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俗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甘府,又称“甘西故居”,俗称“九十九间半”、“甘家大院”,是一座多入口、多厅堂的古民居。是清代著名学者、地方志家甘的故居。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是中国大中城市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1982年,南京文物部门在全市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座古建筑群,并将其定为市级文保单位。为加强对南京传统民居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经市领导同意,1986成立了市民俗博物馆,10号居民。19南捕馆、西分院(一主一辅)搬迁改造建成南京民俗博物馆,于1992+01对外开放。自1992建馆以来,一方面加强了“甘溪故居”的保护管理,积极制定保护规划方案;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民间文物的收藏、宣传、展览和社会教育等基础工作,并以南京传统民间文化保护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展示民间文化的活动,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应有的作用。65438年至0995年,勒干西故居被江苏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南京民俗博物馆被市委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民俗博物馆是南京收藏和展示民俗物品、研究民俗、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专门机构。

2010,1年6月,为全面展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市文广局决定将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加入南京民俗博物馆,建立全国首家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馆”。2012年6月9日,展览完成并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