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是司马昭的心腹。为什么他后来起来反抗司马昭?
持续了三天的叛乱
公元263年,曹魏发动了对蜀汉的最后一战,三位将军率领的18万大军带着乌云发起了进攻。不久,魏国老将邓艾潜入阴平,直下成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很快邓艾就被指控阴谋,所以钟会,这场运动的主要指挥官蜀,派人逮捕嫌疑人邓艾,并护送他到北方。
公元264年正月十五,钟会入成都。
后来,司马昭的心腹钟会给了老板一个大大的惊喜:他翻脸了!
进入成都的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钟会把魏国的高级将领和蜀国的官员请到了朝廷,然后抛出了郭太后的遗诏,说钟会起兵废。舒威的朋友们大吃一惊,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回应。不客气,钟会让亲信接管诸军,然后把所有还惊魂未定的官员关在暗室里,关上城门和宫门,派重兵把守。
这时,魏国的将领们醒悟过来:这小子要造反了!
一个被囚禁的将军,胡烈,试图给他的儿子胡沅发送一个消息,说钟会挖了一个大坑,想杀死所有的士兵,然后埋在里面。胡瑗看到这个,就把消息传开了。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说了钟要杀人埋尸的消息。别怪我不义,于是士兵们自发组织起来,在正月十八发动了平叛叛乱。钟会和少数反叛组织很快就死在乱军中。
至此,叛乱正式失败。从正月十六出事到正月十八失败,算上两头,也就三天。
短短三天,就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武将造反持续时间最短的尴尬记录,这是任何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造反者都无法接受的。
毫无疑问,钟将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他出身名门,从小就才华横溢。从皇帝到大臣,他都很受赏识。他曾被司马师誉为“王佐之才”。
仕途之后,他的经历也很亮眼:两次参与平定淮南叛乱,在平叛过程中屡出奇谋,被比作西汉谋士张亮,可谓风头不少;帮助司马昭粉碎了魏帝曹茂夺权的企图,成功成为司马的心腹;公元260年,他被提升为吏部尚书。他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权力很大,朝廷干预一切事务。公元263年,魏发动灭蜀战役,被任命为大军统帅。
从这份简历可以看出,钟辉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按说这种人一般都是先确定了再动,滴水不漏。三天就开始造反,真是不正常。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钟会(65438+10月,225-264)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魏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和书法家,是老师仲友的幼子,青州刺史的弟弟。从小才华横溢,从皇帝到大臣,都很赏识他。
钟会谋反为什么失败?
或许很多人都能感觉到,钟会对于这次的反叛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这确实是这次行动失败的主要原因,但是准备不足的原因就比较奇怪了:叛乱,一个脑袋被钉在裤腰带上的大事,是一时冲动做出来的!
具体来说,魏灭蜀战役胜利后,钟会确有谋反。但是,在灭蜀之战之前,甚至在邓艾攻陷成都之前,钟会应该从来没有想过造反。
这要从魏攻蜀的原因说起。
这不是简单的两国冲突。这场战争的背后是政治诉求。
在这场战争的三年前(公元260年),当时在位的魏国皇帝曹茂因受不了司马懿的专横跋扈,准备用武力讨伐司马昭。结果,他被司马昭镇压,年轻的皇帝被司马昭的人杀死。
这一事件一下子把司马昭推到了风口浪尖。
虽然当时的情况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名义上来说,曹魏军和司马魏晨是大臣,这种赤裸裸的称王行为政治上是不正确的,严格来说是大逆不道。
司马昭为了洗清自己的罪名,杀死了直接弑君者,但他仍然承受着巨大的道德和舆论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昭只能想方设法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大有作为,以摆脱舆论危机,进一步在政治上积累篡位资本。
于是看中了舒这个软柿子。
司马昭(211——265年9月6日)生于河内文县(今河南文县)。三国时期,曹魏是一位大权在握的大臣,也是西晋王朝的创建者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的次子,景帝司马师的弟弟张春华,晋武帝司马燕的父亲。
因此,对蜀之战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
起初,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场大战获得政治利益,而不是为了治疗蜀。
作为司马昭的心腹,钟会对此无动于衷。他不是一个老实人,这个时候确实有点专横,但他明白领导的真实意图,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没有太多想法。
也就是说,他在伐蜀之初并不想干大事,因为他在伐蜀战役中的立场和一样,是为了积累资本,而不是为了造反。
面对魏的进攻,完全收缩了防御。姜维等人放弃汉中,向剑阁投降,使钟会久久不能攻下剑阁。此时,魏国已经获得了汉中的土地,司马昭因此被提升为公瑾,并增加了九个锡。
大家都知道九锡是什么。可以说,在这个时候,司马昭已经达到了积累政治资本的目的,战争的主要目的也达到了。于是,钟会准备拍拍屁股走人(史书上说“会不会是克,漕运县远,议归”)。
这进一步说明钟会到现在都没有野心。
然而,一根筋的邓艾却被这种风情迷惑了。他偷偷溜进尹平,不小心把成都给锅了。这一刻把事情闹大了。蜀国已经不存在了。邓艾被拿下,钟会几乎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所以他的野心突然膨胀起来。对于一个参谋来说,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应该说,直到这个时候钟会才有了反应,开始做谋反的准备。
说实话,这样的机会真的很难得,但也真的很意外,所以我没有给钟慧太多的准备时间。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参谋人才终究不是造反的料,钟会在准备过程中简直是目瞪口呆。
他没有花时间争取魏国将领的支持,而是简单粗暴地把他们都囚禁起来,等于给自己埋了一个大雷。姜维曾经建议他干脆把这些将军都杀了,以避免后患,但是他犹豫了一下,没有做到。
魏军中的士兵大多是关中人,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钟会没有尽力安抚军心,反而任由谣言传播。可以说钟会在匆忙中忘记了一些关于谋反的基本知识。在联系老参谋、镇压异己、修筑工事、征集粮食、设市等一切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的情况下,工程仓促上马。这时,作为钟会头号心腹的,竟然是蜀人姜维。这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所以钟会起义的主谋几乎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策划,起义前基本上没有做任何准备工作,没有得到全军的任何支持,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钟会为什么造反?
钟会为什么造反,一直是争论的一个焦点。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和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叛逆。只有充分的理由才会支持钟会哪怕再着急也要做一份工作。
首先,钟会的行为是有社会基础的。
众所周知,钟会的老大司马师,司马师的老大曹植,他们的治国手段都不怎么光彩。曹石架空了汉朝皇帝,最终篡位;司马家又把曹魏皇帝放在风口浪尖上,看起来他就要上位了:这给手下们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你可以是初一,为什么我不能是十五?
当时的政治土壤非常容易滋生反叛的种子。
从王陵到诸葛丹,几经反转,钟会只能算是后期插曲。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钟辉手握大量资源后会有些想法,也不是不能理解。
中国近代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认为,钟会忠于曹植,其谋反的目的是为了复兴曹魏。
个人认为这个观点很值得商榷。
钟会和司马师的关系不是好,而是好。《司马昭时报》的司马师和钟会都很受重视,双方私交密切。255年,司马师在攻克吴时去世。魏帝想借此机会夺取司马昭的兵权,而正是钟会出谋划策,一举粉碎了魏帝夺班夺权的阴谋。
从这些史实中,很难看出钟会有效忠曹魏的迹象。
钟会反叛的主要原因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钟会曾说:“自淮南起,我已划明计,各地皆知。”。我想回到这个安全的地方吗?"
他担心的是自己对高震的贡献,难免鸟尽弓藏。
虽然他是司马昭的心腹,但在巨大的政治利益面前,这种关系是不可靠的。
史书记载,在钟会外出前后,许多人提醒司马昭要小心他。当时钟会虽然未必有相反的想法,但他不可能听不到这种风声,也不可能没有想法。与此同时,他作为司马昭心腹的地位逐渐被贾充等暴发户所挤压,这加深了他的危机感。
魏国(12,220,10—02,266)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官常称之为曹魏。因为后来的北魏被称为“后魏”,曹魏也被称为“前魏”或“前魏”,是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原来,司马昭和钟慧在一起真的很不自在。
钟慧一进成都,就收到了司马昭的来信。司马昭在信中说,他担心邓艾不听命令,所以亲自率领10万军队驻扎在长安,并说“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
众所周知邓艾是个幌子,司马昭担心的是钟会。以当时的通讯速度,司马昭在长安的存在一定是在钟会入城之前。也就是说,司马昭早就对钟会感到不安,在钟会明确表示反叛之前,他就已经采取了行动。这自然吓到了钟会,这也成了他绝望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地域加成。
四川的交通不方便,所以从外面打进来还是很困难的。
钟慧自己就是这样。如果不是邓爱兵的冒险之举,他可能连成都城墙边都摸不到。所以很容易让人产生四川割据的想法。汉末最早形成割据势力的军阀之一是益州田园柳岩,后来刘备在此基础上立国,天下三分之一有一个。
钟会觉得即使造反不成功,也可以回蜀国向刘备取经。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所以钟会的反叛,虽然行为上是暂时的,但动机是有原因的。
只是他没有审时度势,没有做好准备,虽然有天时地利人和,却没有和任何人搞好关系,行事仓促,以至于酿成了巨大的悲剧,还搭上了自己、邓艾、姜维的性命,实在令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