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雕的历史和技术渊源

瓷雕起源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刻瓷是我国传统的陶瓷装饰技法之一,是绘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巧妙结合,用专门的工具在陶瓷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鸟、动物、人物、书法等图案,再赋予墨色,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既有洒脱书画的韵味,又对石雕有浓厚的兴趣。它有独特的技术,独特的风格,非常吸引人。

现存最早的雕刻瓷器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同治至光绪年间,京籍画家邓、创作、绘画、雕刻瓷器,促进了瓷器雕刻的发展。的刻瓷以工笔山水画为主,以刀代笔,对京朱、陈等人是自由使用和传授的。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设立瓷器刻字部。朱是第一届毕业生,后留校任教。他的传世作品有《一品红》等。20世纪,北京、上海、淄博、青岛、南京都生产了雕花瓷。

用于瓷雕的专用工具由高碳钢和金刚石制成,顶部呈锥形,便于在坚硬的瓷面上雕刻和凿刻。瓷雕主要包括以下程序:①在白瓷上用墨汁书写或绘画。(2)根据瓷器上的墨汁用钻雕、錾刻。传统技术包括钻刀、双钩和刮刀。钻具法是用小啊木锤均匀敲打高碳钢钻具,使瓷器表面形成大小、密度、深浅不同的点的排列,形成所需的画面或字体。双钩法是用锋利的金刚钻石刀沿着字体或画面的轮廓雕刻,用双线来表现字体和画面。刮刀法是先用双钩法刻出字画的轮廓,然后刮掉双线之间的珐琅,以填色。3彩色填充,一般用黑色填充。雕瓷的品种有文具、茶具、瓶、盘、瓷盘等。瓷雕风格典雅精致,既能体现传统书画的艺术风格,又能保持瓷器表面晶莹洁净,形成独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