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周瑜,诸葛亮,三国演义是一样的吗?

小哥哥,当然不一样...你应该有一个基本常识,就是小说是可以虚构的,小说里面包含了很多作者的主观意愿。正史与正史不同,正史的作者要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也就是说,要对自己的叙述负责,要明白自己是在为后人记录真实的事情。换句话说,小说的作者可以随意乱说,正史的作者不可以。读小说是为了读虚构的故事而获得快感,进一步了解一些深刻的道理,而读正史是为了了解真相。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正史。看出区别了吗?现在一些头脑混乱的人用小说来理解和定义真理是非常愚蠢的。三国的作者是陈寿。

看小说需要一个基本的思维模式,就是不要相信书中的一些情节,比如诸葛亮预知未来的能力,比如周瑜小心眼的情节。因为从逻辑上可以推断,如果诸葛亮真的有这个能力,那么统一天下的应该是蜀国。如果周瑜的性情真的到了这种地步,他绝对不会是吴国的大都督。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就像我刚才说的,要想知道真相,就要去看看正史。

《三国志·蜀》中关于诸葛亮的记载比较详细。综上所述,他是政治超人,但不具备军事能力。《三国演义》早期诸葛亮指挥的所有战役,基本都是刘备自己做的,赤壁之战基本都归功于周瑜,并没有借东风等奇迹。同时,他也没有召唤鬼魂、呼风唤雨的神力。这几年因为很多人质疑《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神话,转而贬低他,这也是不对的。同样,据《三国志·舒威》记载,当时的魏国与后来的晋国、朝廷和大臣们开会讨论时,也经常提到诸葛亮。大家的评价很客观,基本总结为两点:太过征讨魏,浪费人力物力;政治能力超群,一人治蜀。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被敌人这样议论的人,由此可见诸葛亮在当时的名气和地位确实超过了其他朝臣。客观地说,于迅、诸葛亮和周瑜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大臣,这一点从《三国志》的记载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而周瑜,则是一个军事能力很强,人格又受人爱戴的领袖。关于周瑜与人交往时的宽容,《周瑜传》中引用了程普的评价。“和周晋公交朋友,喝酒也不会醉。”正史中没有一句话说周瑜和诸葛亮有什么联系,也从来没有提到周瑜的死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历史,我的建议是从现在开始按顺序阅读官方史书。也就是从《尚书》和《左传》往回看。如果你觉得这两本书有点难,可以从《史记》入手,但后面的《尚书》和《左传》也一定要看。

关于官方历史的真实性有很多争论。我个人的感觉是,以后真相会少一些,但是通过自己的眼睛,你可以看到哪些是为了美化和吹嘘来迎合当局,哪些不是。但是,早期的历史著作是完全客观的。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大臣叫(音“朱”),他杀了齐庄公。这种事件必须被记录下来,所以官员写道:“崔屹杀了他的国王。”杀君在古代是大恶。崔尧很生气,就把太师杀了,让弟弟重写。结果他弟弟写道:“崔屹杀了他的国王。”崔尧说,你哥哥已经被我杀了,放聪明点。他哥说我知道,但我是太师,所以我必须如实写。崔尧又杀了他,然后让他们的弟弟写。结果第三个哥哥写道:“崔屹杀了他的国王。”崔尧别无选择,只好放弃。这是我们祖先和古人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左传》和《史记》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但后来,民风越来越差,太史越来越谄媚当代,史料可信度越来越差。比如让官方写清史或者近代史,我们可以想象真实情况不会超过10%。所以看正史,最重要的是看当时的大致情况,然后用自己的判断去欣赏和学习那些高尚的例子,而不用担心时间对不对,名字对不对这些不相干的事情。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我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大家少读小说和影视作品,尤其不要当真,多读正史和权威注解,从而了解和热爱我们真正的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