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

历史上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

中秋节的起源应该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崇拜有关。道教盛行后,依附传统,创立了天、地、水三神。据说天官的生日在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它的主要职责是保佑世界。官员的生日是7月15日,这一天被称为中元节。它的主要职责是为世人赎罪。水官的生日是10月15日,称为万元节。它的主要职责是救济世界。

中秋节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在那一天所有的鬼魂都被释放到冥界,而祭祀鬼魂的活动一般在中元节的“庙会”上进行。有新葬礼的地方,人们会去新坟,但一般会在当地祭祀鬼神。因此,它是一个以鬼神崇拜为中心的节日,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历史上中秋节的起源和发展

《兰盆圣经》在西晋时期被翻译成中文。因为它主张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与传统儒家的孝道观念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历代君王的推崇和重视,在中国广为流传。自从梁武帝在南方创立兰花俱乐部以来,这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而且规模越来越大。7月15日,唐代宗的李煜在他的宫殿里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盆景赏析会。城里的寺庙也要准备供品,陈列在佛像前,非常虔诚。

到了宋和元年,七月十五已经演变成民间祭祖日,家家祭祖,户户亡魂,用河灯超度孤魂野鬼的活动盛行。

在清代,人们更重视7月15日中秋节的祭祀活动。各地寺庙、院落、祠庙一般都要举行兰盆会,在大街小巷搭起高台念经、文章,使水陆畅通,并表演《目连救母》剧,还开展舞狮、杂耍等一些活动。晚上,各种大小的纸船被放入水中,点燃燃烧,同时,河水被放生。只不过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外的路边烧纸钱祭拜野鬼。

今天,在7月15日的中秋节,中国仍有许多地方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