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的历史演变

朱元璋登基前后,人们用金银进行交易。洪武八年(1375),珍贵纸币发行后,朝廷多次下令,民众不得买卖金银,违者必究。但是,白银的价格仍然是政府发行纸币和铸造货币的标准(见制造货币)。纸币之间,纸币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价。同年,价格固定,一两银子作为一千文,一致。明英宗即位后,放宽了用银的禁令,下令将米、麦兑换成银,减少了接受纸币的各种项目,用米、银作为纸币。

从明朝开始,价格就以白银计算。从白银表现的黄金价格、米价、丝绸价格来看,明代白银的购买力远高于宋元时期。宋元时期,金宜良约为12三钱,明代为624元七分。宋元时期,江南一米一石约值一百二十八银分,明代只有九分四毫。在宋元时期,一匹绢马大约值一百二十五两银子七分,到了明朝才六分。按照这个价格综合计算,明代白银的购买力是宋元时期的两倍左右。但是明朝仍然没有银币。用作货币的银主要铸造成船形银锭(银锭),两端朝上。银条和码很少见,小额交易用碎银。大元宝的银锭大小从50两到20两不等。上面有铸造地点、重量、银匠姓名等字样。小元宝上的字有些不一样。银锭和碎银的重量不均匀,成色也不同。每次付款都不方便称重鉴定成色。

《明史》记载,此时“朝野皆用银,最小用钱,但官俸用钞”。成化以后,在土地税、商税、盐钞、匠役、俸禄的收支中,货币兑换白银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支付手段。此时形式上是银铜币一起使用,但铜币价值太小,发行量不大,不能满足大规模交易的需要,交易中使用的银铜币比重逐渐增加。据估计,隆庆过去四年(1570)的市场交易中,十分之九以上是用白银支付的,但花出去的钱只有十分之一,白银在政府财政收支中所占的比重更大。万历九年(1581),太仓库收入三百七十四万二千二十二万柒拾陆万五千四百文。清朝实行钱钞平行本位制,规定一千两银子。白银是法定货币,不仅用于民间交易,也用于政府征收地方税。由此形成了白银体系。

在清朝,银大多是马蹄形锭,所以它也被称为银豹。熔铸后可分为大锭、中锭、小锭,俗称银块或银锭,也有碎银。因为各地都可以自行熔铸贵重银,所以全国的贵重银的种类和名称一般都是一样的,只是颜色和重量不统一。各地使用不同成色名称的银币,相互兑换有一定的换算比例。

白银可分为实银和虚银。虚银指的是作为价值符号或记账单位。清初的法定文身银,咸丰时期出现的上海归元银,汉口的洋银,天津的银行银,都是作为通行的计算单位的虚银,但随时可以兑换成真银。此外,还有用于特定用途因而具有特定衡量标准的虚银,主要包括作为官方国库征收和捐赠税收标准的库平银(37.31g)、作为进出口货物关税标准的官平银(37.68g)、作为粮食征收颜色折扣的曹平银(36.66g)。唐太宗贞观时期,物质文明极其丰富。一桶大米只卖5便士。平时一两银子折算成1,000铜币(也叫一致),可以买200斗米,10斗就是20石。唐代一石约59公斤。以今天大米均价1.75元一斤计算,一石。

唐玄宗开元年间,米价涨到10,也是一两银子= 2065元。最大的问题出在宋代,主要原因是宋代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其记载也充满了矛盾。在宋代,“钱”是流通的货币。由于宋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空前发达,对货币的需求空前旺盛,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当时没有银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非常混乱的局面。一般在100的朝代,银锭的底是0元,等于一两银子,但宋代不是这样。《宋代粮货史》和《资治通鉴》都提到,自真宗以来,白银存量太少,赶不上经济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2000多个铜钱作为一两银子使用。

而且宋代的“钱法”非常混乱。当时有铜币、铁币和铅锡币同时流通,各州有权自行铸造货币。也有私人铸钱的情况。这些钱大小不一,成分不合适,价值多变,而且是“随时造”,非常混乱。四川、陕西用的是铁硬币,十个硬币换一个铜币。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是不一样的。也不确定有多少钱。有800或者850的,也有480的。还要发函给770,各州“各行其事自用”,完全是一团乱麻。

根据《宋史·粮货志》记载“在、冯之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正史》记载“每斗(米)折三十钱”,姑且以2000铜钱为一两银子,太平时期米价为1石600-300元。1两基本能买到4-8石大米。按66公斤计算,1两相当于近924-1848元人民币。(松石重96斤,折合人民币1两白银672-1344元)。综上,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清代中后期一两银子的价值约为150-220元;明中叶价值600-800元人民币;北宋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2000-4000元。需要补充的是,宋代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太高。它还没有成为流通中的货币,只是存在于法庭裁决和会计结算中。只是到了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涌入之后。中国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历史悠久,清朝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不同,不同地方的银锭形状、形态、名称都不一样。介绍一个江西520方银锭,爱好相同的会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