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时期洛阳古城的历史演变

文物工作者通过对汉魏古城城墙的解剖和试掘,发现汉魏洛阳古城现存的规模和形制并非某一时代的产物,而是经过长期的修缮和添加活动而逐渐形成的。

汉魏古城洛阳,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市圈组成。在内城,即汉代至金代洛阳城中部,发现了最早的城址。其规模基本为方形,大致符合当时东西六里,南北五里的格局。从现有材料来看,其具体年代不晚于西周中晚期,是汉魏洛阳古城建设的开始。后城址位于汉至金代洛阳城中北部,建于春秋晚期。除了北部新扩建的部分,南部沿用了西周时期修建的城池,略加修缮或加建。最晚的城址建于西周和春秋晚期之后并向南扩展,其建造时间晚于东周,早于汉代。以前的城市遗址仍在使用和修复。这一时期的城址南北长约九里,东西长约六里,达到并形成了汉晋洛阳城的形制和规模。这段城市圈是西汉到北魏时修或加的,一直沿用至今。可以看出,汉晋洛阳城遗址上至少有三个规模不同、时代不同的古城遗址,每个时代后来的城址都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向北或向南扩展,形成新城。在有关洛阳城建设的文献中,有两次大的城市建设高潮。一个是西周开国之初,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和考古勘探发掘,证实早在西周时期,这里就已经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城址,是汉魏洛阳古城建设的开端。

关于洛邑在西周初年的修建,在《尚书》、《逸周书》、《史记》和出土的金文中都有记载。周武王商业被毁后,黄河以南地区和伊洛地区产生了“避暑”的思想,最初是“营于洛邑而后去”。两年后,周武王病逝,其子继位,周公辅政。据《昭古·尚书》记载,成王为了实现武王在洛邑建都的遗愿,派太保召公到洛邑视察地形,规划都城地址。召公在路上走了半个月,于三月初五到达洛邑。第七天,召公命令殷敏规划城垛、宫殿、郊庙和洛水北岸城池的位置,11日规划完成。第二天,周公到了洛邑,全面视察新城,并占卜要在建水东、黄水西之间,德水东洛水之畔建新城,一切都是好兆头。于是周公把修建洛邑的地图和占卜交给了王乘。经王乘批准,于14日、15日祭牛、羊、猪,并在信宜设庙祭地。七天后,周公向诸侯国和殷敏发出命令,然后命令殷敏开始大规模建设。经过八九个月的建设,成州城于年底竣工。

洛阳城是东周的首都,周为了躲避的叛乱,将都城迁到了成州。因其城小,金引诸侯扩建,称“成州”。* * *经历过周、、周镇定、周哀、周思王、周、周威烈、周安、周献王、周沈京65438。秦有天下,吕不韦被封为“文心侯”,吃掉洛阳65438+万户,再次扩张洛阳城。

秦朝时,河南设三川郡,洛阳是三川郡的所在地,也是秦都咸阳向东的要道。因为吕不韦帮助建立了秦王楚有公,做了丞相,还封他为文心侯,吃了洛阳十万户。吕不韦再次扩建了洛阳城。这与考古勘探发现的城址南部的增加和扩大是一致的。这一扩张在汉魏洛阳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城的形状又发生了变化,达到了东西六里,南北九里的规模,俗称“九十六城”。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洛阳和北魏的都城洛阳内城都是在这个遗址上修建和使用的。换句话说,汉晋洛阳城的形成规模在秦。东汉,从建武元年(公元25年)汉光武帝定都洛阳,从65438年到065年开始统治经营。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鱼雨(今河北柏乡)称帝,沿袭汉国号。同年10月,刘秀定都洛阳。在定都洛阳后,韩拜火德,认为“罗”字中的三分水不利于他的火德,因为火一沾水就会熄灭,于是把变成了“洛阳”。刘秀在洛阳大兴土木,修建高庙,建立樱花社和官署,在南郊设置国子监、唐明、碧雍、灵台。刘秀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特别是连续六次下令释放奴婢,部分解决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改善了农民的处境。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发展,史称“光绪中兴”。东汉时,光武帝定都洛阳,包括光武帝(修)、汉明帝(庄)、(许)、汉和帝(赵)、(陡)、汉安帝(访)、汉顺帝(保)、汉崇帝(兵)、(成)、汉桓帝(志)。

晋城考古遗址为不规则长方形,夯土墙厚14 ~ 25m。西城墙长约3500米,北城墙长2523米,东城墙长3895米,程楠墙因洛河而生。

转移并摧毁。在12城门中,厦门保存得最好。城市里的街道与城门相连。根据钻探结果,南北方向有五条街,东西方向有五条街。城市的主要建筑是南宫和龚蓓,它们位于城市的南部。南宫呈长方形,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1.000米。龚蓓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1200米。此外,在龚蓓东北的上东门附近有永安宫,在城市的西北有一座皇家宫殿卓龙园。最高行政机构,如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位于南宫的东南部,靠近程门和开阳门。储存粮食和武器的太仓和兵工厂建在龚蓓的东北部。在城的东北角,也就是上东门附近,住着达官贵人,普通百姓大多住在城门附近的城外。工商业区有黄金市场、马市场和羊市场。祭祀建筑如碧雍、太学、唐明和灵台位于城南。碧涌平面为正方形,边长1.70米。两边各有一个门,中间是正方形的夯土庙基,边长45米。金碧勇碑出土于寺基南面。在碧涌遗址东北的一处遗址中,出土了汉魏时期的石经残片,可能是东汉以来的国子监遗存。唐明遗址位于碧雍遗址西侧,平面也是方形,边长240米,中央有直径60多米的圆形夯筑寺基。灵台位于唐明西侧,是中国发现最早的天文台,边长220米,中央为边长50米的方形夯土地基。在南郊,还发现了东汉时期被招募到都城洛阳服役的囚犯的墓地。几十个人的骨头上留下了被砍伤和暗杀的创伤。用废砖在墓中刻下姓名、部属和罪犯姓名,是研究东汉法律和罪犯问题的重要材料。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焚烧洛阳宫庙等人,繁华的洛阳城彻底被毁。

黄初元年(220),曹丕称帝,建魏,定都洛阳。魏治土德,土遇水而流,故土遇水而软,故改洛阳。土壤呈黄色,因此将这一年命名为黄初,开始了东汉时期洛阳城的建设和重建。魏文帝曹丕时在龚蓓恢复了一些建筑,魏明帝曹操大兴土木,在东汉南宫崇德殿的老基址上修建了太极殿和昭阳殿,并装饰了芳林花园。曹魏政权主要是恢复龚蓓,修建太极殿,采取单宫制,即宫城位于城市中轴线的北端。建在中央的宫城,应该有北极星,这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单宫制意在确立中央皇权的绝对威望,改变了中国历史上两宫并置的模式。

东汉曹魏还将旧城北墙加厚至30米左右,并在西城墙北段及北墙外侧修筑马面,重修大西门,意在加强宫城防御。城内高台、城墙、马面、护城河等完整保护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它的成熟。

最重要的是,魏文帝曹丕在洛阳城西北角修建了一座100英尺的建筑,随后魏明帝曹三扩建为军事要塞——金庸城。金庸城由南北排列的三座小城堡组成,南北长1048米,东西宽150 ~ 255米。城墙是板材做的,城墙外面建有城垛。东西南北各有一条护城河。最新发掘表明,金庸城的三座小城堡是不同时期建设和扩建的产物,只有南面的城堡是魏明帝创建的金庸城。

曹魏在(邳)、(芮)、(方)、桂相公(髦)和魏(桓)生活了46年。

洛阳也是西晋的都城,但洛阳城的形制和布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永嘉五年(公元311),匈奴人刘聪率军入城,洛阳城再次成为灰烬。180多年后,洛阳城为北魏都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迁都后开始大规模建设,由宫城、内城、外郭城组成的都城达到辉煌的顶峰。宫城位于东汉龚蓓故里,内城北部中心,南北长1398米,东西宽660米。除了不清晰的北墙,宫城的其他三面墙依然存在。发现宫殿大门有四个,主要南门的开口宽46米,可见规模之宏大。宫城夯土平台密集,宫殿建筑集中于此。卢鹤门是一座东西长100米,南北长60米的长方形宫殿的底座,是宫城的正殿——太极殿,也是整个城市的中心。内城沿袭汉晋洛阳城城墙,城门略有改动。城内街道较为规整,东西向大道基本贯穿内城。东阳门至西阳门的大道是内城的重要边界。路北地势较高,分布在宫城、花园、兵工厂、太仓。道路以南主要是衙门、寺庙、寺院和贵族宅邸。通陀街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宽约42米,一直延伸到杨轩门的关城主入口。街道两旁是中央政府办公楼和祠堂、太舍、国子学遗迹。从宫城太极殿沿通陀街经六合门到达玄阳门,越过洛水上的埇桥,到达南国城外的球球,构成了北魏洛阳城的中轴线。虽然是内城略西,但基本保持了宫城在中间的位置。所以北魏洛阳城的整体布局体现了封建都城的建筑原则,是帝王的居所,是电线杆的设置,是政府的外围设施,是左祖右社。外郭城以普通百姓居住为主,划分的区域整齐严密,称为李或方。考古发现,外郭东西城墙距离内城3500米,北城墙距离内城850米。至此,洛阳城东西宽、南北长已达10公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据文献记载,北魏洛阳城内共有1,300余座佛寺,仅1永宁寺一座,是北魏西平元年(公元516年)经考古发掘而建。庙址位于宫城南门西南,平面呈长方形,周长1060米。方塔基础出土的文物主要是与佛教有关的泥塑。

雍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覆灭,再次一片废墟,告别了都城的辉煌。洛阳城在汉魏晋时期留下的四朝都城遗迹,再现了城市布局随城市扩张而发生的根本性变化:从东汉到金代,宫殿区经历了从相对分散的南北宫制向集中在城市中北部的单一宫制的转变;北魏时期,城区扩大,汉晋洛阳城成为内城,多为宫城、祠堂、中央衙门所占,已经具备了后来一些皇城的性质。在郭城外,它成了李芳区的主要居民和工商业市场。这种宫城、内城、郭城三重城墙的布局,成为后来历代都城宫城、皇城、郭城布局的鼻祖。就这样,汉魏时期的洛阳城,像一只死于火海的凤凰,随着朝代的更替,建城、焚城、复城、焚城、复城,对隋唐及以后的都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先后定都的数百年间,汉魏洛阳古城的发展有两次显著的变化:一是三国魏时洛阳官建,在大城西北角建有一座带有离宫性质的小城——金庸城;第二,北魏时,流行建外国的郭城,在宣武帝建作坊。这两座建筑,尤其是后者,不仅在我国基本建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奠定了汉魏古城洛阳及今天的规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10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这样的规模让洛阳这座汉魏古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古都。

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杰民帝和孝武帝在洛阳生活了42年。

此后,北周称帝宣帝时,以洛阳为西京,调兵大修洛阳宫,常聘四万人。邺城六院迁至洛阳,原迁至邺城的国子监《诗经》迁回洛阳。据《周树宣帝记》记载:“其规模宏伟,超越汉魏。”但由于时间太短,都没有完成。

当隋朝统一全国时,杨迪在洛阳开辟了一个新的场地,并大规模地建造了东都洛阳。历史上曾经辉煌的洛阳城,失去了长久以来的正统地位。唐朝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洛阳郡及河南省所在地由金庸城迁至东都禹德坊。从此,汉魏辉煌的帝都洛阳城逐渐成为一片废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文物的保护、发掘和研究。1961年,国务院公布洛阳古城、白马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确定汉魏洛阳古坡文物保护重点,国家文物局批准。洛阳地区的文物部门和偃师、金梦的文物部门在重点保护地点立起了牌子。

65438年至0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队开始对汉魏古城洛阳进行全面的钻探、勘探和发掘。通过40多年的考古发掘,基本弄清了汉魏古城洛阳的城市布局和规模,发掘或勘探了一些重要遗址,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资料,也为研究我国城市建筑史,探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个朝代乃至西周、东周的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65438年至098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划定了汉魏古城洛阳的保护范围,并对外公布。汉魏洛阳的保护范围是东起偃师市首阳山镇后张里至白寨之间的南北线,西起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粉金沟村至潘蔡之间的南北线,西起孟津县平乐镇上屯里至东西线,南至兴市店庄乡巩义堵料。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从1992开始,启动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基遗址保护工作,制定并上报永宁寺塔基遗址保护方案。

经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我们将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塔基征地围栏保护。

1999年,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了《永宁寺塔群保护规划》和《东汉灵台遗址保护规划》,并上报国家文物局。该方案在保护灵台遗址的前提下,注重展示功能。

2065438+2004年6月,汉魏洛阳城遗址作为丝绸之路工程中国22处遗址中唯一的都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