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诚实的典故

内容如下:

1,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去了市场,她的儿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他妈(曾子的老婆)说:“你回去,等我回家给你杀猪。”当他的妻子从市场回来时,曾子打算抓一头猪并杀了它。他的妻子拦住他说:“我只是和孩子们开个玩笑。”

曾子说,“孩子们不能和他开玩笑。孩子不懂事,却靠父母学习,听父母教诲。现在你欺骗他,你是在教他欺骗。如果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信任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式。“所以(曾子)马上杀了猪,煮了肉吃。

2.魏文侯的真实故事。

魏文侯和一个负责森林的小官员约好去打猎。这一天,魏文侯和文武百官尽情饮酒,天又开始下雨了。侯文准备去赴约。官员们说:“今天,你喝了酒,下着雨。你要去哪里?”侯文说,“我和那个小官员约好去打猎。这里虽然好玩,但我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侯文亲自去了,并停止了饮酒。

3.唐太宗的诚信之道

当李世民在位时,他对他的官员敞开胸怀,不欺骗,他的官员忠于职守,不搞欺骗和哄骗的传统官僚伎俩。李世民即位之初,就下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根除官场上贪污受贿的顽疾。

为了查出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可能受贿的贪官,李世民让自己的亲信暗中向各部官员行贿,结果真的查处了几个贪官。李世民得意时把自己的策略告诉了一位隋朝使节。

没想到,部长当场就给他泼了冷水。他说,陛下总是告诉他的臣民要诚实待人,但陛下是第一个作弊的人。上梁不正下梁歪,你的臣民会用欺骗来回报你。

李世民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认为部长的话有深刻的智慧,所以他很容易理解这个严厉的建议。还有一次,李世民命令18岁以下但身体健康的男子参军。

大臣魏徵拒绝在圣旨上签字(注意,这是李世民最聪明的杰作,他的命令没有主管大臣的签字是没有法律效力的,除了李世民,没有哪个皇帝会主动限制自己的无限权力)。

李世民解释说:“这是一个逃避兵役的叛徒,故意少报年龄。”魏徵回答说:“陛下总是说我诚实地对待世界,并告诉人们不要欺骗。

但是你先失去了你的正直。陛下不以诚待人,先疑人诈。”李世民深以为然,随即退让。

4.晏殊声誉的建立。

颜姝入朝时正值太平之时,天下无事,允许各路官员自行选择景点设宴,士大夫自办酒席、聚会,以至于城楼上的酒馆都搭起了帘子,为宴饮游乐提供方便。颜姝那时候很穷,没钱出去玩,也没钱去宴饮,就在家里和哥哥们一起教诗书。有一天在宫里,太子被选为讲学官,宋真宗突然任命颜姝为官。

不知道为什么,大臣去了天庭起死回生。真宗道:“最近听说阁中大臣都在享乐饮酒,只有颜姝和他哥哥闭门读书。如此谨慎忠厚之人,可以教太子读书。”颜姝上任后,有机会见到一位圣人,真宗当面告诉了他赴任的原因。晏殊语言朴实,不拘小节,说:“我不是不爱宴饮,不爱玩乐,只是家里穷,没钱出去玩。

如果我有钱,我也会去参加宴会,只是因为没钱不能出门。”真宗因此更加欣赏他的老实,越来越快乐在其中。

颜姝做宰相时,女婿富弼是唐朝的副使,所以他要求辞去唐朝特使的职务。宋仁宗不允许他,所以仁宗信任他。

5.季布的《黄金的承诺》

秦末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季布,他说话算数,名声非常高。许多人和他建立了牢固的友谊。当时甚至有一句谚语:“得一诺,不如得一百斤金。”这就是“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由来。

后来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老朋友们不但没有被重金迷惑,还冒着九族灭亡的危险保护他免遭灾难。

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会得到很多帮助,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另一方面,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对朋友失去信任,表面上就会得到“好处”。但为了这个利益,他毁了自己的名声,这比物质上的东西重要得多。所以,对朋友食言,无异于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