,对宋刻本推崇备至,所以明代出版界经常重印宋刻本。但这些明代仿宋版为了方便和降低成本,往往只刻“皮廓字”,而不刻开放感很强的宋体字。最后形成了专门用于印刷的字体。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靖安《文献通考》序中规定:“此后刻书时,凡体称宋体字,楷书称软文”。“宋体”之名由此而来。

但由于这种字体盛行于明代,明朝时传入日本,日本在19世纪制作时,将这种字体称为“明体”。到了20世纪中叶,由印刷术转入照排术,台湾省从日本引进照排术及相关字体,甚至引入了“明体”一词。台湾省康华科技在1980年代制作电脑字体时,也使用“明体”。所以,虽然在香港称为“明体”,在和台湾省教育部称为“宋体”,但两者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宋体一词其实诞生于明代,其根本原因是明清文人对宋代文化的推崇和对宋代雕版的追捧。

宋体始于明朝弘治年间的苏州地区,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

天一阁的明代书籍久负盛名。在天一阁建馆450周年之际,天一阁博物馆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如香四溢——明代书文化的世界影响”专题展览。展览展示了近50本明代代表性书籍,主要是天一阁收藏的明代书籍。同时还陈列着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陈正宏收藏的日、朝、越、法等国家和地区的书籍。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以实物呈现了宋体人物的演变和世界影响。宋体是明代中期模仿宋代浙江篆刻而形成的新字体。浙江是宋代刻书的最佳之地,其正史和私家藏书闻名于世,被文人收藏欣赏,并在刻本中加以模仿,形成了宋式的品格。65438年2月3日,早报记者走进天一阁博物馆,聆听天一阁博物馆的陈正宏教授和李凯生博士讲解宋体文字的历史和奥秘。

宋体出现之前,印刷的字体都是楷书。明初,内府刻本中的楷书字体也被传入朝鲜半岛,成为铸造金属活字的官方字体。

后来,弘治年间苏州地区开始出现宋体字,郑德年间发展到苏州附近的常州、松江地区。它们最初形成于嘉靖年间,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在展览中,有两种明嘉靖二十八年的版画,但它们的字体有很大的不同。如《明代名臣经济志》十八卷是宋体刻本,《嘉靖隆庆志》十卷是楷体刻本。嘉靖年间以来,中国古籍的印刷字体有楷书和宋体两种。

有心人不难发现宋体是“横细竖粗”的。根据我国现存的古籍木刻形式,陈正宏推测这与木刻从树干上切下的方向有关:“古籍木刻一般是沿着树干的纵向切下,即文字的横笔画与木刻木纤维同向,所以不容易被切断。文字的竖画与雕版的木纤维成直角,相对容易被切断,所以万历前后的明刻字体是‘横细竖粗’。”万历时期的宋体字主要有两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字体较长,其“横细竖粗”较为明显,如万历北监版《十三经注》。另一类宋体字仍延续嘉靖年间苏州刻本的特点,横平竖直,字体方方正正,如万历版《礼记注》。

明朝末年,宋体字还有两种。许多类型的表格也更长,比万历时期的表格更窄,如后来的崇祯版《宋庵先生名臣言行录》。另一种文字相对扁平,如《南史》,是在石矛鸡骨阁印刷的。

到了清代,宋体进一步发展,康熙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了清代的风格。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此时的宋体字体风格比明末清初的更加方正,更接近我们后来所熟悉的印刷体。到乾隆年间,宋体已基本定型,其画笔横三角、画笔竖三角与现代宋体基本一致。

参考:百度百科-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