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风俗、服饰、节日习俗、饮食和民居

一、彝族风俗

1,成年礼:当一个女孩成年时,应该举行成年礼。彝族女孩成年后的换裙仪式,彝语称为“萨拉霍”,意为脱下童年裙,穿上成人裙,俗称“换童裙”,在女孩13或15或17岁时举行。

2.婚礼习俗:彝族婚礼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泼水、抹脸、哭嫁、婚前禁食新娘、婚后“坐在家里”等。彝族男女结婚前要举行订婚仪式。他们订婚的时候,首先要带着好运气去结婚。男女都要杀猪,取胆胰观看。胆囊黄了,胰腺胖了就好了。如果胰腺卷曲,会很凶,说明无法匹配。

二,彝族服饰

凉山彝族传统服饰,男女都穿右撇子大排扣的衣服、鞋子、毯子、打底裤,平时磕磕绊绊,冬天穿麻鞋。男的头上包着发髻,不同的分方言有不同的风格,左耳上挂着蜜蜡珠子,银耳环等等。

男裤根据北方方言区不同的次方言分为“大裤”、“中裤”、“小裤”。女人穿百褶裙,戴头巾。生完孩子后,她们可以戴帽子或包装纸,喜欢戴耳环和手饰,戴银项圈。

第三,彝族的节日习俗

彝族年是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彝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彝语称为“库什”。过年的时间各地不尽相同,吉日一般选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一月中下旬。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6月24日,持续三天。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聚集在村庄附近的平坝或缓坡上,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打羊、摔跤、选美等。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四。彝族饮食

彝族的饮食原料和吃法有独特的风格。主食是土豆、玉米、荞麦和大米。副食品包括肉类、豆类、蔬菜、香料和饮料。食肉动物主要是牛、羊、猪、鸡,招待客人要杀动物。杀牛最贵,其次是羊和猪。

五、彝族民居

凉山彝族民居是“瓦房”;贵州、云南北部、中部为“土棕榈屋”、“方塔”、“叠木屋”、“厦屋”;广西和云南东部是“干栏”房屋。彝族村寨多为群居,多位于依山傍水、阳光遮蔽、树木葱郁、土地肥沃、地势开阔的山坡上,有利于农耕放牧和军事防御。

扩展数据

彝族的现状;

1951年1月1日,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政权——西昌县红毛古彝族自治区(区级)成立。1951年4月和5月,分别建立了昭觉彝族自治州和峨山彝族自治州两个县级区域民族自治政权。

随着民族工作的深入发展和民族政策的落实,20世纪50年代,凉山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魏初相继成立。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贵州的江城、宁蒗、巍山、路南、南涧、寻甸、元江、新平、禄劝、漾濞、普洱、景东、景谷、威宁,广西的隆林,四川的峨边、马边等地建立了单一的彝族或彝族。1979 1月,彝族聚居的西昌地区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彝族地区的自治机关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依照法律的规定,制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单行条例。如凉山彝族自治州制定了《民主改革实施办法》;规定以当地通用的彝、汉两种语言文字作为自治机关行使职权的工具;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照顾彝族的风俗习惯,规定留麻田、少女羊、长寿树;对彝族节日粮和民族服装布也有适当的照顾和规定。

中国政府网-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