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基于这一教育理念,学院建设了多门各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各级各类教学改革项目总数达到20个。注重学生实践教学的培养,狠抓实习基地建设。学院在专业实验中心设有实验教学单元,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的光信息技术实验室、微电子技术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和射频技术实验室。此外,我们还与重庆普天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重庆航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万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学生实习基地..项目
2007年至2012年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66项,累计承担科研项目经费4039万余元。
截至2012,中国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序号及项目名称。项目来源主要由1完成。基于拓扑马蹄形的低维混沌不变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01李2。光脉冲驱动的科里奥利振动微陀螺及全光纤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08刘玉3。基于正Davio决策图的可逆逻辑综合理论及其实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08尨彧4。非对称幻影回旋管高效准光模转换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项目2016。5438+0-08王斌5。基于异构计算的混杂系统混沌判定与跃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08李6 .基于分形的MEMS动态测量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12罗媛7。基于温度。基于效应的光学薄膜吸收高分辨率成像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01郝洪刚8。混杂系统若干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01李9。国家物联网发展专项基金项目-RFID与医疗物联网应用禁令***研发性关键技术国务院各部门项目2011-07林金超10。智能康复系统中混合Camshift和Kalman滤波的单目视频跟踪算法研究。国务院各部门项目2010-09罗源11。血液净化设备的远程监控。国务院各部门系统研发2009-09林金超12。国务院2009-07王国玉13开发生产DAB数字多媒体广播接收机核心模块。TD-SCDMA增强型多媒体手机终端的研发与产业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务院2009。-05沈敏14。国家支持计划——LTE TDD终端基带研究样片的研发国务院项目2009-01沈敏15。国家重大科技专项——TD-SCDMA增强型多媒体终端基带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国务院项目2009-01。沈敏16。国家火炬计划-TD-SCDMA (LCR)手机基带芯片和无线模块项目国务院2006年9月沈敏17。国家863计划-射频芯片的研制——国务院TD-SCDMA终端项目2005年7月陈明专利发明序列号专利名称发明人授权时间1。异构多机器人系统的任务分配方法。罗援(2) 2011-07 2。一种产生多包线波的混沌电路及其实现方法罗小华(1) 2011-02 3。刘玉(1),一种基于微应时角速率传感器的随钻方位测量误差补偿方法。2010-09 4.仿生机器鱼无半径转弯的控制方法罗媛(2) 2010-07 5。用于实现dab接收机信道解码器的装置。2010-04 6.LED通用驱动电路吴桂能(1) 2010-03 7。HARQ技术数据缓冲器及其电路的设计方法。一种下行同步导频时隙的搜索方法沈敏。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无线定位多算法增强方法罗媛(2) 2009-110。王(1),16QAM的定点解调方法。2009-09 11.一种在用户终端初始小区搜索中实现码片级精确同步的方法谭叔(1) 2009-08 12。TD-SCDMA系统初始小区搜索中的精确接入方法。2009-06 13.一种复位值可控的数字电路设计方法杨小勇(1) 2009-06 14。一种降低大规模集成电路泄漏功耗的设计方法杨小勇(2) 2009-04 15。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用户数量的估算方法沈敏(1) 2008-05 16。一种手机基带芯片的省电同步方法杨小勇(1) 2007-10 17。
1.“血液净化系统监控系列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林金超(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02。
2.“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刻蚀工艺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王伟,罗源等。,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1-05。
3.“振动角速度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无线随钻定位中的应用”,刘玉,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05。
4.“血液净化系统系列监测技术与设备”,林金超(2),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05。
5.“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林金超,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3月。
6.“非线性系统复杂行为的分析与控制”,李,,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9-03。
7.“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沈敏(2),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08-12。
8.“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接收机及基带芯片”,吕明英,王国玉,张宏圣等。,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03。
9.“TD-SCDMA手机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沈敏》(2),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7年3月。
10.“硅上MEMS设计与加工技术研究”,潘武(2),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3月。
11.“智能系统分析与控制的关键问题研究”,李·(6),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7年3月。
12.《暗能量研究》,龚云贵,段昌奎等。,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3月。
13.“通信系统中的光WDM和光传输机制研究”,毛有举,锐等。,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005年3月。
14.“混沌控制及其在通信理论中的应用”,杨,,李,等。2004年3月,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5.“通信-广播电视网实用传输技术研究”,毛有举等,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2-03。
教科书专论
专论编号专著名称作者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1。MIMO技术原理及应用林云(1)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1 2。固态振动陀螺仪与导航技术刘玉(1)中国航天出版社2010-09 3。半导体器件完全指南李秋君(1)科学出版社2009-07 4。移动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罗远(2)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09 5。混沌系统与混沌电路李2科学出版社2007-08 6。计算机网络中的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徐昌标(1)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01 7。蓝牙协议及其源代码分析林金超(2)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09教材编号,教材名称排名出版社出版时间1。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练习指导邹红(1)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09 2。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张德民(2)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8 3。射频通信电路林云(1)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08 4。数字信号处理张德民(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2 5。AutoCAD 2008中文机械制图实用教程王伟(2)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08 6。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邹红(1)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03 7。信号与系统何峰(2)科学出版社2008-02 8。信号与系统分析张德民(1)。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9 9。现代通信系统与信息网络张德民(2)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8 10。通信光缆与电缆工程张德民(2)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02 11。(3)电信传输原理张德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8 12。现代通信系统张德民(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02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学士学位,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集成电路和各种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能力为目标,培养掌握集成电路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集成电路设计的EDA工具,熟悉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系统知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子器件、模拟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原理、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技术与应用、现代通信系统、通信集成电路设计、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导论FPGA设计、片上系统设计、数字系统仿真与验证等。
专业优势与特色:专业方向选择性大,就业范围广;基于高水平科研项目的专业实践创新平台;依托省级重点学科、重庆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微电子工程中心,与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
毕业去向:可从事数字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开发、片上系统(SoC)、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消费电子等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教学、科研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科)
培养目标:培养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包括信息产生、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控制和显示在内的各种通信和电子信息系统中,以及在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等方面从事相应的研究、设计、教学、开发、应用、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学生。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系列、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DSP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与硬件描述语言、片上系统(SoC)设计、模拟与数字系统设计、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无线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等。
专业优势与特色:(1)方向选择性大,工作口径广。同时,我具有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方面的知识。(2)师资力量雄厚。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和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有中央和地方共建的实验室、电工电子“省部级示范实验中心”等基础和专业实践教学平台。(3)沿袭我校信息科学的优势,在信息理论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片上系统(SoC)设计、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等方面特色鲜明。(4)与国家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就业去向:广播电视、遥控遥测、雷达、声纳、电子对抗、测量、控制、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电信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及相关企业。,从事通信与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或从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学士学位,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半导体器件分析能力,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封装测试、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等方面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半导体器件物理、微电子器件、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现代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现代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封装与测试技术等。
专业优势与特色:(1)国家级专业,师资力量雄厚。(2)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与多家知名半导体公司共建校外实训基地。(3)采用全新的“国际半导体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成熟。
就业去向:可在国内外半导体相关企业、研究所从事半导体工艺研究、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半导体设备维护等工作。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科)
培养目标: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能在无线通信环境分析、电磁兼容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和管理的“研发型”和“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电路与电子、计算机基础及应用、通信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技术、无线传播分析与电磁兼容技术课程。
专业优势与特色:(1)国家特色专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学科。(2)具有“电子工程实验班”、“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专业科研训练计划”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3)以无线通信环境分析、电磁兼容技术、微波射频系统等特色专业为重点,注重培养基础和能力较强的R&D和工程应用型人才。
就业去向:信息产业如通信、广电、航天、仪器仪表等企业,电信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和天线系统制造商等。,从事无线通信环境分析、电磁兼容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和开发。,也可继续深造或从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科)
培养目标:培养在物理电子学、光电子学和微电子学领域具有广泛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与制造,以及相应新产品、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并在电路理论与系统、电子技术及其应用方向形成特色,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相应器件和系统的研究、设计与开发的人才。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电路理论、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与技术、通信基础系列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磁场与电磁波、可编程逻辑器件、模拟与数字系统设计等。
专业优势与特色:(1)校级品牌专业。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截至2012,为博士点建设学科),为学生深造提供良好条件。(2)师资力量雄厚。以重庆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实验中心、射频实验室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中心为基础,建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3)服务于电子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在电路理论与系统、电子技术及其应用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
就业:电信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广电、航天等企业,从事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开发、测控仪表软硬件设计、电子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等学科继续深造或从事研究、教学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标准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科)
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加强“光机电算”的结合。能在光通信系统设计与开发、光电系统与工程、通信工程、光电器件与信息处理、显示与照明及相关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仪器仪表等领域从事科研、开发、生产或管理工作的理工科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数学与物理、基础光学、电路、计算机与通信、光电技术、光纤技术、光信息处理、显示与照明等专业课程,以及光电子领域的前沿技术课程。
专业优势与特色:(1)重庆特色专业,重庆邮电大学品牌专业。(2)专业方向选择性强,就业口径广。截至2012,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3)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师资力量雄厚。(4)依托光纤通信技术市级重点实验室,拥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建立的专业实验室,与国家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就业去向: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光机电设备制造商,以及显示与照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攻读硕士学位或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本学科以电学理论为基础,突出电学理论与新技术相结合的前沿理论和技术研究。截止2012,本课程主要从事电子新技术及其应用、电气理论与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电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截止2012年底,本学科在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出版专著10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和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多项,特别是在通信电子新技术研究方面,本学科主要学位和专业课程有:现代电路理论与技术、现代信号处理、现代传感技术与系统、先进电磁场理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智能电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射频识别原理与系统设计等。
集成电路工程
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和精密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集成电路的高密度、小规模和高性能的特点,使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最具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集成电路的应用涉及很多方面,如网络通信、计算系统、信息家电、汽车电子、控制仪器、生物电子等。作为应用产品的核心,设计制造集成电路是现代电子系统对用户、产品和应用赢得竞争力的要求,也是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关键。
我院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四、四十、二十六研究所、四联集团、cyit新科公司、西南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等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公司、企业在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本专业聘请了具有丰富科研和实践工作经验的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资深专家担任兼职导师,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应用支持。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半导体器件物理、固体电子学、电子信息材料与技术、电路优化设计、数字集成电路、模拟集成电路、集成电路CAD、微处理器结构与设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论、微电子封装技术、微机电系统(MEMS)、VLSI数字信号处理等。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年轻学科,以光学为主要基础,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微电子学等学科交叉。包括激光技术、光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与三维成像、薄膜与集成光学、光电子与光子技术、激光材料加工与处理、微光与红外成像技术、光电测量、光纤光学、现代光学与光电仪器与器件、光学遥感技术和集成光学工程技术等。,它已成为现代光学工业和光电子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本学科拥有由教授、研究员、副教授、讲师组成的结构良好的学术梯队。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光电技术与应用、光纤通信系统、光电材料与器件、红外成像与图像处理技术等领域形成了稳定而有特色的学术方向。2009-2065 438+02年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课题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国家/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50余篇。
本学科主要学位和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激光物理与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纤通信原理、高级光学、集成光学、数字成像技术、机器视觉、光纤传感与检测技术、非线性光学、MEMS技术、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本学科与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起构成了我校电子信息的主体学科。经过多年建设,学科在学科方向、学术团队、科研平台、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本学科拥有重庆市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和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截止2012年底,本学科在微电子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材料、器件与工艺、光电子技术及其应用、通信与测控中的电路系统与电磁理论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初步形成了结构良好的学术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截至2012,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近五年共发表论文525篇,其中SCI、EI和ISTP收录论文149篇。* *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特别是微电子系统与集成电路研究团队参与的项目“TD-SCDMA终端核心芯片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半导体材料研究团队完成的项目“稀土体系光谱理论研究”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同时,该学科还获得国家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五年来,共招收研究生299人,授予硕士学位156人,与Xi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本专业主要学位和专业课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半导体器件物理、晶体管原理、高级电磁场理论、光波导理论、新型光通信技术、MEMS技术、非线性电路与系统、射频集成电路设计、非线性系统的混沌与控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微波电路等。截至2014,在职教职工9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36人,讲师42人。专业教师中,博士25人,硕士46人;博士生导师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2001至今,教师发表论文552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86篇;* * *承担863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88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专利4项;其中4名教师被评为省部级先进个人。到2014,在光纤通信技术、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研发、DAB/DMB技术、纳米光电材料理论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围绕建设“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微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省级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