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和历史!

中国的酿酒历史悠久,从商周开始,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据朱义忠的《酒经》记载,夏初,有一个叫义帝的官员用桑叶酿酒,作为礼物送给大禹。饭后,大禹觉得很甜,感慨地说:“有些后人会因为喝酒而死。”因此禁止酿酒,但这种酿酒方法仍在宫中秘密流传。

据《说文解字》记载:“顾青少康先制扫帚、酒,少康、杜康也。”自古以来,文人多爱饮酒,因为;酒有很多雅称,如“金浆”、“宛液”、“琼浆”,有的直接入诗。

酒已成为文人生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斗酒诗百首”,酒在这里已经成为文人文化的一部分。

酒文化是指在酒的生产、销售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酒文化包括酿酒方法、品酒方法、酒的功能、酒的历史等酒文化现象。

它既有酒本身的物质特征,又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在酿酒和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很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品酒、品酒的作品,留下了很多关于酒神的故事,比如斗酒、写诗、绘画、养生、宴饮、饯行等等。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流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类生活、文学艺术、医疗保健、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葡萄酒历史:

前359- 338年商鞅变法,赋税抑商,酒价十倍于成本。

前221-前206《秦法》禁止四川余粮酿酒,出售以利;

138前,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葡萄,引进酿酒师,中国开始出现葡萄酒。

公元前98年,汉武帝采纳财务总管桑弘羊的建议,设立“酒专卖”的官司,实行酒专卖制度,历时17年。

81之前,汉初六年,官员卖酒每升四元,这是最早的酒价记录。

533-544年,贾思勰写了92篇《齐·姚敏书》,其中6-9篇专门讲制曲和酿酒,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技术。

1656年,泸州一个舒姓开了舒聚源经典酒坊。据说使用的酒窖沿用至今,所以酒名为“泸州老窖特曲”;

1842年,四川成都成立全兴老酒厂,生产全兴大曲白酒;

1860年,江西华联回族,在茅台镇设烧坊,为“华茂”生产茅台酒;

1879年,仁怀县人创建荣泰,在茅台镇烧房子生产茅台酒,为“猫王”;

张裕葡萄酒公司成立于1892,中国开始使用“手榴弹”玻璃瓶装葡萄酒,以张裕葡萄酿造公司为首,开始按照国外葡萄酒风格包装;

光绪年间,于编纂了《酒钞》四卷,收录了322种酒令,是清末以前的酒令集大成者。

1900年,俄罗斯技术人员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个啤酒车间——乌鲁贝列夫斯基啤酒厂;

青岛啤酒的前身英德酿酒公司成立于1903,酒质优良,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1904年,哈尔滨东三省啤酒厂成立,是民族资产阶级自己创办的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

哈尔滨五洲啤酒厂成立于1914,是中国成立的第二家啤酒厂。

1915茅台荣获巴拿马世界商品博览会金奖;

1916汾酒获巴拿马国际商品博览会一等金奖;

1921年10月10日山西酒厂成立。它最初的目的是振兴民族工业,生产葡萄酒,而不是进口产品。

1929年,南京* * *颁布《洋酒税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洋酒按30%的从价税率征税。

宋子文于1934年创建的舞阳啤酒厂,采用了捷克糖化锅这一当时的新设备。

1945 65438+10月晋冀鲁豫边区* *颁布《酿酒条例》、《关于统一酿酒的决定》,酿酒业完全由* * *等号令经营;

1946年8月,全国人大颁布《国产烟酒税条例》;

1947茅台酒在香港试用,马上售罄。从此,茅台酒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1949年4月,华北国家税务局和华北酒类专卖公司召开了华北地区第一次酒类管理会议,决定专卖酒类,停止私人经营。酒类专卖工作的总方针是“统一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

1950 65438+10月1华北国家税务局变更为中央财政部国家税务局;

1950 65438+2月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华北酒类专卖总公司在《关于修改华北地区公共和临时私酿酒税收管理的请示》中,决定对公共啤酒、黄酒、洋酒、仿洋酒、改革酒和果木酒征收从价税。

1951 5月,中央财政部发布《专卖暂行条例》,规定专卖品为酒类和卷烟纸;

1952首届全国葡萄酒品鉴会在北京举行;

2月1953、10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专卖总公司将白酒税、专卖利润率定为11%,其他白酒为10%。作为中国的啤酒品牌,青岛啤酒首次进入国际市场。

青岛啤酒1954正式开始出口;

1955年,北京首次举办糖酒会;

1958年,中国成立第一所酿造大学——张裕酿造大学;

1959年,我国啤酒产量达到107700吨,这是我国啤酒工业首次突破10000吨。

从65438到0962,全国著名白酒专家周恒刚先生盛赞平坝酒为“酒乡之精华,贵州之奇葩,平坝之奇葩”。

1963 11第二次全国评酒会在北京举行;

1964糖酒会上海第一展;

1964期间,酒尾浑浊物质首次由黑龙江轻工业学院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