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莞

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三角东北部,北距广州50公里,南距深圳90公里,与香港水路47海里,与澳门48海里。它处于广州-香港经济走廊的中间,是广州和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

东莞市行政区划示意图

东莞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新石器时代,东江沿岸就有原始人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朝,东莞是南方交通要地。春秋战国时期,东莞是“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隶属南海县番禺郡。东汉顺帝时,番禺设增城,东莞设增城。公元222-228年,划入增城里东关郡。金代时,东莞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蠡县定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改名东关。以东莞为县名开始,相传因境内水草(万草)丰富而得名。东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抗日根据地,成千上万的东莞儿女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英勇战斗,献出了生命。东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已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属于广东中部行政区域。1956,属于惠阳地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东莞被列为珠三角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设市。1988 1升格为广东省直属地级市。

东莞下辖32个乡镇,546个村委会,132个居委会。全市土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66,5438+0.9万,常住人口64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华侨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东莞属于珠江、东江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土地和森林资源丰富。东莞靠近南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3.3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2042.6毫米。地形自东向西倾斜,多为丘陵台地和冲积平原,山海相间,海岸线115.98公里(含内航道);它不仅适合发展粮食生产,而且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东莞是中国传统的农业高产区,盛产水稻、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橙子、橘子等岭南水果,水产资源也很丰富。

东莞选择玉兰作为东莞的市花,象征着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改革开放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东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以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东莞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20年来,东莞经济蓬勃发展,年均增长22%,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前30名的城市之一。外贸总额已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东莞六项经济指标增速居全国首位,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结构。东莞是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6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工业总产值1601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各项存款余额179018亿元,净增331截至2002年底,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国外贷款)6543.8亿美元。2002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442.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出口总额237.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

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东莞在1992果断放弃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提出了“按照现代城市的格局建设东莞”的战略构想。

今天,东莞已经成为从冉冉崛起的国际制造业城市和广东省的中心城市之一。东莞形成了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电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为支柱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累计引进外资6543.8+054.2亿美元。投资者主要来自香港、台湾省、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芬兰和澳大利亚。

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东莞拥有优秀完整的产业结构,世界上绝大多数工业产品都可以在东莞企业集团的“工业生物链”中找到。全球95%的IT产品都可以在这里配备,“东莞堵车,世界荒”成为举世闻名的“东莞制造”的最佳注解。

京九、广梅山、广九准高速铁路交汇点东莞火车站的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该市已建成包括公路、铁路、内河、海洋和其他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以及现代化的通信和电力网络。等级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03.21公里,是全国公路密度最高的城市。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143.9部,互联网用户39.34万人。200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1865438+7亿元,日均邮电业务量近5000万元。2002年供电量258.55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日供水量达到282万立方米,大部分地区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人逐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2年,东莞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1.57元,其中食品支出为4840元;农村居民

人均生活费6842元,其中伙食费2969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5,438±0.2%和37.5%(全国系数分别为37.9%和47.7%);2001年末,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1.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摩托车172辆,家用汽车24辆,每百户汽车拥有量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东莞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进入小康阶段。

东莞历来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如今,东莞有650所学校,其中普通高校1所,电大1所,普通中学91所,中专、师范、技校、职业中学22所,小学563所,幼儿园480所,各类学校(含幼儿园)专任教师20268名,已基本建立。1995,全市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02年,幼儿园儿童入园率达到93.5%,小学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65438±000%,初中毕业生入园率达到99.80%,初中毕业生入园率达到965438±0.05%。万名常住人口中,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在校生分别达到11.1和183.5人。当年普通高考升大学36.7人,录取231.6人,在全省名列前茅。同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26.2%,提前10年实现省和国家目标。

东莞有相当数量的高素质人才。2001年,全市专业管理人才和科技人员6.42万人,其中高级职称2971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45297人。该市建立了科学博物馆、科技发展基金、科技人员协会和各种专业协会。

东莞文化生活丰富,市内有电视台、广播站,镇上有电视台、文化站。全市公共图书馆24个,博物馆3个,电影放映单位162个,其中影院81个。

东莞卫生体育发展迅速:全市有53所医院,卫生技术人员9011。同时,实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人民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东莞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82次,全国纪录161次,获得国际比赛金牌177枚,全国比赛金牌485枚。

由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东莞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良好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发扬光大。近年来,东莞连续三次被评为科教兴市先进市,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禁毒先进单位、全国两个基础教育先进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广东省创建文明城市评选单位。

进入新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领导同志的指示和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把东莞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制造业城市特色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确立了“一网两区三卡”的工作思路。即建设以水、气、路、电为基础的高标准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为城市经济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大力推进以东莞大道为纵轴的新城区和规划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建设,提高东莞整体的集聚力和竞争力;要突出打造城市品牌、外资品牌、民营品牌,加大科技兴市工作力度,打造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把东莞建设成为IT产业发达、综合实力雄厚、创新功能突出、城市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