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历史的影响

中国古建筑的影响覆盖了半个亚洲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窑洞

《易·系辞》云:“古之时,人居穴,居野”。随着原始人建造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的提高,窑洞逐渐从垂直的窑洞发展到半窑洞,最后被地面建筑所取代。

第二,嵌套

《韩非子·万物有灵》云:“古之时,人少兽多,民无敌。曾有圣人用木头做窝,以避免群体的伤害。”《孟子·滕文公上》说:“下为巢,上为营穴。”从此,建筑不仅有了物质功能,还有了精神意义,推动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三,真正建筑的诞生

农耕社会的到来,带领人们走出洞穴和丛林。

中国建筑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窑洞发展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建在高山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就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而言,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沿;山西应县佛公寺现存木塔高达67.1米,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明清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好的大型建筑群。至于中国古典园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中国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现存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就像有石雕的历史书,让我们重温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们也是一种供人观赏和欣赏的艺术,所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也是艺术欣赏的重要对象。欣赏建筑艺术,不仅需要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还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征,然后通过典型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一、巧妙而科学的框架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特点。因为我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框架结构,即用木柱和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和屋檐的重量通过梁框架传递到柱子上,墙体只是起到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倒”这句古谚,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作为框架结构的最重要特征。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和生产不断变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墙体不承重,在门窗的设置上有很大的灵活性。此外,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以往宫殿、寺庙等高层建筑所特有的独特构件,即屋檐下成束的“斗拱”。它由斗形木块和弓形横杆组成,纵横交错,层层挑出,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支架。这种构件不仅具有支撑承重梁框架的作用,还具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的简化,直接把梁架在柱上,使得斗拱的结构功能几乎完全消失,几乎成了纯粹的装饰品。

二、庭院式群体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到现存的古建筑,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有一个简明的组织规律,即每一个住宅、宫殿、官署、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座单体建筑、一些回廊、墙壁之类围合而成的院落。一般来说,大部分院落都是串联的,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序老龄化,内外有别”思想的产物。家庭中的主要人物,或者应该与外界隔绝的人(如贵族家庭的女孩),往往居住在远离外门的院落中,形成一个又一个院落的深层空间组织。宋代欧阳修写《庭院有多深?话说,古人曾形容大官僚的住所“门深似海”,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点。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群体和布局,一般是沿着纵轴(也称前后轴)和横轴均衡对称设计的。比较重要的建筑放在纵轴上,次要的房屋放在横轴上它的左右两侧。北京故宫和北方四合院的群体布局是最能体现这种群体布局原则的典型。这种布局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按照封建宗法制度和等级观念,在住房上作出辈分、辈份、男女、主仆的明显区别是最方便的。与欧洲建筑相比,中国的庭院式群体布局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来说,欧式建筑比较明显。而中国的古建筑,就像一幅国画长卷,必须一个一个逐步展示,不可能一次看完。走进中国的古建筑,只能从一个院落走到另一个院落,必须走过才能看到。北京故宫就是最突出的例子。人们每次从天安门广场进去,都会进入另一个庭院。从院子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景色在一步步变化,给人很深的感觉。故宫的艺术形象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

第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是一门技术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期的努力,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的特点,特别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形成了这方面的许多特点。其中,以下三个方面比较突出。

1,装饰屋顶

中国古代工匠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达到艺术效果的可能性。《诗经》中有“作庙之翼”一句,说明三千年前诗人就已经在诗词中赞美过祠堂的翼顶了。在汉代,后世有五种基本的屋顶形式——四坡的“殿丁典”,四、六、八坡或圆形的“金字塔形屋顶”,两坡两山墙与屋顶平齐的“硬顶”,两坡屋顶伸出山墙的“悬顶”,以及上部悬山、下部四周倾斜的“斜顶”。中国古代工匠充分利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的升降折叠、屋顶的翘起凸出,形成了鸟翼飞檐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顶的脊端用适当的雕饰,屋檐瓦片也有装饰。宋代以后,大量使用琉璃瓦为屋顶增添色彩和光泽。此外,许多其他屋顶样式相继出现,并从这些屋顶组合出各种具有艺术效果的复杂造型,使中国古代建筑在运用屋顶形式创造建筑艺术形象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2、贴膜建筑的应用

运用衬托建筑是我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层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方法。它的作用是衬托主建筑。最早应用并具有艺术特色的建筑是春秋时期在宫殿正门前建造的“阙”。在汉代,除了宫殿和墓葬之外,还使用了寺庙和大中型墓葬。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邑墓,是汉代的典型作品,造型精美,雕刻精美。汉代以后的雕塑和壁画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明清时期,阙演变为紫禁城的午门。其他常见的艺术衬托建筑包括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楼、照壁和石狮。

3、色彩的运用,中国古代工匠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运用色彩的也是最善于运用色彩的。这一特点与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密不可分。由于木材不能长久使用,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刷油漆和桐油的方法,通过榫卯结合来保护木材和加固木材构件,同时增加美观,从而达到实用、牢固和美观的结合。后来的柱子和横梁都用红色装饰,或者在斗拱的横梁和方上画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积累了丰富的色彩运用经验。比如在北方的宫殿和官式建筑中,就非常善于运用鲜艳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房子的主体部分,也就是能经常晒到太阳的部分,一般都是暖色,尤其是朱红色;屋檐下的阴影部分是蓝色和绿色搭配的冷色。这强调了太阳的温暖和阴影的阴暗,形成了令人愉悦的对比。朱红的门窗和蓝绿色的屋檐上常加金线和金点,蓝绿色之间也有少量的红点,使建筑上色彩丰富的绘画图案更加生动,增强了装饰效果。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衬有一层甚至几层汉白玉的桥台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的天空和万里无云的蓝天下,它的色彩效果极其动人。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辽阔的华北平原上,冬天的景色颜色非常单调刺目。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明亮的颜色给建筑带来了生气和趣味。同样的道理,在山川秀美、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受到封建社会建筑等级制度的限制,也是因为南方四季常青,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它所使用的色彩比较典雅,用白墙、灰瓦和栗色、黑色和深绿色的梁柱构成了一种优美典雅的风格。这种颜色在南方炎热的夏天给人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刺激人。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中国古建筑的色彩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主要风格外,随着民族和地域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异。中国的古建筑类型很多,有宫殿、寺庙、庙宇、宝塔、民居、园林建筑等。其中以宫殿和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这里强调的是对宫殿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