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地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1、内蒙古民居──蒙古包、毡包是我国蒙古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帐篷,一般为圆形,古代称为“拱顶”、“毡帐”。蒙古包一般以柳条为骨架,外面覆盖羊毛毡,顶部中央设置圆形天窗,是一种可移动的圆形住宅。

在柳条的两面涂上石灰草泥,而不是毛毡,就成了半永久固定的蒙古包。两座花园状的房屋之间,用土墙连接,成为三座并列的房屋,演变成土房。

2.藏式民居-藏南的碉房。藏南的乡镇盛产石村,房屋一般用石墙砌成,高2-3米,称为碉堡。碉堡用木头做梁、柱和椽。平屋顶,有些带阳台。木质梁柱上有鲜艳的颜色,窗户上安装了玻璃,可以有效利用当地充足的阳光。

在辽阔的田园草原上,牧民们住在方形的财务室里。帐篷顶部是牛毛做的地毯,四周是草和泥块。地堡符合高原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喇嘛教信仰、生活习惯和防身需要。

3.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最常见的住宅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大多坐北朝南,正房朝南,厢房朝北,两侧厢房。这里阳光充足,四个房间由一个院子紧密相连,俗称“四合院”。

其布局往往是“一前两厢”,主房(上房)位于全屋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宽度、进深、高度、装饰均为全屋之首。院子两边的厢房衬托着正房。庭院是交通、采光、通风的枢纽,加上绿化,成为休息和家庭活动的中心。

4.上海民居

上海被誉为“世界建筑博览会”。外滩的路侧,高耸入云的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不同风格的建筑展现着建筑艺术的优雅,同样,上海的现代住宅建筑也是金碧辉煌,五彩缤纷。

说到上海的民居,自然就想到石库门,这是最具上海特色的民居。中国普通邮票“中国住宅建筑”第23组上海住宅建筑设计中采用了石库门建筑。

石库门民居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19世纪后期,上海开始出现用传统木结构和承重砖墙建造的房屋。因为这种民居的外门是用石头做的,所以叫“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中西结合的石库门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5.潮汕民居

源于中原古风的潮州式古民居,吸收了北派风格,创造性地将改良的商陆根式、四角金式、四合院的四马拖车式结合起来设计建造村落。

抗台风,抗震,美观耐用。商陆根风格是专属的小院风格,适合中小家庭。它由一个大厅,两个大房间,两个小房间,一个天井,一个警卫室等组成。一般有井,而且是小院,生活条件基本齐全。

四分金花柱由商陆演变而来,规格高于商陆。比如商陆中央大厅一般不超过15瓦槽,房间不超过10瓦槽,四分金也不比这个少。除中轴线厅、天井、门楼外,厅两侧还有大房,大房前有水(一般是厨房)。天井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小厅,俗称东西厅或南北厅。

门楼两侧有两翼,有两到四扇侧门通向两条花道。比如单花巷俗称单剑,双花巷则是双剑,拥有者多为人口较多或家境相对宽裕的人。

百度百科-中国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