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会发生蝗灾,饿死无数人?古人不知道蝗虫可以吃吗?
但是现在看看铺天盖地的非洲飞蝗,再看看网上所谓的疯狂?中国的饮食文化什么都能吃,到了中国就吃?诸如此类,很多人不禁好奇为什么古人不能吃蝗虫度过缺粮的危机。是因为蝗虫有毒还是有寄生虫?
▲非洲蝗灾恐怖场景
其实根据现代营养学的分析,蝗虫不仅无毒,而且是野生动物中蛋白质比例最高的物种,其中蛋白质占自身的50%以上,而脂肪的比例不超过自身的5%。从现代健身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减肥塑形的最佳食物。营养专家介绍,同等质量的蝗虫经过烹饪后,蛋白质会比同等质量的牛排高出三四倍。
那么,既然蝗虫有这么高的食用价值,为什么古人宁愿饿着也不吃呢?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其实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同胞,在我国很久以前就有各种各样的蝗虫的烹饪和吃法,花样繁多,千奇百怪。像云南这样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有?云南十八怪,三个蚂蚱一个菜?声明;再比如哈尼族同胞也有独特的饮食方式。这道关于蝗虫的菜叫蚂蚱泡菜。
▲墨江腌蚂蚱
也许有些汉族人不太了解少数民族的饮食,甚至觉得蝗虫难以下咽,但那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蝗虫越来越少了。其实今天有些城市还传言吃了很多蝗虫,比如中国的直辖市天津,那里不仅有?油炸蚱蜢?这种做法,甚至是独一无二的?煎饼卷蚱蜢?我们的菜。
那么,既然我们很久以前就能把蝗虫做的很好吃,为什么蝗虫爆发的时候,人们还是宁愿吃人或者饿死呢?其实大致有四个原因。
原因之一是迷信。在古代,每当我们遇到任何天灾人祸,无能为力的古代人都将其归咎于上帝对我们的惩罚,蝗灾的突然和骤然消失使人们迷惑不解,所以也归于上帝的惩罚。
最典型的故事是,唐朝初年,发生了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当时全国惨不忍睹。很多人把这场灾难归咎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不道德,大臣们没有说什么,但也有恐惧,这让李世民不得不找几只活蝗虫直接吃了,缓解了大家内心的焦虑。但即便如此,人们仍然对蝗灾充满恐惧,仍然不敢吃它来解决饥饿。
其实不需要解释,就?蝗虫?这个词怎么写?虫,帝?都代表了人民对蝗灾的恐惧。毕竟在传统文化中,皇帝?话语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所以有了这种迷信的恐惧,即使人平时可以吃蝗虫,但代天罚的时候,谁敢吃?一个天使?然后呢。
第二个原因是,正是因为古人心中对蝗灾的恐惧,所以人们往往吃自己储存的粮食和腌制的食物来维持生活,而不到万不得已。但是,蝗灾来得快,去得也快。它们吃完食物后,即使饿疯了,这时候蝗虫已经把它们的食物吃完逃走了,只能遭遇饥饿的灾难。
第三个原因是蝗虫的种类。古代人大多靠小农经济生活,极其脆弱。毕竟家里有余粮的人也就那么几个,没有余粮的人却开始在饥饿中长时间的打蝗虫,不管三七二十一。事实上,有些人试图在历史书上把蝗虫作为食物。
▲蝗灾的恐怖场景
但是,其实蝗灾中的蝗虫种类,其实和人们平时吃的是不一样的。人们平时吃的蝗虫俗称?蚱蜢?虽然它们对粮食作物也有危害,但它们的标志和习性使它们很难形成蝗灾。蝗灾中的蝗虫是飞蝗,一般比蚱蜢大,喜欢群居,行动一致,飞行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所以面对这铺天盖地的蝗灾,大多数人就算想捕猎也抓不到几只,都飞走了。
第四个原因是,即使有人擅长捕食蝗虫,也还是能抓到不少,但在古代没有保鲜技术的情况下,蝗虫的肉质极易腐烂,难以长时间保存。可能有人觉得可以腌制保存,但古盐是民生之本,是奢侈品。普通人哪来那么多钱去腌制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