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的历史演变

古代西亚使用的文字多刻在石头和泥板上(泥砖)。笔画呈楔形,很像钉子或箭头。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铜时代的苏美尔人用泥板以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渐渐地,这些符号演变成了表意符号,那些无法描述的东西,用任何指定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苏美尔人也用它来表示声音,几个表意文字合在一起可以表示一个复杂的单词或短语,这就使得很多符号变得多余。楔形文字最初是从上到下直写,后来从左到右横写,所以所有的楔形符号都转了90°,从竖写变成横写。因为右手握笔,从左向右水平书写,楔形笔画的粗端在左边,细端(钉尾)在右边。苏美尔楔形文字的符号和笔记。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和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革,它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为文字发展史做出了贡献。楔形文字符号约有500种,其中许多符号具有多重含义,其“确切含义”只能根据上下内容来确定,这使得楔形文字系统比后来的拼音文字系统更难掌握。然而,两千年来,楔形文字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书写系统。到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在西亚大部分地区成为一种常见的商业交流媒介。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楔形文字泥板或铭文,从19世纪开始陆续被翻译,从而形成了一门研究古代史的新学科——亚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