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西宁的王家庄是怎么出现的?
故事开始于400年前。万历年间,熙宁名将柴朱郭曾在此驻防。历史上,柴是一位“智勇双全,善骑射,骁勇三军”的名将。他在这里(王家庄一带)修建了堡垒和瞭望塔,守卫西宁的安全。
同时,为了加强与城市的联系,方便交通,他亲自规划,在堡前的湟水河上铺设了一座木桥。当时人们把建成的堡垒叫柴家寨堡,前面的木桥叫“柴家桥”。
柴佳桥是当时湟水河上为数不多的桥梁之一,对沟通西宁湟水河南北两岸的交通,方便人民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修路不容易,修路养护也不容易。柴家寨堡和柴家桥的维护也是个问题。当时是由互助区沙塘川的老百姓承担的。于是就有了“柴家桥的丈夫是沙塘川的工头”的说法。据说一些维护丈夫住在堡垒里。
柴家寨堡和柴家桥建成后,由于灌溉交通方便,又有士兵驻扎,一些人带着家眷来到这里住义堡,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村落,被称为“柴小庄”。
据说柴还在这里建了一座“柴草园”,环境优美,景色十分秀丽。清乾隆年间,西宁道士杨应珍曾游樵园,谢诗一首,名为《夏日游湟水北岸樵园》,内容如下:
下马危桥(柴佳桥),北岸有许多仙女。麦洛,打开道路,放开天空!
因此,柴小庄一开始就有一个相对简单的宗族,即柴的家眷和以修路为生的丈夫(占主要部分)。后来,柴把调到了别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就留给了他的副手杨同时。时间长了,他就把自己的堡垒叫做“杨家大院”,把瞭望塔叫做“杨家大墩”,但始终没有多少村民。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村上
清朝乾隆年间,政府在管理包敏的时候,把它和东边的中庄合称为“中柴村”。此后的300年间,柴孝庄经历了风风雨雨,尤其是同治、光绪年间的两次河湟大事件。湟水北岸的几个村庄在这场灾难中首当其冲。到50年代,柴小庄只有10户,柴小庄名存实亡。
村子合并后,人们统计了人口,发现没有柴,只有一个杨,其他都是王。最后大家决定改名为“王家庄”,但一直没有实施,直到1952后,政府派人核实土地属性,柴小庄才正式改名为王家庄。从此,柴小庄成为历史地名,逐渐被人们遗忘。
这就是西宁“王家庄”的故事。400年的风风雨雨,可以说花一年比一年相似,人一年比一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