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焦敏胡同的变迁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从南方运到北京的大米都要在这一带卸货配送。北京南部的糯米俗称江米。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就被方便地称为江米巷,成为一条以商品命名的小巷。这条巷子的南面有一个水闸,皇家河水在里面垂直流淌。夏天,绿柳垂柳,蝉鸣阵阵,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
江米巷北面不远处就是皇帝的紫禁城。由于地理位置适中,明朝时许多中央政府机构都设在这里。礼部和裂寺位于东江米巷西入口的北面,汇通南阁(相当于今天接待外宾的饭店)位于东江米巷雨荷桥的西面。吴三桂清朝以前的家也在东江米巷的东端,他的父亲吴襄就是在这里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杀死的。明朝前统帅位于西江饭巷东口,锦衣卫也位于西江饭巷中段以北。当时东江米香西口有一座“文赋”牌坊,西江米香东口有一座“真武”牌坊,两座牌坊相距甚远。清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不愿与外国通商,甚至拒绝向北京派遣外国使节。曾明文规定“西方人到了,就穿上天衣,摆在大厅里,永远不准回到自己的国家。”但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仍可礼遇,规定外国人在北京居住时间一般不得超过40天。最早与清朝接触的是野心勃勃的沙俄帝国,不仅派遣使节进京,还于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在东江米巷雨荷桥以西建立了俄国大使馆,这是东江米巷第一次成为使馆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英、美、法、葡、德、日、意等列强先后在东江米巷设立使馆,尤其是俄、英使馆,占据了大片区域,几乎占据了东江米巷以北、雨荷河以西、翰林书院以南的大片区域。此时的江米巷早已名不副实。因此,因为它的谐音,东西米巷被改为东西焦敏巷。
当时中国人还住在东交民巷,对外国人的霸道行为非常反感。大学生徐彤曾经住在这条巷子的南边。洋人多次试图购买他们的房产,都遭到拒绝,并写了一副“望洋兴叹,与鬼为邻”的对联,贴在城门上,一下子传遍了京城。1900年8月,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东交民巷户行被侵华日军抢走白银三百万两。国子监内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珍品也遭到破坏和抢夺。
1900年9月7日,腐败的清政府与11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条约》,允许将东交民巷划为使馆区,允许各国在使馆区驻军。依靠强炮的列强统治了东交通人民巷,把巷内的中国居民全部迁出,清政府的办公场所被烧毁。他们在巷子里修建营房,在大使馆周围筑起六米高的围墙,墙上还建了八个碉堡。墙外的房屋和寺庙被拆除,留出一百米空地作为他们的公共训练场,并贴出告示:“居民不得越界,如不遵守将被枪毙。”除使馆外,他们还设立了联合行政机构、联合警察机构和各种金融机构,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据点。
然而,正义终将战胜邪恶。2月1949,1,中国* * *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武装到牙齿的东交民巷,彻底结束了中国人民不得踏上中国领土的局面,东交民巷重归人民手中。同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月后(1950年10月6日),北京军委发布公告,宣布收回帝国主义在北京的土地,并征用其所有建筑。60年代后,外国使领馆从东交民巷迁出,迁入今天的使馆区。现在东西两侧的人民胡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街道整洁,环境幽静,给人一种很好的享受。作为北京的历史故里,这条最长的胡同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辛酸屈辱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