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的历史演变

明末清初,闽中长乐、福清一带流行一种民间戏曲,由业余农民演唱。因为是在梯田上绕草绳表演的,所以人们称之为“地下草坪”和“拉草绳”。这种表演后来与外国戏班艺人结合,以江西益阳戏和当地民歌形成的“江湖调”为主要唱腔,称为“江湖班”。当时有36出戏,72出戏,多出自彝、昆曲。在闽东北的福安、宁德一带,还出现了一种以“江湖”、“葛翔”为主要唱腔的“平江班”(“平江班”,意为用方言演唱)。演出的剧目大多移植自江湖剧,或取材于民间故事,如《双金花》、《白扇》、《红裙》等。后来,原来用“尹正”(普通话)演唱的“江湖班”也改为用平邑(方言)演唱,逐渐与平邑班合并。同时吸收了“老老班”(指本地人认为难以理解的昆曲、徽剧等外来剧种)的部分唱腔,形成平仄结合。

还有一种在福州流行的“孔府戏”。自明代以来,外国曲调与民歌相结合而创造的“滑稽调”是主要的唱腔。清光绪年间,有13个“儒生课堂”,流行一时,剧本多为文人所作,如《紫玉钗》《祭皇殿》。辛亥革命后,“儒生班”逐渐与“平讲班”、“老老班”融合,形成“闽剧班”,也就是今天的闽剧。

民国初年,满清权贵纷纷离开福建,他们曾经坐过的徽州阶层因为失去支持而迅速衰落。福州的徽州艺人开始流散在民间。大部分转到了“交响前三”班,要么当演员,要么当大师,要么当音乐家。如徽州班“三清班”的、、、七宝、拐宝、和“三联福班”的周等艺术家分别加入了儒家三交响班和平江三交响班。随着大量徽派艺人向福建班的渗透,带入了徽剧的曲调(俗称老老调)和徽剧的剧目、表演技巧,所以此时的“三合一”被称为“最后三合一”。从此,俗称“福州戏”的闽剧在福州正式形成,它以孔府戏的滑稽调为主,融合了评花戏的洋腔洋调、江湖戏的江湖调、民间小调和徽州调。随后,“闽剧”这个名字出现在报刊上。

“闽剧”一词最早出现于民国12 (1923)。福建班《三帆曲》赴上海演出时,观众有时口头上称之为“闽剧”。次年(民国13年)七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剧本《子玉钗考释》,记载“其乐谱为闽剧之冠”。民国26年(1937),福建省闽剧改良协会在福州成立,同年6月10,协会刊物《闽剧月刊》创刊。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闽剧史上的鼎盛时期。福州著名的剧团有“老帆乐”、“新帆乐”、“三帆乐”、“好传说”、“戏水自然”、“歌颂自然”等。,群众称之为“三悦、一奇、二羊”(福州话自然和羊)此外,还有“赛月宫”、“方群”、“天仙”等女班。这些俱乐部规模都很大,剧目很多,服装也很新,而且都有一批名家做支柱。比如老赛乐班的陈春轩、阿吾生,花旦的黄尹吾、陈杏芬,三华林赶上三班;华的丘帆(官宦)、的、三华临武夏等。自然类的;新赛乐班的华(官)、林振冠、吴三华、吴普冠;花旦傅艺农、林芝芳、林志清、谢等。三赛音乐班的;传奇班的华邹毅,小生关长生等。著名的丹雪()和马()的新国风班。其中,“郑()、曾()、薛(、)、马()并称为早期闽剧“四大名旦”。在此期间,郑先后主演了《新茶花》、《孤儿血》、《黛玉葬花》、《紫玉簪》、《孟姜女》、《秦香莲》、《百蝶香木扇》、《钗头凤》、《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救国救民》、《秋和。他在继承闽剧传统“揶揄”唱法的基础上,创造了独特的唱法,总结了“平实、干净、歇息”和“快、紧、密”的六字舞台表演艺术经验,形成了“郑派艺术”,被誉为“福建的梅兰芳”。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著名作家郁达夫来福建观看郑演出《秦香莲》,深受感动。他写了两首诗,七首独特的诗作为礼物。此外,郑的表演艺术得到了总理和京剧大师梅兰芳的高度赞赏。

在此期间,福建歌剧团还到台湾省和海外演出。民国11 (1922)年,旧赛乐班首次在台湾演出。然后,每隔一两年,一个新的剧团去巡回演出,有时长达一年。其地点主要在台北、台中、基隆、高雄、嘉义、彰化、新竹、斗南、云林。演出剧目有《岳飞》、《夜杯》、《紫玉簪》、《孟姜女》、《万花莲舟》、《秋》、《颜》等。著名武术家陈春轩曾四次赴台演出,被誉为“活的赵云”。台湾同胞给了他八枚金牌和两面锦旗。

16 (1927)年6月,方群女班赴新加坡演出,掀开了闽剧出国演出的新一页。这个班的演员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女性,服装漂亮,唱腔甜美。此外,《灵芝草》、《燕梦兰》、《金钉子》等演出多以女性为主,因此很受海外观众欢迎。一些女演员被保留在当地生活,并将福建戏曲艺术的种子传播到外国。同年8月赴仙班新加坡演出。从17 (1928)到1,《新赛乐》在马来亚、新加坡、印尼演出三年,第20年回国(1931)。剧目有伍兹的《丧墓》、《安安的《送米》、《祈福的委屈》、《陈景谷》、《铁公基》、《铁龙》、《古城会》、《四街村》、《三岔口》、《九江口》等。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三十年(1941)和三十三年(1944),福州先后两次被侵华日军占领,交通断绝,经济破产,戏班解体,艺人四散,著名艺人郑流落闽北山区,闽剧艺术随之衰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闽剧获得了新生。从20世纪50年代到“文革”前,闽剧经历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1952期间,闽剧进京参加首届全国戏曲汇演,演出传统剧目《钗头凤》,获表演二等奖,、郭分别获演员一、二等奖。1954年9月,福建戏曲队赴上海参加华东戏曲音乐会,演出《连音》、《荔枝换红桃》、《渔舟花烛》等。其中,连音获得创作和优秀表演一等奖,林如山、林午霞、、郭获得演员一等奖。该剧于6月获奖。65438年至0959年,郑应印尼福清华侨的邀请,赴雅加达、万隆、泗水等地,向华侨子弟传授闽剧传统剧目《紫玉簪》、《孟姜女》、《梅玉配》、《钗头凤》、《凤阳花鼓》等。

“文革”期间,闽剧遭到严重破坏,剧团被解散,艺人被分配工作,艺术资料和服装道具被烧毁。直到“文革”结束,闽剧才开始逐渐复苏。

上世纪80年代,福建省提出“振兴闽剧”的口号,新剧不断涌现,如《洪武鞭侯》、《草人护笋》、《屈》、《蔡夫人》、《陶小兰》、《林则徐冲君》、《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等。其中《天鹅宴》《丹青魂》获得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大奖,《天鹅宴》主要演员林佑全获得文华表演奖。他在1991的冬天和1992的秋天演出,被认为是“艺术界的典型事件”。与此同时,第三代优秀中青年演员茁壮成长,在历届中青年演员歌剧和比赛中获奖。其中,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少华;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的林英;被评为“福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的张建斌;获得第十届全国梅花奖的陈乃春等。

1984至1991,福州闽剧团、福清县闽剧团、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福州闽剧团红旗闽剧团先后出访新加坡、日本、香港演出《连音》、《林则徐宠君》、《明珠塔》、《蔡夫人》、《香港》等剧目。从1989开始,福州每年都会举办民间专业剧团的演出。5月,1992举行“闽剧三小派”(刘小芹、李小白、董小虎)演出60周年庆祝大会。与此同时,福建省文化厅和福建省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了郑从艺80周年庆祝活动。

1993年福建戏曲《红衫军》、《孙权张昭》在首届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19戏剧演出中获得剧目奖、导演奖、音乐舞美奖。1994年5月至6月,应台北华荣音乐有限公司邀请,福州福建剧院一剧团赴台北、台中、台南、基隆、马祖演出《三搜幻宫》、《玉簪记》、《珍珠塔》。这是闽剧时隔45年后首次赴台演出,也是中国大陆首个获准在马祖岛演出的艺术团体。1995-10+010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赴台演出、曲、陈的《砍头王子》等。应台湾省福州市十乡协会的邀请。回港途中,应香港福州十乡会邀请,青年演员专场演出了该剧。

1996年2月至10年2月,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福州闽剧院团、红旗闽剧团分别赴马来西亚、法国演出。65438年2月,在福建省第二十届戏剧表演会上,平潭县民间剧团演出的《凤凰蛋》获得戏剧、导演、舞美三项大奖。1997 1 10月,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赴京演出《官员降职》,5月获第七届“文华新剧奖”、“文华导演奖”、“文华表演奖”;9月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第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福建省福建剧院荣获文化部颁发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