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伯赞对昭君出寨是什么态度?
著名历史学家简伯赞写的《访古内蒙》中有一句话:“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处古迹是永远不会被遗弃的,那就是昭君墓,它叫青藏。因为在内蒙古人民心中,王昭君不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谊的象征;昭君墓不是陵墓,而是民族友谊的历史丰碑。”
简伯赞先生在《从西汉的亲政到昭君出塞》一文中指出,据史料记载,从汉元光二年到汉景宁元年(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之年,汉朝统治集团与匈奴部落之间长期处于战争状态, 而这场由双方统治阶级发动的相互掠夺的战争,无论谁胜谁负,对两个社区都意义重大。 昭君出塞的那一年是匈奴拒亲一百周年,她清楚地明白,赋予她的政治使命是恢复中断了百年的汉匈奴友好关系。昭君不负众望,成为和平使者。在她离开要塞后,大约有50年的时间,汉和匈奴之间没有发生战争。边境地区出现了“没有第三世界的犬吠声、没有李殊的战火、人丁兴旺、牛马奔腾”的和平景象。50年的和平,在历史上可不是小事,而这50年的和平,又与赵军出寨息息相关。翦伯赞先生感叹:“当年王昭君在史家眼里是个小人物,现在在史家眼里还是个小人物。但这个小小的数字,却反映了西汉末年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及民族关系的这个方面。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公元前一世纪下半叶汉与匈奴关系的全部历史。”
简伯赞先生在1961中一针见血:“现在还有人反对昭君出塞,认为昭君出塞是民族国家的耻辱。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在封建时代,各民族之间友好关系的建立,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通过各族人民共同的阶级利益、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来依赖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而统治阶级之间的和解主要是由双方力量的对比和封建关系的改善来决定的。亲密是改善封建关系的一种方式。当然,血缘关系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有的是被迫的,有的不是被迫的。昭君去山寨也没有被逼的情况。如果只要亲密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反对,封建时代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实现民族之间的和解?在我看来,民主政策总是比战争政策好得多。”(《呼和浩特散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