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天计时法到底是什么?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2个周期,每个周期称为一小时。十二点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时间。十二点是古人根据太阳的出现和外观、天空的变化以及他们的日常生产活动和生活习惯等自然规律而独创的。

十二时辰包括子时、丑时、印石、石矛、陈石、施思、正午、尉氏、申氏、酉时、齐氏。十二点制在中国广泛流行,直到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使时间更加准确。

一天有十二个小时,在现代一个小时就是两个小时;一小时有8分钟,在现代是15分钟;一会儿3个茶,一个茶现代5分钟;一杯茶两根香,一根香现代2分30秒。一根灯芯有5分,现代的有30秒;一点6指,一指现代5秒;打响指有10个瞬间,一个瞬间是0.5秒。

关于中国古代十二点理论的起源,众说纷纭。大约在战国以前,为了研究天文历法,天球沿赤道划分为12个天球区域,称为12星。同时将天空的北极中心分为12个方向,时间段用十二点表示。

十二时辰制是用十二地支计算时间的方法。西汉最古老的历法《圣李彤》中有一种“推加时”的算法。所谓“加班”,就是把各种历法计算的时间换算成十二点,这是十二点制最早的记录。

汉代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说:“一日分十二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明当时十二点和十二支名称已经一起使用,并按顺序排列。

在汉代,十二点被命名为:子夜、鸡鸣、平旦、日出、食时、角、日、暮、暮、暮,由人决定。每个小时都有另一个名字,它由十二个分支代表。

子夜,又称子夜、子夜、子夜、子夜。子夜是十二点的第一个小时,对应子夜、子夜、三鼓、夜C,时间为23:00-1:00。

此时地支称之为“子时”。此时正是老鼠在夜深人静时活动的时间,所以被称为“老鼠”。

从黑暗到光明的时期称为“夜晚”。“子夜”是指从黑暗到黎明的中间时期,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子夜”一般是指所有黑暗的时间,往往超过“子夜”所指的两个小时。

鸡啼,又名野鸡。十二点的第二个小时对应四个表,四个鼓和午夜。时间从1到3点。

这时候叫地支就难听了。牛习惯晚上吃草,农民经常深夜起来喂,所以被称为“丑牛”。

鸡被古人誉为“知时守约”。黎明时分,公鸡打鸣,黎明来临,人们起床。“鸡鸣”的字面意思是“鸡鸣”,但它指的是午夜之后,十二点平旦之前的那段时间。

中国幅员辽阔。由于一年四季、地域不同,开始打鸣的时间一般在当地黎明前一小时左右。

平旦,又名、明旦、晓旦、早旦、日旦、隐晦旦、晨旦、早旦、早朝、隐晦爽、旦日、等。时间是三点到五点,也就是我们古代所说的五更。

这时,它被地支称为“印石”。这个时候,白天卧,晚上走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在此时听到虎啸,故称“银虎”。

在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黎明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

日出也叫日出,日出,日出,日晷,旭日,黎明。时间是从5: 00到7: 00,这是指太阳刚刚出现和冉冉第一次升起的时间。此时,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大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这时,地支称它为“石矛”。天刚亮,兔子就离巢,喜欢吃带晨露的草,所以叫“毛兔”。

吃的时候也叫早餐,宴,蚤食。时间是7点到9点,古人“吃”的时间也是早餐时间。

这时,它被称为陈石地支。这个时候一般容易起雾。据说龙喜在云端飞翔,值旭日东升,故称“辰龙”。

在角落里,它也被称为鱼日,榆中和鱼日。时间是9点到11,也就是临近中午。

这时,它被地支称为“施思”。此时雾气散去,阳光明媚,蛇出洞觅食,故称“四蛇”。

“隅”字最早出现在汉代刘安的《淮南子·田字训》:“太阳从山谷中升起...至于桑田,就是吃的意思;至于衡阳,称之为角;至于昆吾,正中下怀。”

清代汉字训诂学家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一个角就是一个角”,那么这个角和时间有什么联系呢?

如果以《淮南子》作者刘安及其门生苏飞等人著书的地方长安为观察点,人们会观察到衡阳和昆吾都在南方。

当太阳运行在衡阳上空,而不在昆吾上空时,长安观测点与衡阳上空太阳的连线与观测点与昆吾上空太阳的连线形成一个夹角。

这个夹角就是施思和正午两个小时形成的交角,以长安为基准测量。也就是太阳一开始和角中间形成的东倾角。因此,人们称这一时期为“角”。

日本和中国,也被称为孙正,太阳中午,太阳高,中午,亭中午和孙当中午。时间从11到13。

此时地支称之为“午”。在古代,野马是不被人类驯服的。每当中午,它们就尖叫着跑来跑去,所以被称为“午马”。

太阳已经移到了中午,也就是中午。在古代,人们用太阳在天中间的时间作为时间标志,去市场进行交易。这种商品交换的最初活动是在日本和中国进行的。

日晷也叫日晷,日晷,日晷,日落,日落。时间是13到15,太阳西下。

此时被地支称为“尉氏”。有的地方称之为“羊出坡”,意思是这是放羊的好时机,所以叫“未央”。

“日妃”这个时间名词最早见于史书和正史,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吃的时候,是麦子;吃到太阳,就是小米。”“日晷”是指凌日过后,太阳偏向西方。以凌日为界,此时的太阳与角落里的太阳相对。

时间也叫时、日、粟、夜食。时间从15到17。

这时候叫地支就叫“申氏”。此时太阳西下,猴子此时喜欢啼叫,故称“申猴”。

古人通常在午夜吃第二顿饭。所以“时间”的意思就是“第二顿饭的时间”。古人在他们的作品中经常写“易”而不是“史燚”。比如杜甫的《徐步》写道:“全步青,朝廷孤注一掷。”白居易的《苏都曲·华夏》写道:“惟惜春将晚,愈来愈悲。”

日出,也叫日落,日落,日落,日落,日落,日落,黄昏,黄昏和傍晚,意思是太阳下山的时候。时间从17到19。

此时地支称之为“酉时”。太阳落山时,鸡在窝前打转,故称“酉鸡”。

“日出”是指太阳落山,也就是太阳落山的时间。在古代,人们把“日出”和“日出”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当时人们的生产劳动和休养生息都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时间表为依据的。

黄昏又叫日落、晚霞、晚霞、黄昏、黑暗、晚霞、日晷、黄色。时间从19到21。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就要黑了。世界昏暗,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此时被地支称为“奇石”。这时,人们已经辛苦工作了一天,准备休息了。狗趴在门前守卫,一有动静就大声吠叫,所以叫“狗”。

古人用“黄昏”来代表这个时候,是因为夕阳西沉,万物朦胧,世界昏暗。“黄昏”一词生动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典型的自然特征。

“黄昏”这个词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使用的。在《离骚》中,他写道:“从前你我真挚,说黄昏时,我们要改路到路中间。”

“黄昏”一词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歌中。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生辰纲》中写道:“柳梢月上,人约黄昏后。”

在这句话中,诗人用“黄昏”作为青年男女相遇的美好时刻,极为准确。“夕阳无限好,被将临之夜埋没”这句脍炙人口的名句,道出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对晚年的哀叹。

人定,也叫昏厥夜深人静。时间从21到2300。

这时,它被地支称为“石海”。此时夜深人静,能听到猪拱的声音,故称“海猪”。

人一定是一天一夜中十二点的最后一个小时。平静意味着安静。此时夜已深,人们都停止了活动,休息了。

中国古代民歌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有“黄昏过后,落寞的人们会安顿下来”的诗句。知道了时间的概念,就能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总之,十二天计时码表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悠久。它是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