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发明了电话?
1872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向清政府交付了中国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报务员,开创了中国人独立拍摄和发送有线电报的先河,结束了“电报由外国人经营”的历史,标志着中国近代电信业的开端。1873年,华侨王成荣从法国回来后,在福州与王彬一起发明了中国第一台电报机。65438年至0875年,福建巡抚丁日昌积极倡导创办电报教育,并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电报学校,培养电报技师。这是中国开办的第一所电报学校。1877期间,福建巡抚丁日昌借访台之机,提出成立台湾省电报局,拟定电报线路建设计划,并派电报学校学生苏如琢、陈平国负责。先建旗后(今高雄)至府城(今台南)。负责这个项目的是武官沈国光。于1877年8月开工,同年10月11竣工,全长95里。这是中国人自己建设和管理的第一条电报线,揭开了中国电信业的新篇章。65438年至0879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招商局与在中国开设电报局的丹麦大北电报公司谈判。中国出钱,委托它修建从大沽(炮台)、北塘(炮台)到天津,从天津兵工厂到李鸿章衙门的电报线。这是中国建造的第一条军用电报线。1881年,英国电气技师皮晓普在上海十六铺沿街设置了一对露天电话,付费36便士通话一次。这是中国第一次出现电话。1882 2月21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开通了第一个人工电话交换机。当时的用户是西方列强的华侨,20多个用户,每部电话年租金150元。1881年3月,直隶总督李鸿章呼吁建立“南北洋电报”,并经清政府批准,创建了天津-上海电报线,于6月18865438+2月28日开通收发电报。1883年,电报总局用单铁线建成通州(今北京通州区)至天津的电报线,利用大地作为低阻回路传输电报信号。1884,线路延伸至北京。1884年,招商局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订电报线路改造合同,架设了从总督府到天津海关、北塘、大古、保定的电话线路,成为中国第一条军用长途电话线路,可通达北塘汤原铺总司令营和沿海大古洛协荣荣光部。中国第一批熟练的电话技术人员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1887年,在时任台湾省省长刘铭传的主持下,花重金从德国西门子公司购买电缆和设备,从福州到台湾省铺设了433英里长的电报水线——福建台海电缆,于1887年竣工。它连接着台湾省和大陆,在台湾省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海底电缆。1889年,当时在安徽负责安庆电报业务的彭明宝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部电话,取名“话筒”,最远通信距离可达300里。1898期间,沪粤、川汉、赣粤、京洽、xi安迪化等电报干线相继建成,初步建成了以电报为主体的全国长途通信干线网。北京开始确立其作为全国电报业务中心的地位。北京电报局在清政府大部分地区设立了14个编辑部,其中4个分社还接收公务电报和商业电报。当时电报是国内长途通讯的最主要手段,服务对象主要是军政部门和商家。1900年,中国第一部民用本地电话在南京问世,由瑞典爱立信电话公司的磁铁开关人工接通,但当时只有16部电话,主要用于贸易。后来汉口、广州、北京、上海、苏州、天津、太原、沈阳等城市从1900到1906都设立了自己的民用市话局,都使用万磁王电话机交换机。1902年,主管电政大臣袁世凯筹备架设了天津、北京、塘沽间的长途电话线路,并于1904年竣工,总务处成立,这是我国公用长途电话网的开端。1905年5月3日,主管铁路监督的大臣袁世凯,邀请资金修建京张铁路。65438年5月5日,袁世凯任命詹天佑、陈为京张铁路总办。铁路建设之初,袁、詹、陈确定了铁路站内调度电报线的建设方案,这是中国铁路专用通信网的开端。1905年7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天津开办广播训练班,聘请格拉斯为教员,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广播学校。他还要求格拉斯购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花式无线淬火灭火电机,安装在南苑、保定、天津和一些军舰上,普遍推广使用无线电相互联络。1906年9月20日,为了统一全国交通、邮电的行政管辖,清政府设立了邮政交通部,管理全国的船舶、铁路、电线、邮政等事务,并设立了电力局,主管国家电力局,这是我国交通、电力、电信、邮政、铁路等管理机关设置的开端。1909年8月24日,招商局划归清政府邮电部管辖。1911年,西门子向清政府申请在北京和南京设立无线电通信站,进行远距离无线电通信实验。这些电台分别位于北京东便门和南京狮子山,并报告了优异的测试结果,后来被清政府海军部收购用于军事用途。同年,辛亥革命爆发,南北电缆通讯受阻,南方革命党与清政府内阁成员谈判。两地之间的通信依赖于实验性的无线电台。实现了中国最早的陆地对陆地远距离无线通信。1912年,国民政府接管清政府邮电署,改组为交通部,设置电务署、邮政署、路政署、航政署四个部门。这一年,上海电报局开始用打字机抄收电报。京津长途电话线路加装感应线圈(即普通线圈或负载线圈)可以提高通话质量。国际无线电报协会规定我国电台的呼号范围为XNA - X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