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骑楼是怎么建成的?
海口骑楼的形成与海南的地理位置有关,也受到南洋文化的影响。它既有中国的建筑风格,又有西方和东南亚的建筑特色,形成了海南独特的骑楼风格。
它的建造最早是由海外华人发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当地家庭也模仿追随者。海口骑楼多为砖木结构,二至三层。建筑立面分为三个部分,造型元素多样化。下段为骑楼柱,中段为楼层,上段为飞檐,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风格。
骑楼的起因主要起源于19世纪初,时任新加坡总督的莱佛士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规定,所有建筑物前必须有一条约5英尺宽的有盖人行道或走廊,为外国人提供做生意的场所。此后,新加坡出现了连廊式结构,当时称之为“店屋”或“五脚地基”。
这种结合东南亚地域特色的欧式建筑,可以挡风遮雨,遮挡阳光,营造凉爽的环境,所以在东南亚很受欢迎。从南洋归来的华人也在华南建造了类似的建筑,俗称“骑楼”。
1849年,海口市四牌楼街建成第一座骑楼。1875之后,厦门部分街道出现了骑楼。1878年,香港殖民政府颁布《骑楼规则》,开始兴建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