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许多风景。

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六个景点,如泡月玻璃泉,第一山国家森林公园,第一山怀旧,杏园春日,瑞观萧晴,惠晶亭陈迹,龟山寺夜钟。明代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把第一山比作蓬莱仙境。

第一山是盱眙的标志,也是盱眙的名片。来到第一座山,就到了盱眙。在参观这座历史文化名山之前,你应该先去参观孔庙。孔庙是供奉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又称文庙(文选王庙)。南宋十三年(1143)绍兴建在慈氏山麓,明万历年间重修于第一山麓。800年来,它被反复废弃和建造。夫子庙大成殿毁于1976,重建于2001。雄伟的大成殿以长淮为池畔,青山为依托而诞生。堂外重檐九脊,黄瓦飞舞,堂内牌坊交错,气势磅礴。

门口海蓝色横匾上的“大成殿”二字是康熙御书。孟子用金嗓子和玉振来赞美孔子:奏乐始于敲钟(金嗓子),止于击清(玉振)。金嗓子和玉振是演奏音乐的全过程,比喻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所以这座宫殿式建筑叫大成殿。大殿正中是孔子的塑像,两侧是四个牌位,东边是傅慧和蜀姬,西边是宗申和亚圣,他们后面是十二位哲人,即孔子和朱的十一位弟子。祭祀孔子时,四位伙伴和十二位哲人祭祀孔子。

明伦堂有两个寺庙,一个是进德的,一个是读书的。这座古老的龚雪是孔庙建筑群的一部分,曾是泗州考院。人们期望山河出类拔萃,道光年间很多人捐修。当时大规模统治安徽省(当时盱眙属于安徽)。明清郡县审判在明伦堂举行。一个少年要当秀才(见习生),要考县、府、院三门,县一级只考四五门。明清明伦堂前,每逢大考之日,漆黑的四更天,考生们提着灯笼、书籍、粮食,胸前挂着蓝布袋(用于放笔墨在试卷上),一个接一个。长长的星形灯笼阵列一直延伸到街上。三考后的幸运儿要通过省考、国考、宫考才能成名。可悲的是,有的人考了个白发苍苍,还是个“老男孩”。如诗所云,县考归来的第二天已是西,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下楼梯;双手双耳问,今天没加冕是什么问题。“不加冕”就是不加冕,也就是说这个又瞎又重听的老头还是个“小学生”!米芾前来游览,朗诵了《玻璃泉泡月》这首诗,成为成都十景之一。诗中有云:“老苔钱落半山亭下,碎玻璃引绿春。一块玉蟾留不住,夜飞进镜中。”。说明每当月亮升到天顶时,都是清朗美丽的,怀疑是天地间一道美丽的风景。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监军张下令修建玻璃泉亭。盛夏酷暑,张挥汗如雨,策马而行,写出了《玻璃春亭》,表现了春之德,用心看春,忘饥,净春,满洞云草。唐宋以来,吟咏玻璃泉的诗人不计其数。

墙上的《玻璃泉》是冯寿舒的,《第一春》是葛的书,写的《月来风来》描写的是玻璃泉之夜的欢乐与诗意。在日寇肆虐我大好河山之时,爱国义士邱国桢赫然镌刻“赶走日寇,还我河山”,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气节。泗州赵普寺凌锐塔玻璃泉壁左侧,是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杰作,历时五年(1318)。用残碑可以测出原来的高度和宽度,分别是2.5米和1.7米。此外,碑文长达千余字,在赵刻本中极为罕见。这个碑本来在泗州城,因为搬到第一座山上,所以没有随城沉入水下。这是唐玄宗修建的古泗洲城留下的珍贵遗产。现存的第一座山上的碑文有88座悬崖和78块石碑。悬崖主要分布在岫岩、严蕊和西峪寺,碑石除了在玻璃泉发现的以外,主要放置在胡爱山堂、翠屏堂和明伦堂。第一山碑文记载了宋、元、明、清、民国时期著名艺术家、政治家的手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的五体书法和石雕艺术是国宝。题字者多为文学家、画家,如宋代的苏轼、米芾、蔡元昌、刘导、杨万里,元代的赵孟頫、于琨,明代的董力、吴伯鹏、李显芳,清代的张鹏、陶澍等。还有翰林、大学士、督抚、大臣等高官,多达32人被列入中国名人词典。

岫岩摩崖石刻中,右上苏轼手书的《杏祥子》最为著名,字书皆佳。由于政治原因,签名被凿掉了。这个碑文在明清县志中没有记载。该县考古学家秦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它,引起了文化界的注意。历经千年风雨,苔痕斑驳,文字残缺,却依然透露出大诗人的非凡才华。

右脚六人联写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楷书十六行。两人吟诵:“吴楚雄,地方统治者,气魄干坤秀”(俞守礼),“以宽广胸怀登上土地,俯仰宇宙四周”(陈刚)。那时,明太祖出生在盱眙,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诗人把盱眙写成朱的一件大事。陈刚是一个不劳而获的读书人。沿着石板路,有惠晶亭遗址,可能建于北宋以前。因为米菲是作为“往事的遗物”来到这里的,所以他不禁感叹:年轻人自然受不了秋天,风景和景色就歇一歇吧。看清楚废墟,一片片树叶在飘落。然而,这是诗人充满感情的话语。毕竟风景还在。一百年后,诗人杨万里来访,惊叹于这里的美景。他很高兴能来这里参观。

这里重建的亭子先后被命名为神韵,蓝秀和胡爱山关伟。南宋惜春,盱眙王志军沃名改为“奇秀”,意为“惆怅之气采自东南,东南之气其实始于此。”现在,看着残存的柱子和石头,沧桑满眼,千年往事记到心头;微风吹在脸上,各种场景都会在脚下。由于惠晶亭位于杜亮十景的中心,东临青风山吹笛,南听龟山寺晚钟,北有八仙台,西观宝济山落日,仰望严蕊寺,远眺春日杏园,玻璃泉浸月,五塔寺归云。在这里,可以胜似湖光山色,是第一座山缅怀往事的最佳地点。

惠晶亭是大作家写的盱眙美景集。面朝长淮江,让人想起白居易的“春浪急,夕阳帆落”,魏的“人归故里”。明亮的山峰变暗,大雁飞向一个白色杂草的岛屿”,和沈李的“天空充满了美丽的海鸥,太阳充满了红树和美丽的桃子”,这描述了胡爱山山的伟大观点如画般美丽。至于苏轼,他对细雨斜风,烟稀柳稀,古寺青墙空岩情有独钟,多有作品启发。亭后新修魁星墙,三个古官字由著名的玉溪道士题写,玉溪道士是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右下角是道教大师张天师的雕像。东汉汉安元年,张道陵在鹤鸣山(今四川)创立道教,信徒尊张为天师。

第一山融儒释道于一炉,融自然与人文历史,取南北之精华,接古今之血脉。这座历史文化名山,有着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宽广胸怀。严蕊在第一山翠屏峰的山腰上,面朝深谷,树木葱郁,超然于尘埃之外。严蕊寺是由宋代女冠(道士)朱创建的。元末毁于火,明永乐年间重建,可惜毁于文革。原庙部分建于2001?正殿,中间是供奉三笑的?小芸、碧霄仙子和肖琼的雕像。

瑞岩苏以宁静著称,一直是旅游胜地。自宋元以来,有许多著名的铭文,现在有22个摩崖石刻。《严蕊春》题刻于北宋,巡抚鲍家使人伐榛而得新春,“润草树木诚美”,故“泉以名,岩以泉名”。不知道是谁刻的右边的双肖像。石雕中,两人相对而立,头上裹着毛巾,身着圆领大袖长袍。人体结构准确,线条简洁流畅。右上角是袁满于坤的笔迹:孤独与绝缘,幽僻与寻觅,初春。送花灯姚店小,料酒新。余阙曾任泗州知府,文笔苍劲,书法古雅。

米芾曾说:“月落西山,凡人天低。”。仙鹤尖叫着松露,水晶又冷又湿。“欣赏严蕊寺明朗的黎明。此后,龙山寺得以重建。龙山寺原址在龟山上,与第一座山相连。原寺始建于北宋元年。里面有500个铁罗汉,还有很多和尚。晚课钟声回荡在山川之间。该寺毁于元末大火,明代重建。因其保佑太后,对龟字不敬,故改名龙山寺。北宋米芾来访时,听到了子夜钟声,就像姑苏城外的子夜钟声,写道:龟峰高耸,与云塔相连,钟声对月鸣响,铁牛咆哮。听到一百零八个声音,晚上不知道怎么休息。现在在新址重建的龙山寺,也能发出如此遥远的午夜钟声。

纪念碑的钟声也是一种警报。转回西边是侵华日军程序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面记载着1938的屠杀事件。65438年10月3日,400多名侵华日军占领翠屏峰,架起机枪。第二天整个城市都沦陷了。2000多名同胞惨遭屠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程序知名人士姚先生愤然写道:楼房烧成灰,无土可烧。尸体躺在大胡同里,阴血沾怀涛。几年前,在公园后门的西侧,发现了遇难者的尸骨。层层白骨堆积如山,肩并肩,头枕着脚,惨不忍睹。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魁星阁西面不远处有一座西域寺庙。在通往西域寺庙的悬崖上,有许多被凿掉的深痕,原本嵌入的石雕被盗。以前是上下山的通道,碑文完全没有保护。我想知道这些失踪的墨宝如今在哪里?西域寺建于南宋,因地处边陲而得名,又称诗佛寺、半边寺。原寺供奉观音铜像,新建西域寺供奉白龙神。在这里,让很多仁人志士黯然神伤的是,遥远的“西域”被移到了前面,也就意味着落下了一半。也许正是因为西域寺是悲剧的象征,所以才有了一个悲伤的传说:古时候,一个贫穷的孤女独自住在这座破庙里,省吃俭用,帮助爱人读书。那人去北京赶考,中了头奖。可是姑娘翻遍秋水也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原来那个忘恩负义的人成了“陈世美”。女孩整天住在以泪洗面,死于贫穷和疾病,她干净的身体在山洪爆发时被土石掩埋。后来一个老和尚挖开土,发现女孩的头是朝北的。那是因为首都在北方!寺庙旁边的悬崖上有一首诗,字正腔圆,文笔优美。上面题写的是“陈一德”。有人说是三国里粗中有细的张飞。虽然这是猜测,但刘备当年为盱眙屯兵确实是真的,几个结拜兄弟来到这个重要的地方也是情理之中。《海阔天空》刻于明代嘉靖年间,为巡抚安帝所作。这四个汉字脱胎于北魏的古碑,都是隶书,笔墨润泽,厚重洒脱,拙中灵动,平淡中奇特,意趣盎然,气度逼人,就像这里的山川,苍茫无边。

往下看,第一座山对面的淮河岸边就是古泗州城遗址。闻名中外的“东方庞贝”近在咫尺,离这里只有两华里。当时站在这里,可以俯瞰这繁华的状态。原来的泗州城到处都是商人,舟楫十分繁华。这是一幅生动的清明上河图。由于黄河夺取了淮河,唐宋名城、淮河重镇泗州城已经消失。现在在淮河乡城根村和大洲村还能看到泗洲城的蛛丝马迹。

再往远处看,还有同时沉入水下的明祖陵。今天,它被重新发现了。盱眙历来以皇帝李闻名,是皇帝的福地“风水宝地”。第一山风水独特,充满天地之精,山川之灵气。有句话叫“山不高,有仙则名;水不深,龙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