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现在在哪里?
苗疆一词多见于明清时期,指以湘西腊尔山为中心的红苗聚居区和以黔东南雷公山、月亮山为中心的黑苗聚居区。两地在古代文献中被称为“苗疆”,其苗族人口都在百万以上。
湘西苗江位于以湖南湘西为中心,黔、鄂、湘、渝四省交界的武陵山区。明朝以后实行“以夷制夷”政策,在苗疆修筑长城,将幼苗与成熟苗隔离开来。
湘西的苗木大多分布在苗疆长城以北、酉水河以南一带。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凤凰县、泸西县、吉首市、花垣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成熟苗分布在重庆的秀山、酉阳、彭水和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疆位于黔东南的雷公山和月亮山。比如清代徐家淦的《苗族笔记》就记载了黔东南苗族的风俗。清代中叶以前,黔东南苗族属于“苗外之地”。清朝雍正年间,设立行政机构。建立了丹江、古州、八寨、清江、太公、杜江六个苗疆会馆。
苗疆的历史文化发展
“苗疆”一词最早出现于明代,但作为一个有特定范围的地域概念,形成于清朝雍正年间以后。明朝建立后,国家第一次以有组织的移民形式,以“军营”、“民营”、“商营”的形式,从内地向西南民族地区派遣大量汉人,深刻改变了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在这个过程中,“苗”开始取代过去的“蛮”,成为中国南方非汉族人的统称之一。“苗”与“苗边”的产生,与元明清时期中国王朝国家政权在西南推行的“国有化”政策,即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密切相关。
雷山县素有“苗族圣地”之称,被誉为苗族文化中心。这里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有765,438+0,000亩国家级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朗德上寨;有中国第一苗寨——西江千户苗寨。
集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淳朴的民族风情于一体,这里的民族风情浓郁,苗族建筑、服饰、风俗、歌舞、乐器、工艺等都保持着传统而原始的内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