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长的材料可以用来写议论文。

为国而学。

钱伟长中学时是“辅修生”,数理化一塌糊涂。他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考了20分,英语因为没学过所以0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文史极有天赋,数理极“跛脚”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他在历史系的第二天,那是在19318年9月,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听到收音机里的消息后,钱伟长很生气。他说:我不想学历史系。我想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转到物理系,振兴中国的军事实力。系主任吴起初拒绝了他的调任请求,但被他的诚意所感动,答应给他一年的试用期。为了尽快赶上课程,钱伟长起早贪黑,穿梭在宿舍、教室、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工作异常努力。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读的困难。一年后,数学和科学的课程超过了70分,从此,他踏入了自然科学的大门。理学院院长叶,教授和萨本东经常给他们上课。起初,钱伟长像学古文一样,熟记物理经典。而吴教导他,不要认为书中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完美的。每读一本书,都应该能看到未完成的部分,发现一些新的问题。钱伟长学到了这一点,这也成了他一生治学的特色。当他毕业时,他成为物理系最优秀的学生之一。

留学的启程一波三折

1939年9月2日,第七次赴英留学的22名中英留学生抵达香港时,不幸二战爆发,所有赴英客船均被军事扣留,钱伟长等同学的学习计划也被迫延期。回到昆明等待通知时,钱伟长向王竹溪借了拉尔夫写的《弹性力学的数学理论》。他仔细研究后发现,当时国际学术界的弹性板壳理论非常混乱,不仅板壳分离,不同形状的板壳也有不同的方程。因此,钱伟长决心找到一种基于三维弹性的统一内禀理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用高斯坐标张量表示的微分几何来表示变形和应力分析的创新思想,实际上得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统一内禀理论。三个月后,当中英耿俱乐部做好一切准备后,他和同学们选择了放弃。钱伟长回忆说:“因为皇家学会会员和许多教授都逃到加拿大去了,我们改去加拿大留学吧,说是中英耿基金的负责人在上海英租界等你。船到了,那是俄罗斯女王五号。早上8点,我登船,中英耿基金负责人把护照给了我们。他很友好地说,当你在日本的时候,你会乘船旅行三天。没事的。可以去横滨玩。一看到签证,我们就生气了。日本占领了我们的领土,我们吃了很多苦。为什么我们带着签证去那里?留学生当场将护照扔进黄浦江,22人全部下船。结果,负责中英耿段的英国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他说我们不理解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你先回去。”1940年8月初,耿俱乐部再次召集钱伟长等留学生乘坐“俄罗斯女王”号邮轮前往加拿大。9月中旬,终于到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开始了艰辛的留学生涯。这也是多伦多大学接收的第一批中国研究生。

管雪中外

1940 1,中英庚会录取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钱伟长的导师辛格教授祖籍爱尔兰,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因德军空袭来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创办了北美第一个应用数学系。这个系里有因菲尔德、温斯坦和史蒂文森这样的教授。因菲尔德是a .爱因斯坦的大弟子,著有《物理学的进化》。钱伟长在第一次采访辛集教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辛集利用宏观内力素张量得到板壳在外力作用下的张量平衡方程,称为宏观方程组,钱伟长的方程称为微观方程组。辛集认为,虽然两种理论使用的力学量和符号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辛集教授提出将两种理论结合起来,钱伟长为冯·卡门教授的生日文集写了一篇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爱因斯坦看完后感叹: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这篇文章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这篇文章发表后,得到了力学界和数学界的极大关注,先后在多伦多大学、加拿大数学年会、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美国数学会西部年会上作了合作学术报告。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已经有人写了书来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1973荷兰rutten教授在《壳的渐近理论与设计》一书中多次称赞这篇文章,说:“辛集和钱的工作继承了19世纪初a .柯西和S. D .泊松的工作。他还指出:“由于成功地采用了先验假设,板壳的三维理论很长时间没有得到研究。”“辛集和钱的工作是立体理论的基础工作。仅使用力学状态、应力和应变的本征变量,从三维理论严格推导出适用于任何形状薄壳的非线性方程。这里,在各向同性的假设下,应力和应变分量根据厚度方向上的坐标展开成泰勒级数。近似的二维方程只有6个基本量可以量化,3个表示中面的拉伸应变,3个表示中面的弯曲变形分量,这是Singh和钱工作的最大特点。“1982年,上海国际有限元会议上,执行主席callagher教授介绍钱伟长与会时说:“钱教授关于板壳统一内禀理论的论文是美国四五十年代应用力学研究生的必读材料,他的贡献对以后的工作影响很大。"

保护伦敦免受德国导弹袭击——丘吉尔的欣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伦敦受到德国导弹V1和V2的威胁时,丘吉尔请求美国援助。所以这件事就转给了加州大学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教授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当时,钱伟长正在这个研究所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和试制工作。钱伟长仔细研究了德军导弹的射程和射击点后发现,德军火箭弹多来自欧洲西海岸,落在英国伦敦以东,可见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也不过如此。在此基础上,钱伟长提出,只要制造伦敦市中心地面多次被击中的假象,以此欺骗德军,使其仍按原定射程组织攻击,伦敦市就可以避免被导弹伤害,英国接受了这一建议。这步棋很聪明。几年后,丘吉尔在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心存感激,称赞道:“美国青年真了不起。”但他直到最后才知道,和德国人玩了一把的不是美国青年,而是中国青年,钱伟长,他后来成为了中国著名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