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摄影艺术
1.由于中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不同,在艺术摄影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摄影题材也不同:人体和风景?
今天,中国的艺术摄影题材广泛。可以说,西方艺术摄影几乎所有的题材都是由中国摄影家拍摄的。然而,当我们审视中西摄影艺术史上的主要题材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西方摄影的主要内容是拍摄人物(人像、人体、纪录片)。特别是人体摄影有其艺术传统。在西方摄影史上,摄影术发明后不久,达盖尔的银照就有了人类题材。《吃货摄影之父》和《人生两条路》的作者奥斯卡·雷兰德(Oscar rejlander)是人类摄影领域的先驱。虽然人类摄影的风格和流派变了又变,但始终蓬勃发展。
在中国,人体摄影早已无法成为摄影师创作的题材。30年代有罗柏年的《取瓮》,郎景山的《沉思》。从那以后,人类摄影的浪潮起起落落。社会上对人体摄影的理解当然与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有关,更与时代风气有关。另一方面,在中国,风景摄影已经成为艺术摄影活动中最大、最突出的摄影主流。相比之下,风景摄影在西方摄影史上从未占据重要地位。鲍鲲认为:“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是公认的风景摄影大师,在他的摄影实践中,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研究‘区域曝光法’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更好地表达他与自然的交流。对摄影技术特性的痴迷和崇拜,他的艺术明显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景摄影。"
主题反差巨大的原因可以从社会、政治、历史等多方面探究。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存在巨大差异。
在西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西方人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精密产物。作为自然的锋刃,人与一般的自然是对立的。他们强调人在客观自然中的主导地位。他们自古以来就养成了征服自然的民族性格。反映在审美意识中,往往是审美主体和审美主体处于分裂对立的关系,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西方艺术的主要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西方艺术家尽力表现人体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在西方古典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人体艺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一传统必须在艺术摄影中得到体现。
在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中国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往往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反映在审美意识中,审美主体投入审美客体,客体融于主体,达到物我相忘的“天人合一”境界。因此,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山水。中国的山水诗和画成熟较早,出现在4世纪和5世纪之交。在西方,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在17世纪的荷兰绘画中,确定在18世纪的英国和德国的浪漫主义诗歌中。中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文化传统至今影响深远,激励着中国的摄影爱好者们踏着铁鞋膜拜名山大川,生动刻画祖国的山川。生活在美国的风景摄影师李源也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影响着他对自然的感情。他说,“在过去的30年里,每次我带着相机去山、湖、海,我的生活似乎变得更加充实。慢慢的,我开始意识到,我对自然的感情,和从小受到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有着必然的联系。正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讲究'人法地,地法天法,天法自然',司马迁才会觉得只有'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时间',才能'了解古今之变,成为统一的说法'。的确,来自大自然的启发让我充分认识到,大自然是老师,是朋友,人与自然的距离似乎因为执着的探索和追求而越来越短。”
林语堂有一段关于中西艺术对象差异的话,很有意思,有助于理解摄影题材的差异。这里有十条:“中国艺术的冲动源于山川;西方艺术的冲动源于女性。”“西方人知道人体曲线美,但不知道自然曲线美;中国人知道自然曲线美,却不知道人体曲线美。
“西方人想到‘胜利’、‘我们的事业’、‘和平’、‘正义’,想到一个裸体女人的影子。为什么胜利、自由、和平和正义的神必须是女人,而不是男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理解;中国人喜欢画一块奇石挂在墙上,整天欣赏它所代表的山川自然曲线。西方人永远不会明白。西方人问中国人,为什么只画山,就像你老婆的脸?”“中国艺术,技术是主观的(如文人画,醉笔),但目标是神化,人控制天。”西方艺术,技术不一样(比如摄影人像),但目标是自控,人控天。”“林语堂谈到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主宰天”还是“人主宰天”,还提到了中西艺术创作方法的区别,即中国的艺术方式是主观的,西方的艺术方式是客观的。
二、由于中西方艺术反映世界的方式不同,艺术摄影各有侧重:写实与写意?
摄影是科学的产物,中西方摄影家都是用光、影、色在二维空间创造三维视觉影像,这是一样的。但中西方摄影师在艺术创作的表达上确实存在差异。在黄山上,阳光明媚的时候,西方摄影师背着机器记录松散山体的纹理,捕捉光影的变化,而中国摄影师则在酒店休息。然而,当乌云密布,大雨滂沱时,西方摄影师躲在酒店里,而中国摄影师则冲出去拍摄这一奇景。
摄影语言与哲学和科学紧密结合。西方人要想以进取精神征服自然,必须讲求科学。在科学的帮助下,西方造型艺术创造出与现实生活相似的形象。摄影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光学、化学、材料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摄影的诞生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而构图、色彩学和美学已经成为摄影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摄影师的构图都是满格的,视角单一,周光英营造的是立体的形象,强调质感、造型、色彩。李源认为,亚当斯用大相机突出了对工业精密的崇拜。而且,那种精确已经超越了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但又显得生硬。
中国的造型艺术更多的是哲学。儒道释两种思想,出入人世,影响着艺术家的人生历程和艺术历程,也影响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法——写实还是写意。儒生追求入世,强调现实主义;但是,坎坷的人信佛,超脱世俗。在创作艺术时,他们不求神的形状,而追求抽象的意义。“文人画”的特点是写意。中国画家突破了固定光源的焦点透视和明暗造型的束缚,创造了散点透视和线描的方法来创造意象。绘画时大胆选择,保留最能表现我精神气质的形象特征。画面中有很大的空白,形成奇妙的空灵感,给观众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文人画松、竹、梅、兰,表现了画家的高尚品格。这些传统对中国的摄影师影响很大。刘半农把艺术摄影称为“写意摄影”。郎景山开创了以写意为主的集合摄影方法,拍摄了《春树》、《小荠清江》、《儿童旅行》等作品,受到外国摄影家的广泛赞赏。《胡迟归石城》、《一肩挑雪灾》、《吴中行归牧》等。时至今日,敖、、简庆福、袁等人的作品在中国已颇具画意。摄影师余在作品中喜欢用大面积的黑色来衬托一点点的光亮。他说:“在中国画的绘画理论中,留白,摄影正好相反,用黑的空间来对比这个白的空间。绘画中注意节约用笔,即留白;在摄影中,省光就是留黑。”袁的黄山摄影常常表现出空灵的神韵。他用黄山的云“留白”。美国朋友海伦·斯诺称赞他的玉屏峰“令人惊叹”。她写道:“在这大雾中看到若隐若现的景色,就像置身于古代道教的神秘之中。”袁正是用最写实的镜头和胶片,创造出了表达自己心灵的写意。
第三,由于中西方不同的艺术传统和审美追求,艺术摄影表现其审美理想的形式也不同;典型和意境。
西方的复制,艺术更发达,人们表达主题,强调复制和求实,吸收科学成果,创造出看起来像现实的艺术形象。其古典艺术理论中最经典的是“模仿论”。模仿是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模仿。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谈到“模仿论”:“这些东西被描述成它们应有的样子”。模仿理论后来发展成为典型理论。巴尔扎克认为:“典型是阶级的样本”。在讨论典型性时,别林斯基提出了“熟悉的陌生人”这一命题。恩格斯关于典型形象与典型环境关系的重要论述,为典型理论做出了贡献。西方摄影师运用西方古典艺术理论的传统,拍摄了一些典型的影像,如卡什的《愤怒的邱吉尔》、哈尔斯曼的《原子达利》等。
中国古代表现艺术发达,诗言志,词附情,画尊“意在橡树之外”。诗人和画家在大自然的唯美照片中触摸风景。“登山充满了感情,而看海则充满了意义。”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情景交融的境界。唐代王昌龄提出了意境的概念,近代王国维大力弘扬意境,成为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在他看来,意境是情与景、意与象的交融与统一。意境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流派。心的范畴。是艺术家高尚人格的体现,是抒情作品的最高审美境界。意境也存在于中国优秀的摄影作品中。刘半农认为,摄影可以分为人像和写意两大类。“写意”是通过摄影来表现作者的意境,必须借用。已张贴的东西;本来死了;但是作者把意境贴出来之后,它就活了。“他还认为,作品中的意境不受摄影技术和技巧的限制,它远比摄影技术和技巧重要。
意境理论对今天的摄影师有着重要的意义。李渊说:“吊诡是指心灵内部的环境,这种环境是以联想为基础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思想从现实生活中的解放。“正因为意境是一种解放,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有脱离现实的束缚,才能在野外寻求,这就使得意境的追求在风景摄影中变得更加重要,也使得中国文化传统下的风景摄影更加深刻。”余在谈到自己创作的一组风景作品《九歌》时说:“至于作品的内涵,也符合我一贯的创作思路。我在画面上追求的是意境,环境是山做的,意为清高。“更多的摄影师在作品中融合主观感受和客观影像,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意境。元的《东方红》、的《黄山雨后》、的《奋斗》、简清福的《心与结》、元的《盛世年华》、陈昌芬的《日月》等等。这些作品给读者和观众一种美好的总体思维和精神体验。
摄影是世界语言。在没有文字说明的情况下,不同民族的读者一般都能通过作品的光、影、形、色来理解作品的内容。中国的摄影家已经意识到摄影的本体意义,用摄影的本体语言去捕捉瞬间,记录生活,描述事件,表达内心,而民族传统则深深积淀在中国的摄影文化中。21世纪的中国摄影家,将吸收世界其他民族摄影文化的优秀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铸造中国摄影文化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