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有哪些历史渊源和文物古迹?!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北方的陕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82年),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了明清时期(公元1368 ~ 1911)县城的基本风貌,是我国汉族地区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平遥曾是清末中国的金融中心,拥有中国最完整的古代县城结构。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属赵国。陶萍县位于秦、汉时期的中都县,是氏族代王的都城。北魏改称平遥县。清末,总部设在平遥的银行有20多家,占全国一半以上,也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华尔街”。其中最大的是日升昌,中国第一家银行,创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以“汇通天下”闻名。平遥至今基本保留了明清时期县城的雏形,有“龟城”之称。街道格局呈“土”字形,建筑布局遵循八卦方位,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内外有300多处遗址和古建筑,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近4000座。街边的店铺都反映了历史原貌,堪称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平遥城墙始建于明代洪武三年,有城门6座,碉楼4座,碉楼72座。其中南门城墙于2004年倒塌,其余大部分仍完好无损。是我国现存历史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古城墙之一,也是世界遗产平遥古城的核心组成部分。此外,振国寺、双林寺、平遥文庙也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

古城墙

也就是平遥县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最古老、最大的城墙。明清两代都有修缮,但基本都是明初的形制和结构。城呈方形,城墙高约12米,外墙全为砖砌,垛口建在城墙上,墙外有护城河,深4米,宽4米。城周围有六个门,两个在东,两个在西,一个在北,一个在南。东西方诈造骨灰盒方便防守。有3000座城垛和72座瞭望塔,据说象征着孔子的3000名弟子和72位圣人。。历经600多年的风雨,城墙依然光彩夺目。平遥古城的街道、店铺、民居都保持了传统的布局和风格。这条街是十字形的,商店沿着它而建。铺面结实高大,屋檐下彩画,梁上彩雕,古色古香。铺面后面的民居都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清晰对称。整个古城呈现出一种古朴的风格。

城镇寺庙

古城北门有镇国寺,是古城的二宝。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公元10世纪),是中国第三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庙里的五代彩塑是罕见的雕塑。

双林寺

古城第三宝是城市西南的双林寺。该寺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寺内10余间厅堂中保存有元代至明代(13 ~ 17世纪)彩色塑料造像2000余尊,被誉为“彩色塑料艺术宝库”。

平遥城墙

平遥城墙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82年),是一座夯土城墙。明洪武三年(1370)重修,由原来的“九里十八步”改为“十二里八分四厘米”(6.4公里),夯土墙改为砖石墙。根据传说中“山河晨起,水在龟前戏,城在此基础上建,方为胜”的说法,取龟“吉祥长寿”之意,建“龟城”。明清时期有25次修缮。城墙平面呈正方形,周长6162.7米,高10米。土堆高2米,顶部宽3-5米。墙体用素土夯实,外青砖内墙砖砌排水槽77条。墙顶外侧建有2米高的垛墙(又称拦马墙),垛有3000张,72座瞭望塔,建有护墙。角楼四座,东墙有书桌,东南角城顶上有魁星楼和文昌阁。为了军事防御,平遥城墙有六座双门瓮城,南北各一座,东两座,西两座。在南方,叫英勋;在北方,它被称为公基;在东方,叫太和;在下层,叫秦汉;在上层,叫永定;而在下层,则称之为凤仪。每个巴比尔都有一个坐落在山顶上的重檐塔。六个双门瓮外面有吊桥。城墙周围有一条3米宽的护城河。城南有泰山、柳根河,“山河朝阳,甲鱼戏水”。至今,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寺庙等建筑仍基本完好,原有的形态和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它们都是平遥古城现存历史遗迹的有机组成部分。

外堡

建在城门外的小镇,也叫月城,用来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武林高手守城前一集记载:“城外骨灰盒是圆的还是方的。视地形而定,高而厚如城池,但左右开阔地。”平遥古城瓮门方向为90°(南门和下东门除外)。即使敌人突破瓮门,还有正门防守。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发动大规模进攻,减缓了敌人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端的守军可以从四面八方射击,给敌人致命一击。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城门楼

它建在城门的顶部,在古代有时被称为“宝塔”。平遥城墙共有六座城楼,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重修。塔高16.14米,宽13.72米,深10.04米,分四间。造型简洁大方,结构端庄稳重。该塔是一座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以城墙为顶。是理想国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

角楼

建在城墙四角的城楼,主要是用来弥补城墙拐角处薄弱的防御环节,从而增强整个城墙的防御能力。角楼分别指西北角的“霞蝶楼”和东北角的“七月楼”。西南角的“艾瑞楼”和东南角的“宁秀楼”。

呼叫军官滚动平台

位于上东门和下东门之间的城墙顶上,现为砖砌平台。据传说,公元前827年周宣王登基后,派将军尹吉甫率军北伐,取得连战的胜利。后来,他奉命在今天的平遥驻军,多建城墙,在这里训练士卒练武。明中叶,人们为了纪念的功绩,在殷出巡的地方修建了高振寺。明清时期的“高振寺”连成一体,是城顶的一个宽阔的高台。当你爬上去看的时候,你是轻松愉快的。诗中说:“平台离县城数百尺,纪福勋名在前面。草塞久了,龙旗不敢离车年。”

城市护城河

也就是大门周围的壕沟。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古代人类在定居点周围挖掘壕沟,产生带状高地,激发人们建造城墙。城宅的出现,可以认为是最初夯城墙时就地取土的结果。城市里的那一滩水变成了一条河,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只有城围着人,池子围着城。”“池”是“城”的屏障,所以常被称为“护城河”。吊桥是一座横跨城市的木桥。桥面向外的一端系有绳索,随时可以用滑轮和绞车吊起桥面断道。

拐角平台和转台

角台是突出于城墙四角的墩柱,与墙体连成一体。每个角楼台上各建一座塔,称为名角楼。炮塔与城墙的夹角为135,炮塔的高度和体积介于塔和敌塔之间。战时,炮塔内守军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可以从各个角度监视和打击来犯之敌。由于其不同寻常的战略地位,角台和角楼在历代平遥城墙的维修工程中被列为重要工程。在清道光至咸丰长达六年的大修中,残破的“四角敌楼”(即角楼)被简单拆除,重建了一座更高的砖木结构两层楼阁。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占地27平方米。立面有拱门,砖砌台阶通往二楼,二楼四面有圆形观察窗。建筑为砖砌,木地板,屋顶依山而立,五脊六兽。传统建筑艺术融入军事堡垒。

马脸和敌人建筑

“马脸”是从城墙上向外凸出的附墩,因其细长,形似马脸而得名。“马脸”的设置既增强了城墙的坚固性,又消除了守城之战中的战场死角:一旦兵临城下,相邻马脸上的守卫可以组织成交叉射击网,使进攻者从左至右被敌人击溃。平遥城墙每60米-100米有一个马面,马面上有城楼,称为“敌楼”。据旧书记载,明初重修平遥城墙时,只修建了40座敌楼,到隆庆三年(1569)和万历三年(1575)增加到94座。同时用砖石将城围起来,重建了72座砖木结构的敌楼,几代人一直修,保留至今。敌楼平面呈正方形,面积10.24平方米。它是双层的,四壁用砖砌成,坚硬的山顶,上面铺着管瓦(太和门翁城周围的两座敌楼有屋脊)。底层面向城市一侧,楼内有木楼梯,上层设置两孔拱窗。抬头看那些瞭望塔,像是岗哨林立,令人敬畏。楼上的窗户看起来像巨人的眼睛和耳朵,大部分的了望塔仍然面对着城市的一条街道来监控它们。可见,瞭望塔具有平战结合的治安防范功能。

城墙和关城

平遥城墙平面布局为方形,坐北朝南,15朝东。城市之所以追求“方正”,要么是为了解释古人所说的“天圆地方,路在中央”,要么是源于一种科学的建筑理念:除了圆,最短的周长可以被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所包围。城市的方向当然是南向,但是县城没有皇城好,所以因地制宜向东15,正好符合常年主导风向,每天沐浴着充沛的阳光。城前有中都河,远处有泰山、潮汕,与山相接,与水相接,生机勃勃。平遥城墙周长6162.68米(与明初“十二里八分四厘米围”一致),其中东墙1478.48米,南墙1713.80米(东西墙南端直线距离仅1500米),西墙65438中国古代礼仪制度规定,天子之城九里,公爵之城七里,侯爵伯爵之城五里,子爵之城三里。平遥城三里见方,显然是古代最底层(即县城)最大的城市。石传明洪武以前的平遥老城,九里十八步。据城内一位姓姬的市民的祖先遗言,自元代至九年(1349),城内沙巷街以西仍在城外,这里“桑园成林,百鸟争鸣”。明朝洪武二年(1369),洪水成灾,冲毁了西城墙,留下了红泥黄沙。第二年扩建时,城墙西移,就有了今天的沙巷街。此外,这座城市的姚苌街的街名来自明朝洪武年间烧制城砖的窑子。既然是窑子,那就应该位于老城区之外,那么当年的北墙就离姚苌街不远了。由此判断,老城的周长非常符合“十八步九里”的说法。明洪武三年扩建重建奠定了现有城墙的基本形状,高“三尺二尺”,底宽8米-12米,顶宽3米-6米。早期城墙用素土夯筑,夯土墙基用天然土夯筑。明代遗留下来的夯土层中,有直径6厘米-7厘米的木塞。从地面以上,每两米为一层,木塞在平面分布上的间距为2米-3米。夯土夯窝直径15cm,深度2cm-3cm,夯层12cm-15cm。墙分为15%-20%。夯土墙外有石基,挡土墙用特制青砖包裹(34 cm *17 cm *7.7 cm)。挡土墙内每隔5m-6m砌58cm * 80cm砖内桩,与夯土墙相连。挡土墙厚度自下而上为87 cm、70 cm、53 cm,每层高度约占墙体总高度的三分之一,墙体分成9%。墙体截面呈梯形。檐口墙根部沿大墙方向修建散水台阶,俗称小城墙。台阶高1米,宽3 -5米,台面半砖铺成。檐口墙为砖垛墙,高2米,厚53厘米。每张垛长1.39米,有三层檐口砖,其中有观察孔,高25厘米,宽17.7厘米。城垛之间有一个垛口,宽53厘米,用于射击。每面墙下开一个与垛口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枪眼”,以容纳枪身,并以跪姿发射。三千垛的垛墙在平遥城头虚实相生,在造型上消除了高墙厚墙的刚性,在易学上满足了阴阳平衡的追求。战时守城兵马足以挡镞。所以垛墙也叫拦马墙。在内檐墙的顶部,建有一面砖砌矮墙以守护安全。城墙顶上盖着青砖脊,在女儿墙下的水口处散水,通过砖砌水槽排到城市道路上。

城门和城墙

平遥城有六座古城门,东两座,西两座。鸟瞰平遥古城,看上去就像一只想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把东西四门比作龟的四足。因此在民间被称为“龟城”。南门外,古老的中都河蜿蜒而过,引发了古代文人“龟前戏水,山河旭日东升,城为所用”的感慨。乌龟是好运和长寿的象征。“龟城”说源于古人对“四灵”的崇拜,“龟城”意为金汤、长治久安。平遥城南高北低,大门四通八达。人们根据方位和地形来区分这六个门,分别称为南门、北门、上东门、上西门、下东门和下西门。其实各有各的名字。据明代万历三十七年《汾州郡志O建卷》载:“隆庆三年,知县岳薇,于六门外筑吊桥,立砖门,铺石,刊‘汾州郡志O’二字,以示其雄伟。东门2:一个说机械口,一个说光滑口,现在存在。西蒙二世:一个是刺嘴,一个是威胁敌人。隆庆六年,蒙义迈城,知县用砖造,省判官梁记之。万历二十二年,瓮环被拆,南门叫焚口,北门叫洗荣。”清代,在道光三十年后的一次城墙大修中,知县刘绪将六门改名,并亲自收藏匾额,分别是迎勋、公基、太和、永定、秦汉、凤仪。城南朝东,南门迎东南和谐熏蒸之风,以“迎熏蒸之门”;古人以北极星为北方的象征,孔子曰:“以德为政者,如北辰,众星共之。”北门称为“拱门”,意为各方归之,众人敬之;上东门位于充满活力的位置,意为“太和门”,充满活力与和谐。上西门取名“永定门”,寓意国家永固,国泰民安。夏东门自古以来就是这座城市的战略要冲,门匾上的“亲汉”二字意在警示人们“在军事上占汉之便宜”,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下西门的名字叫“凤仪门”,似乎是受早年西门外有凤凰来朝的神话影响。“凤来仪往”,凤来仪往,吉祥如意,让人想到以德惠民,国泰民安。城墙是战争中的防御墙,城门是防线的软肋。为了加强防御,在与城墙一起修建的大门外,还修建了厚重的大门,在内门外形成另一道防线。内外门之间的封闭空间就像大城市之外的一个小镇,“小镇”被称为“瓮城”。在战时,骨灰盒为守城的士兵提供了与敌迂回的绝佳条件,风水大师用它来“避邪”,但骨灰盒足以遮挡来自郊区的沙尘,这是非常现实的。中国的翁城制度起源于汉代,这座城市何时有过翁城,没有考证。我们只知道下东门瓮城建于明郑德四年(1509),北门瓮城建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塔更新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康熙四十二年(1703),皇帝西游路过平遥,于是重修了六座塔。四十四年(1705),上东门正门入口修复。道光三十年(1850)至咸丰六年(1856),进行了全方位、大规模的城墙维修工程,创制了现存的法规。六座古城门中,东西四座,相向而行,上东门、上西门、下西门的重门均朝南开,面向远山远水,令人“心满意足”;下东门重门中轴线与内门中轴线平行,面向通往京都的官道,以示对朝廷的尊重。南门的重门虽然与内门不对,但根据情况还是朝南。北门的重门与内门呈90度,向东开,沐浴着东方的曙光。

城门楼

指城墙上的门楼,是“城”的象征。它雄伟的外表显示了城市的雄伟和民族的优雅。平遥塔存在于明朝,重建于清朝康熙时期。南、北门城楼为三檐二层七檩,东、西门城楼为双檐二层七檩。在古代或现代战争中,砖木塔是观察哨,是镇守将领的指挥部,也是极其重要的射击阵地。在现代警卫战中,它的作用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