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三国真的叫魏、蜀、吴吗?

说到风起云涌的三国,我们都知道那段将要分久必合,分久必合的峥嵘历史。

他们也熟悉魏、蜀、吴。

所以三国是魏、蜀、吴,似乎没有异议。

然而,真实的历史真的不是这样的。

公元220年,曹操的次子曹丕做了一件他父亲做梦都想做的事情,正式结束了汉朝,踢开了汉武帝刘协,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号“魏”。人们称之为“曹魏”,以区别于后来的北魏。

所以三国里的魏是没有问题的。

公元229年,南国的孙权耐不住寂寞,也被称为皇帝。他的国名叫“吴”,他的历史名叫。

所以三国里的吴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出在刘备集团,这个集团是建国以来最坎坷的。

刘备画像

在曹丕称帝后的第二年,公元221年,一心复辟汉朝的刘备集团眼见汉朝灭亡,迅速在蜀中高举汉朝大旗,于是毫无疑问地用“汉”这个名字来表示其政权的合法性,直到公元263年去世。刘备集团一直以复兴汉室为口号,221后一直以“汉”为名。

从来没有以“舒”为名的案例。

“蜀汉”这个名称是为了区分以前的东汉和西汉。它类似于吴栋和曹魏的称谓,表示一种区别。

因此,三国应该是魏、汉、蔡五。在很多关于三国的影视剧中,蜀国的大旗不仅让史家气的内伤,也让气的棺材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出错的情况?

这可以追溯到《三国志》的正史陈寿。在《三国志》中,他以舒舒的名义记载了蜀汉的历史。三国中其他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分别属于舒威和兀术。

从这里开始,魏、蜀、吴的称谓开始出现和流传。

《三国志》中的蜀书举隅

这个错误不是陈守智的疏忽。

虽然陈寿是的臣子,但在死后,陈寿成了继承曹魏的司马氏金朝的臣子。按照修史传统,陈寿必须以三国曹魏为正统,否则就间接否定了司马氏政权的合法性。如果陈寿执意要记蜀为汉,不仅三国正史毁于一旦,陈寿的人头也要丢了。

在正史权威的帮助下,“蜀”的错误称谓传遍天下,再加上一些三国小说影视作品甚至不专业的历史地图的影响,这种错误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真正的三国应该是魏、汉、吴。

公元220年大汉王朝灭亡后,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成为历史。今天的人们把从公元220年到280年3月(晋被篡魏)的60年视为三国争霸的时代。我们经常谈到魏、蜀、吴。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历史上并没有所谓的魏国、蜀国、吴国,至少没有魏国、蜀国。我们一个一个来看:1,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迫使献帝退位,正式取代汉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这里要看到几个关键词,首先是退位,其次是替换。也就是说,按照古代王朝更替,汉为土德,魏木德,木生于土,魏取代汉,天命从大汉之土转移到大魏之木。此外,由于魏通过一系列“合法”的程序和手续——退位取代了汉,大一统的汉朝就成了大魏。从政治遗产来看,大魏既包括魏国自己控制的北方固有领土,也包括以四川为主体的“蜀汉”和暂时没有收复或完成“平叛”的刘后裔所占据的东南“东吴”。这一点可见于《三国时期“远程领国”制度分析》。因此,在魏的政治表现上,他们是在完成统一的大魏。2.舒。可以说,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叫“蜀”的政权。我们看历史,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我们要明白,刘备在汉末群雄中崛起的重要原因是他有一个政治基础——汉室。刘备一直以刘王室自居,就像当年的光武帝刘秀一样。都是打着振兴汉室的旗号,以此为起点,所以刘备的政权只能延续“汉”的称号。对于刘备的政治军事集团来说,这是他们的政治命脉和合法存在的基础,是他们收复汉室、恢复汉室的战略目标和终极目标...此外,在政治意义上,刘备的政治军事集团除了长期实际控制魏国实际占领四川的“蜀汉”之外,还包括北部的魏国和东南部的吴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刘备的政治军事集团充分发挥了远程领导权,如永州、凉州,蜀汉政权分别取远程领导权。比如姜维隔空取凉州刺史。其政治基础和军事原因均在《三国时期“遥领国法”制度分析》、《蜀汉北伐方略与凉州刺史设置》中有所表述和阐述。3.吴。吴在三个政权中的表现是最尴尬的,就是没有退位的政治遗产,没有皇亲加冕,所以在政治表现上没有表现。我就跟你玩,阻止魏和的统一行动,维持三方势力的平衡,保住东南现有的地盘——也就是说,我们也不想做。我只想保住江东“父兄”的基业——割据政权。但他们也在玩远程领,他们更多的性质是配合蜀汉,占便宜——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你要我就还给你。也就是说,吴没有机会统一天下。一句话,成为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