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的历史及其名称的由来。

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东汉称益州,隋称琉球,明代称北港和董藩。元明时期在澎湖设立巡检司,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在台湾设立,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76),设台湾省省。“台湾省”一词最早出现在明朝崇祯八年(1635)的官方文献中,从清初建立政府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台湾省”这个名称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什么意思?学术界仍持不同观点,尚难下定论。

有人说“台省”是古代神话传说“黛玉”、“元奥”的变形,首字母为“戴源”;有人说“台湾省”是以福建和台湾盛行的台风命名的。还有人说,原来的“台湾省”被“埋没”了,后来因为字不详,改名为“台湾省”。意思是“明朝在张泉入台者受天气虐待,住在那里者病死不能归,故以埋怨而得名,其志悲惨。”后为埋冤不祥,今改名”(连横:《台湾省通史·开拓篇》)。更有甚者称“台湾省”的名称来源于钱迪的《董藩官记》、的《元佑官篇》和顾的《大湾》台湾省”由“官方”、“台湾人”、“大宛”按同读音,或按当地部落名称翻译而来。比如慈海就持这种观点。谭启祥等人在台湾省省《中国省区名称的由来》一文中,阐述了“台湾省”名称的演变及各时期的区域参照。文章称,16世纪有一个“官方”的名称,原指台南安平镇附近地区,是当地高山族部落名称的音译。17世纪,“官方”被改写为台湾省。当时,荷兰侵略者在这一地区修建的泽伊恩迪亚城被中国人称为台湾省辖市。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全岛后,在今天的台南市一带泛指“台湾省”。清初台湾政府成立后,台湾省所指的区域仅包括全岛。另一种观点认为,因为荷兰人在海湾修建了城市和平台,所以被命名为“台湾省”。道光再版康熙《台省县志》:“荷兰在此设市,筑砖城,使之拜台。它的海滨被沙和水包围着,它被称为海湾。这也是台湾省的名称。"

另外,台湾省在两卷本《穷江海谈》和《雅海图经》中被称为“大会”,这两卷本的成书时间早于《日本镜董藩纪》。吴壮达认为《董藩集》中的“大惠”、“大元”,以及后来的“太元”、“大湾”,都是由闽南语转化而来的同一地理对象的名称。他从安平古湾“大湾”的改造论证了“台湾省”的名称来源于“大湾”。据康熙《台省县志》记载,建城堡是为了“拜台”,确立了“台省”的“台”与“湾”的合义。郑于1662年成功收复台湾省后,“台湾省”这一名称被人们所采用。邵钦在《台湾省名由来简论》(历史研究第2期,1982)一文中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台湾省殷敏在荷兰人侵占台湾之前早已存在,荷兰人也与中国称安平为“官方”。我也不同意把大湾的“大湾”翻译成“台湾省”这个名称,因为《董藩纪》不是写成大湾而是写成大人物,《元佑篇》是台湾的表演者。“官”“台官”在字义上无法表达湾的意思。“台湾省”应出自安平地区的土著台湾湾部落,其地以其部落命名。据调查,台南市大湾庄是台窝湾部落的原居地。“大湾”是“太窝湾”的谐音。在荷兰文学中,安平一带有时写成Tayovoan(泰窝湾),有时写成Tyovon(提窝湾),Teijoan(官),Toyouan(官)等等。

中国和荷兰两种不同民族语言对这个地方的名称基本相同的记载,证明了台湾省最早名称的由来,即与台湾省安平土著泰沃人的名称有关。关于“台湾省”这一名称的由来,目前仍存在分歧,但在辞书、报刊和出版物中,对台湾省名称的由来已有一定倾向,许多专家学者也在积极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