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镇的民俗

古画灯是寿县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因为主要伴奏乐器是古画,所以取名为古画灯。

清朝光绪年间,寿县地区有玩灯笼、过元宵节的习俗。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花鼓灯艺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扭来扭去、唱来唱去的需求。1946年,在本县瓦埠湖以西地区,一些花鼓灯社开始表演有故事情节的花鼓灯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民间歌舞在该县达到了顶峰。男女老少可以载歌载舞,表达人们庆祝解放的喜悦。此后,原艺人大多参加了业余剧团,花鼓灯这种民间歌舞形式被搬上舞台,参加上级召开的会议和演出,获得演出奖和创作奖,如花鼓灯《治淮车》、《送郎上堤》、《摘棉花》等,均获得地区和省的奖励。

花鼓灯,主要是歌舞,主要是伞柄、鼓架、小丑、兰花(又称蜡花)。伞柄持叉伞(形似伞的道具)以叉伞的交换指挥舞台上的表演;男角叫鼓架,女角叫兰花。他们是整个花鼓灯表演的主角。解放前,兰花都是男人玩的,戴着彩色丝绸做的假辫子和串珠花,把头绑在额头上,穿着五颜六色的长袍和裙子,出现了黑粉色。小丑虽然不是主角,但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演出时穿插一些段子、快板、顺口的话逗他开心,活跃演出气氛。

花鼓灯的表演分为大花田和小花田两种形式。大花田是一种集体情绪舞蹈,一般是七到十一个人表演。兰花、鼓架由伞柄带入场内,在伞柄的引导下表演各种人物,如“单篱”、“双篱”、“蛇拔壳”、“分箱”、“篱饺”、“相面”、“狗尾圈”、“二龙”。小花田一般是两三个人表演。表演时,鼓架在锣鼓的伴奏下跳舞,跳完之后,唱完花鼓戏,请兰花下楼(即请兰花表演)。观众称之为兰花。兰花上台后,在锣鼓的伴奏下开始表演。再加上花鼓灯有故事情节的节目,一般特点是鼓架、兰花、小丑分别扮演角色,表演中载歌载舞,穿插道白、几板,使花鼓灯的民间歌舞趋于花鼓戏的雏形。

有空演和走演,行军演一般在城市和集镇的街头巷尾进行。在街上表演时,伞柄领场,后面跟着鼓和兰花,他们边走边跳。在大后方敲锣打鼓之后,人们燃放鞭炮来迎接他们。清末民国时期,一些大商号还在门口立板,用铜钱或大钱(一般是“春”、“寿”、“吉”、“财”等吉祥字)放字,让古画花灯艺人减字收钱,一笔一段地唱,即兴唱词。字减少后,大钱和铜钱会被事务所作为对艺人的奖励。这种活动多由伞柄完成。

花鼓灯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是人们用来自娱自乐的一种活动形式,表演时内容一般比较健康。花鼓灯的舞、歌、剧的主要内容,多为反映历代男女爱情生活,表现男女互爱、追逐嬉戏、反对封建礼教的故事和传说。经常演出的歌、舞、剧有《团媳妇怨》、《懒婆娘》、《蝴蝶扑腾》、《十八里送》、《游春》、《烧莲花寺》、《丢毛巾》、《对花》。抬阁是集造型、装裱、杂技、戏曲艺术于一体,融诗画于一炉的综合性民间文艺活动形式。因为人抬演出,所以叫抬馆。

泰格出现在清朝光绪末年的县城。它是在肘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流行于县城及正阳关一带。一般只在大型灯会和庙会上表演。

建国前,架子是用竹子做的。人按照亭子的大小分为大架子和小架子两种。它们都是长方形的。大架子和小架子的制作方法是一样的。用八根直径为12 cm的竹子绑成一个立体的长方形底座,长600 cm,宽200 cm,高70 cm。在这个底座上,用四根细细的竹子绑成一个底盘,假山、寺庙、亭台、楼阁、树木、花草都用竹子和芦簧绑在底盘上。绑好后用彩纸糊上,再用彩画装饰,然后装上蜡烛和灯笼。底盘贴好后,根据场景、故事、亭上人物数量,安装肘亭,人物坐在核心上,穿着戏服做出各种造型和动作。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安全起见,亭子的底座换成了木底座,肘架用螺丝固定。其他一切都和以前一样。

每个展馆需要8-16人进行表演。抬馆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在音乐的伴奏下缓缓前行。亭子上的小演员们根据各自不同的角色和剧情,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动作。亭子后面是打击课,在那里笙、箫、笛子和管子演奏各种音乐。亭子上方的表演大多是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根据《封神演义》一节设计的“金光”:金光圣母站在山顶,手里拿着一根插着灯笼的花杆,莲花灯上镶嵌着一面镜子。灯光倒映在镜中,金光耀眼,山上的亭、塔、寺充满了童话色彩,山下的松柏让观众心旷神怡。其代表节目有:《金光闪闪》、《水金曼山》、《西游记》、《西厢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火焰山》、《观音松子》、《火烧绵山》、《火烧葫芦谷》等。

肘亭是我县民间元宵节的又一独特形式。灯具主要由钢冲公芯和母芯(榫卯)制成,其支柱弯曲如肘,分一、二、三棚三种。一人扛着表演让灯具在空中翱翔,叫肘亭。

光绪年间,寿县有肘亭活动,清末民初在县城及正阳关一带十分盛行。据老人回忆,民国二十年庙会有六十肘之多。这时人们也在肘亭的基础上发展出举亭、穿心亭等类似形式。由于玩肘亭(包括举亭、穿心亭)等花灯花费较大,建国后此类活动只在重大节日举行,文革期间此类花灯被视为“四旧”而被禁止。1976之后,随着传统民间文艺的恢复,肘子馆重获新生,再次走上街头。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时,正阳关有八肘,让人大饱眼福。

肘柜框架由钢锻造而成,由铁箍、滑轮手柄、抱芯、吊芯、坐芯组成。肘柜分为大货架和小货架两种。大架子由三个棚(铁圈、滑轮柄、抱芯、抽芯、坐芯_;小架子由一个棚或两个棚(铁圈、滑轮柄、抱芯、坐芯)组成。推肘亭的人,背一件铁领大衣,上装上滑轮柄,再在滑轮柄上套上各种芯,就成了肘亭架子。肘亭的架子看起来像一棵桃树,上面扎着红花和绿叶。

肘亭的表演难度很大。肘柜要结实结实,要能把握重心和力的平衡。手肘架子表演的演员要年轻,要轻盈,不然压力太大的受不了。演出时,每个肘亭一般由8-10人组成。推肘亭的有两个人(每人一个,替换一个)。肘亭架上的小演员不超过四个,其余的手拿木叉跟在肘亭周围,以防演员有什么意外。肘架上的演员都是四五岁的孩子。他们穿着戏装,在碳氢剧里扮演各种角色。小演员们都是站着,仰着或者躺在肘架上,实际上却是坐在核心上或者用布带绑住,然后装上假腿和假手。假腿和手随着进度自由摆动,非常逼真。肘架上,演员根据不同的剧情做出各种。二棚肘亭上的两个小演员,分别扮演渔夫和渔夫的女儿,名为“渔家杀”;在彭三的肘亭上,演员们在不同的高度扮演青蛇、白蛇和徐贤,摆出一副“断桥会”的架势。经常在工棚小隔间里演出的节目有《打樱桃》、《水泊皇后惊世骇俗》、《孙悟空》、《渔父杀子》、《断桥》、《猴戏打豹子》、《静待西厢记》、《西游记》、《红楼梦》等。

肘亭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于一体,集戏剧、杂技、舞蹈、色彩艺术于一体,可谓是寿县民间艺苑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