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的功勋,比如赵一曼,还有谁?

赵尚志:

赵尚志(1908 —1942二月12),汉族,热河朝阳(今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始人、领导人之一,东北最早的党员之一。

1925年夏天加入中国* * *产党。北伐战争期间,赵尚志在东北组织并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后赵尚志领导成立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独立师),任北满贺铸抗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抗日游击队哈东支队支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第二路军副军长赵尚志、李创建了、汤原抗日游击根据地。1942二月12,赵尚志在战斗中受重伤后死亡。

1942年,赵尚志被日本特务困住。日本间谍在途中向赵尚志开枪,赵尚志打死了日本间谍。他腹部中枪,被伏击者带回伪警察局。赵尚志英勇不屈,34岁壮烈牺牲。

杨靖宇:杨靖宇(1905-1940),著名抗日英雄。原名马尚德,字济生,汉族,出生于河南确山县,党员,中国* * *杰出生产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创建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32,受党中央委托组织东北抗日联军,任抗日总指挥部总指挥兼政委他带领东北军民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浴血奋战。在冰天雪地、弹药耗尽的紧急情况下,他终于与大批日寇孤军奋战了几天几夜,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100名英雄模范之一。

1939是抗战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之一,伤亡惨重。曾经在杨靖宇身边当过警卫兵的黄胜发老人回忆说:“当时天气冷,我们的棉衣不平整,有的战友手脚冻伤。但是,敌人的兵力越来越密集,‘十字军东征’越来越频繁。就在杨司令等人召集各军首长开会解决棉衣问题时,被岸田文雄率领的日伪军包围在那尔洪东北岔口地区,敌军4万余人。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机枪大炮,汽车来回运送食物弹药。在我们面前,敌人是满山遍野。为了掩护各部队分头转移,杨司令员带领我们300多人从正面吸引敌人,机枪连开道,撕开一个口子。

“然而,当我们突破南博子,到达五金顶子时,敌人已集结更多兵力,我们甩了一个又遇到一个,很难获得休整的机会。在雪地里行军时,我的裤子总是湿的。冷风一吹,我冻成冰甲。很难弯,也不知道有多重。很难走。鞋子都磨破了,我们只好剪下几根软软的榆树条,从头到尾拧成一根绳子,把鞋子绑在脚上。衣服,都被树枝撕破了,正在开花,浓霜日夜挂。一切都是白色和冰冷的。

“那时候,需要多大的火力啊!生一堆火,烤好,把冻僵的衣服融化烘干,温暖冰冷的身体。尤其是晚上,气温降到零下40多度,树木冻得当啷作响,粗大的树干冻得开裂。人怎么受得了?但是一辈子的火,火照得远,烟飘到林顶,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过来。我们不得不继续在雪上跳跃,因为害怕再也站不起来了。

“更困难的是没有粮食,更不用说粮食了。甚至连草都被埋在两三英尺深的雪里。我们找不到也挖不到。我们不得不吃难吃的树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青嫩的皮一片一片切下来,放在嘴里嚼,但不能咽下去。我勉强吃了,肚子难受……”

《杨靖宇》中的雕塑杨靖宇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把火,看起来很小,却能烧得天空通红,照亮黑夜。革命再难,总会胜利的!”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吃着一碗用雪水煮的玉米粥,非常平静地对警卫员说:“即使我们都死了,也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会成功的。”接下来的几天,他没有吃一粒。饿了就吃草根和棉絮,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蒙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围了杨靖宇。侵华日军留下的战地记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逼近他(杨靖宇)至100米、50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然而他连看都没看好,拿着手枪不停地向讨伐队射击。经过20分钟的搏斗,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手腕,他的手枪咔嚓一声掉在了地上。然而,他右手握着手枪继续战斗。因此,讨伐队认为很难活捉他,于是向他猛烈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人射中胸部,壮烈牺牲,时年35岁。杨靖宇为国捐躯后,侵华日军剖开他的尸体,发现他的肚子饿得除了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也没有!温德尔·迪金森,一个坚强的人,被野蛮的侵略者为民族精神而战所震惊和感动。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察局长岸田文雄不得不承认:“虽是敌人,却感叹其英雄气概:大英雄!”并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