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因为阵地战打不过日本人或者说我们在阵地战中不占优势。人民战争可以打倒日本人。

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是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以谋求阶级解放或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人民战争符合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是有最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战争。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战争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毛泽东曾称中国殷商时期的吴州国王为“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古罗马斯巴达的奴隶起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意大利、普鲁士、西班牙人民反抗拿破仑一世侵略的战争,中国人民反抗英国侵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等。人民战争。

历史上,一些国家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推行殖民主义或扩张主义政策,将其掠夺性战争标榜为“民族战争”或“人民战争”,以掩盖其战争的真实性质。这种战争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的长期支持,所以不是真正的人民战争。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数百次堪称人民战争的农民战争,虽然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但由于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性和历史条件的局限性,这些人民战争总是以失败告终或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虽然是人民战争,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革命的成果最终被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军阀窃取。无产阶级掌握了革命领导权以后,广大人民群众在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被充分动员和组织起来,进行了彻底的人民战争,为阶级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粉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进攻的武装斗争,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卫国战争,都是彻底的人民战争。

中国* * *产党和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战争是中国人民战争思想在历史上的继承,是马列主义人民战争理论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践。随着革命斗争主要矛盾和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它在每个革命战争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表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战争的革命目标是反对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利益的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在敌强我弱、军事力量悬殊、革命根据地分散割裂、四面被白色政权包围的条件下,红军主要采取反“围剿”的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依托,实行党政军民共同军事化,打破敌人的“围剿”,进攻,谋求红军的生存和发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 *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实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全民族的全面抗日路线,建立和发展敌后根据地,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了水雷战、地道战、破坏战等多种形式的游击战,与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紧密结合,与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在战略上相配合。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战争以大规模运动战、攻坚战、大规模渡江、大迂回、大包围等多种形式出现。,战场上的军事打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正面战场上的军事斗争与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政治斗争相配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生产者党动员和组织中国人民广泛开展抗美援朝战争,努力生产和捐赠武器,在人力物力上全力支援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开展和发展了现代条件下的运动战和阵地战。在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对和平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的支持下,多次进行边境自卫反击战,取得重大胜利。根据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严重威胁中国的客观事实,中国* * *生产者党提出加强战争准备,实行“全民皆兵”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人民国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提出了在现代条件下开展人民战争的重要理论,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军事实践中,全面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战争理论,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坚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

(1)坚决依靠人民,充分动员人民。中国革命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寻求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解放。在民主革命时期,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动员人民和武装夺取政权。军民是胜利的基础。战争力量最深的源泉在人民之中。动员和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是开展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中国革命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反动统治阶级,夺取全国政权;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抵抗外国侵略的时候,我们应该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争取包括敌人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到革命战线去,组织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因此,必须根据不同战争时期的不同任务和特点,灵活制定对敌作战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敌人。同时,要正确处理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暂时利益的关系,把战争的成功发展和对人民生活的适当关心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人民支持和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

②建设一支人民军队。人民军队是人民战争的中坚力量。它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战斗团队,也是工作团队,制作团队。这支军队必须在* * *生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建立军队党委集体领导制度,建立连队支部。建设强大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它实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制度,在政治上具有良好的内外坚强统一性。它有服从人民根本利益的、以政治觉悟为基础的革命纪律。我们必须不断加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

③建立坚实的革命根据地。根据地是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基地。根据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和中心城市反革命力量强、革命力量弱的特点,中国革命没有先占领城市再夺取农村,而是先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第一,在反革命力量薄弱的地区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人民政权,使之成为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长期支持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和实现革命战争目标的重要依托。实行波浪式推进政策,逐步把根据地扩大为解放区,以保证在农村聚集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包围和孤立占领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敌人,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

④以武装斗争为主,其他斗争形式密切配合。革命战争应该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加强革命力量,减少反革命力量,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因此,在以武装斗争为主的同时,必须把一切革命人民组织成工人、农民、青年、妇女、文化等各种职业的工作组,积极从事各种辅助军队的工作。同时,组织人民热情地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等建设工作,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因此,人民战争的斗争形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卫生和其他战线上广泛而全面地开展和协调。

(五)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实行主力兵团(野战军)、地方兵团(地方军)与游击队、民兵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这是夺取人民战争胜利的组织保证。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分别执行超地方和地方作战任务;游击队和民兵是正规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主要固定在某一地区直接配合正规军作战。三者分工不同,但目的相同,构成了中国* * *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一个整体。

⑥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武器装备条件下,本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根本原则,充分利用敌人的一切弱点,发扬自己的一切优点;坚持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充分依靠和坚信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的力量、智慧、勇敢的革命精神和坚强的政治团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根据变化着的具体情况,顾全大局,主动配合,灵活作战。其基本方针和原则是: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实行战略防御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进攻的速决;适时进行军事战略转型,结合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三种作战形式;进行有利决战,避免不利决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做好充分准备,不要打没有把握的仗;发扬英勇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

毛泽东的人民战争理论是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战争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其强大的生命力已被中国历次革命战争和保卫祖国边海防的斗争实践所证明。它的基本原则不会过时,对中国的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和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仍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的应用,正在改变战争的规模和样式,给现代战争带来了许多新的特点。但是,人民战争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降低。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仍将是一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条战线紧密配合的民族战争,它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或一个依靠各种武装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局部地区紧张激烈地进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军事武器装备的高度现代化,需要有高度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来掌握;战争的巨大消耗,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战争物资的生产。深入探索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规律,赋予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新的时代内容,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是发展中国军事科学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