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旅游

县城概况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怒江彝族自治州横断山区的纵谷中。北接彝族自治县,东北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东南接剑川县,南接云龙县,西接泸水县、福贡县,过建(川)兰(平)公路、卫(西)。2008年人口20万,面积4325平方公里。全县居住着14个少数民族,有白族、普米族、怒族、藏族、汉族、彝族、彝族等。

旅游资源

兰坪是旅游胜地,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其中尤以锣鼓箐景区闻名。

锣鼓箐省级风景名胜区

锣鼓箐景区总面积40多平方公里,主要景观由情人坝普米风、大洋田高山草甸、锣鼓箐丹霞石林三个区域组成。情侣坝是普米族男孩和女孩在每年五月端午节聚会的地方。每个节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普米族男孩和女孩都会在这里歌唱和谈论爱情。许多年轻男女在这里相识、相恋并最终结成伴侣。如今作为景区开发,游客来这里主要是体验和欣赏普米族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歌舞;大羊场的高山草甸是进行高山滑翔活动的理想场所,牛羊成群,溪水潺潺,鲜花遍地,丘陵和草原相间。也是三江并流景区的核心区——老君山国家森林公园。从这里望去,玉龙雪山犹如东方茫茫沙丘上的一个银色物种,罗比雪山则像一条银色的蛇飞过西方的高山峡谷。未来可以发展滑草、滑雪项目,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洛古青的丹霞石景天下第一。景区包含91溪,18岭,360峰。让我们从山谷中流动的小溪开始。大的溪流从悬崖的缝隙中落下,形成壮观的瀑布,小的从平坦的悬崖上滴落,就像恋人的眼泪挂在脸颊上。大小溪流汇集在底部。把晶莹剔透的水变成浓浓的咖啡,再看看河里大大小小的石头,上面长满了油乎乎的青苔。它们像绿海龟在咖啡水里游来游去,赏心悦目。况且山是整块石头。经过漫长的风化历史,地表堆积了一层厚厚的腐殖土,供植物生根发芽。山脚下的山谷中厚度可达数米。山脊越往山顶越细,山顶基本没有土壤,没有植被,形成了壮观的红色丹霞石峰。有的像佛,有的像人,有的像鸟兽鱼虫,非常写实。甚至像我这样缺乏灵感的人也到了那里。说到那座山峰,就叫“无峰则奇”。它们有的如利剑劈苍穹,有的如金钟罩倒挂,有的如龟探海,有的如孙悟空巡山,有的如仙醉仙醉。也可以从高处俯视它们,也就是神仙的聚会,或卧或坐,或笑或舞。如果是一样的,都是红脸绿须,脸光洁,连一片叶子都停不下来。罗家箐幽深,山谷狭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完全走过它的沟壑,也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奇石和溪流。走进去的人感觉进入了一个仙境,四周是原始森林,脚下是厚厚的苔藓地毯,眼中是无尽的风景,耳边只有水下的鸟儿在歌唱。

罗比雪山高山湖风景区

罗比雪山是澜沧江和怒江之间的巨大山脉,是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罗比雪山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和原始森林景观,它们既是天然水库又是旅游胜地。在罗比雪山腹地,有数不清的冰封湖泊。这些湖泊大多位于海拔3500米以上,最高的接近4000米,人迹罕至。春夏之交,气温逐渐升高。雪山上的雪融化融化的地方,花儿就会盛开。从山到湖,到处都是花的海洋。清澈透明的湖水映衬着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和开阔的蓝天。最有特色的是高山杜鹃,生长方式纠结,疏密有致。残雪还挂在枝叶间,所以花开得正盛,远远看去像烈风中摇曳的燃烧的火焰。4月-10是每年爬山的最佳季节。在这个季节,当地人上山挖药,采兰花,在湖里捉雪鱼。山上有一些珍贵的药材,如虫草、贝母、灵芝、蝉花、黄连等。这个季节的冰川湖国家也是野生动物最集中的栖息地。春暖花开的季节,它们成群结队来到这里觅食饮水,交配产仔。没人统计过到底有多少山湖,但当地人会告诉你,永远走不出去。其中较大的有老窝山圣湖、西新湖、杜鹃湖、红枫湖、西天湖、玉水湖、红花湖。由于地势险峻,很少有人经过,所以很多湖泊至今没有被发现和命名。也许你是一个喜欢背包的徒步旅行者。在冒险精神的指引下,沿着罗比雪山的山脊走下去,会有更多的湖泊以你的名字命名。

[编辑本段]民俗

兰坪居住着14个少数民族,包括白族、普米族、佤族、彝族、怒族、汉族、藏族、纳西族,占全省26个民族的53%。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服饰、民居、节日、风俗习惯,为景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在兰坪生活繁衍的各族同胞勤劳勇敢、善良好客。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不仅克服了高山深谷带来的种种困难,还将先进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完美结合,在高山峡谷间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在劳动之余,他还将生产生活的感受融入歌舞、习俗和喜庆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代代相传。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几乎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的各个方面,其中兰坪少数民族歌舞以其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及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在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白喇嘛人的措措、祭三尺、给羊、当石、莫光、有一、创世纪、哦拉嘿、哦伊凯、白日旺。普米族舞蹈《措措》早已享誉世界。荡气回肠的时光,莫光、游艺先后两次参加北京中国国际合唱节,在京城享有盛誉,在国际乐坛轰动一时。

佤族习俗:祝福婴儿。

兰坪县彝族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婴儿出生后,用温水给他洗澡,然后在他的嘴唇上涂一点蜂蜜或糖,祝愿孩子长大后,他的话语或歌曲像蜂蜜一样甜。在宝宝满月的时候,选择一个吉祥的时间。如果宝宝是男的,找个算盘,一支笔,一些纸。如果是女婴,找块新布,一把剪刀,然后带着宝宝把这些东西出门。我希望男孩会写字和数数,女孩会缝纫和修补。解放后,由于提倡男女平等,这种习俗开始改变。女婴也被用纸笔抬了出来。我希望她长大后能写字和计算。

佤族习俗:给牛洗澡。

每年插秧后的农历六月初五,住在应镇岩头办事处的彝族家家户户都会给牛洗澡,煮一锅咸粥喂它,然后父母的长辈(大部分是女人)会在牛旁边祈祷:“妞妞,希望你这次远行,早点去,早点回来。今年的庄稼都下地了,一万个还仓了。天灾无伤大雅,粮食丰收。”传说从前,天上住着牛,那里五谷丰登,生活幸福。有一天,牛低头一看,地上的人都以苦涩的野果为生,饿死的人不计其数。牛很同情人的不幸。春天,他们偷偷把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子撒在神的背后。从此地上生了五谷,彝族人摆脱了饥饿的威胁。然而,当上帝想种下土地时,他没有看到葫芦里的种子。一怒之下,他打掉了牛的上牙,把它推倒在地。彝族人民非常感激这头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牛,让它呆在家里,过着悠闲的生活。后来,牛们看到彝族人在种地很辛苦,就自告奋勇来帮忙拉梨。上帝知道后,更加愤怒,放过风霜虫灾来破坏牛与人合作的果实。为了保护庄稼不受损害,每年播种完幼苗后,牛又上了天,请求上帝不要放过各种灾难,以确保地球上的粮食丰收。

白族习俗:拉玛人尊老的习俗

拉玛人非常尊敬和爱戴老年人,视他们为智慧和力量的“宝库”,是善与美的化身。因此,老年人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拉玛尊老的习俗已经成为代代相传的美德。每当逢年过节,比老人辈分低的亲戚朋友邻居都要轮流给老人拜年。当时女方提一筐柴火,男方砍一坨柴火还是宋明。看似不稀罕的东西,意义却很深刻。体现了老人们享受“柴火”的祝福和晚辈的孝心。外地工作回来的人,也要带一些当地的特产给老人“尝一尝新的”,以示对老人的关心。除夕夜,每家每户吃完年夜饭后,还会用木托盘给老人送上一碗米饭,一份“综合菜”和从一碗美食中挑出的酒、烟、糖、茶作为晚餐,这意味着这位受人尊敬的老人已经和全家人愉快地庆祝了节日。并祝老人像楠木一样健康长寿。老人的家人要提前准备好几个簸箕、几筐诱饵、糯米、麦芽糖、栗子等甘果作为礼物,以答谢冲出街道时进来送“晚餐”的侄孙和邻居。同时,老人还开金口祝家家户户在新的一年里“好事常遇,灾难可免”,并祝他们——新婚“岩上歇蜂,枝头结果实”,幸福美满;是孩子们希望自己“像沃土和嫩芽一样茁壮成长,像阳光鲜果一样快乐成熟”。新年伊始,各家各户都来邀请老人到家里团聚。

普米族习俗:年初不洗水。

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兰坪普米族有最大的忌讳,就是不准把洗涮水泼到门外,只能泼在屋内干燥的角落里。这是为什么呢?相传古代有一对年老体弱的夫妇,他们自己吃饭、唱歌、生活、穿衣。虽然他们有一双儿女,但女孩早就结婚了,儿子娶了媳妇后就一个人生活。老两口没人照顾,经常吃不饱穿不暖。今年快过年了。老两口翻遍了所有东西,也没找到好吃的。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庆祝新年。真的没什么可做的。老人想起了儿子,对妻子说:“既然家里没什么事,那我们去儿子家过年吧!我儿子心地善良,无论他要什么,我们一定会过个好年。”我老婆不同意去她儿子那,提出去她姑姑家。她说:“这个女孩很有良心。如果你想要几个样品,肯定能让我们满意。”老人也不同意妻子的意见。结果老两口吵个没完,互不相让。最后决定老人去儿子家过年,老婆婆去姑姑家过年。老人到了儿子家,孙儿们热情地招待他,不停地喊“爷爷”,逗得他笑了一整天。临走的时候,儿子儿媳还送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给他穿。至于老婆婆,她跋山涉水,气喘吁吁,终于到了姑姑的院子。没想到,当老婆婆刚要踏进姑娘空空的门槛时,由于姑娘一时大意,没有注意到老母亲,不小心从屋里泼出一盆洗脸水,正好泼在好心的母亲身上,将老母亲用水泼了一脸。这一盆洗脸水,把老母亲想在姑姑家过下一年的愿望全洒了,从头到脚都是凉的。老母亲只好流下伤心的眼泪,转身离去。为了尊重长辈,欢迎他们和自己以及孩子一起过年。从那以后,普米族人吸取了教训,从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到第三天,每隔三天就停止在门外泼洒洗脸水。这一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编辑此段]森林资源

兰坪森林资源丰富,是全省十七个林业重点县之一。森林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1.1%以上,森林覆盖率68.4%,活立木2454万立方米,以好木、大径材著称。这里不仅有云南松、华山松、云杉、冷杉等优良用材林,还有栎、白桦等几十个优良树种,红豆杉、香榧等一批珍贵树种,还有核桃、漆树、花椒、木瓜、苹果、梨、花椒、皱皮柑等其他经济树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多年来,林业经济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20%以上,在兰坪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在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森林也是一个天然的水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解放以来,兰坪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林业生产。从50年代开始,他们建立了各种林业机构,宣传党的林业政策,开展护林防火,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发展经济林木。但是,由于省、州、县森工部门多年的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燃料消耗、大量砍伐和疏于教育,过度砍伐,债台高筑,后备资源不足,特别是在文革动乱期间,群众爱护森林的优良传统遭到破坏,农村各种保护森林的法规和公约遭到践踏,造成连年不断的乱砍滥伐,许多块世代保护的森林被砍伐,澜沧江两岸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抓林业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林业工作始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开源节流,开发、保护、利用并举的方针,紧紧围绕“营林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方针,确保林业工作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八五”期间,由于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兰坪林业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1)加强“四防”体系建设,保护森林和物资资源。采取措施防止森林火灾。兰坪多民族聚居,民族不同,习俗各异,野外用火频繁,林区死物体堆积厚,旱季长,火灾隐患大。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早”字当头,做到早宣传、早部署、早安排、早实施。在防火期到来之前,提前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做出安排,签订县乡森林防火承包协议。在措施上,一是加强宣传,使护林防火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完善系统,增加装备,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消防装备。三是重点林区重点防范。四是在打架斗殴的查处中突出“快”字。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我们将组织力量积极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打硬,把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由于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八五期间,全县平均每年发生3起森林火灾,平均过火面积15公顷,平均受害率约为0.1%。(2)森林病虫害防治。防治森林病虫害是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内容。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兰坪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开展这项工作以来,人工控制散斑壳200公顷,化学控制苹果园40公顷,调运检疫苗木442万株、种子22.35吨,调运检疫木材40万立方米。被称为“无烟火灾”的森林病虫害在兰坪得到有效控制。(3)加强森林管理,防止乱砍滥伐。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兰坪积极发动群众退耕还林(草),还组织有关部门大力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同时,加大了森林保护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毁林现象,森林数量逐年增加,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此外,在野生动物保护、防止乱捕滥猎、森林安全和加强能源建设、逐步减少森林资源低值消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州表彰奖励。总之,通过各级党委、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各族人民爱林护林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在思想上对促进山区森林脱贫、植树造林、兴办绿色产业的思想达成了共识。澜沧江沿岸绿化初具规模,经济林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框架已经形成。

[编辑此段]花卉资源

兰坪花卉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杜鹃花科只有107种,兰科118种,报春花科26种,木兰科11种等。杜鹃花:从海拔2100米的半山地区到海拔3800米的高山地区,杜鹃花遍布森林。其中主要有木贼杜鹃、大花杜鹃、香杜鹃、高山杜鹃、小叶杜鹃或绒毛杜鹃,其中大花杜鹃是兰坪唯一的珍稀树种,目前数量很少。兰花:兰花属于兰科。著名的兰花有:素馨兰、雪花、金边兰、飞机草、金孢子兰、飞机草、蝴蝶兰、蝴蝶兰双花、兰、尖花兰、佩兰、飞机草等。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兰坪有许多栽培兰花。在八个乡(镇),也有农民从山上挖一筐筐兰花,拿到市场上卖。便宜的1元,贵的几百元。外地商贩把兰坪的野生兰花卖到广州等地,利润可观。兰坪当地居民院子里的兰花也是主角,养了7-8盆,增添绿色。养了400多盆供享受,有人得到,珍贵的产品市价可值几十万元。最著名的乔木花是广玉兰,又名厚朴、厚朴。它属于木兰科的野生小乔木,是一种稀有的观赏树种,散布在海拔2500-2800米的高大半阴坡。其色洁白如玉,雍容华贵,高人一等。比如土槿花的根、茎、皮、叶、花、果,都有一种幽香。微风吹拂时,金银花在绿叶间翩翩起舞,宛如仙女下凡,花瓣飘落时,又似仙女散花,故得“神女花”之美誉。经过人工移植,成为绿化园林、美化环境的珍贵观赏树种。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面积4325平方公里,辖4镇4乡,104个村民委员会,801个自然村,人口20万,邮政编码671400。辖3镇5乡:镇:金顶镇、拉井镇、营盘镇。乡镇:兔峨乡、童店乡、河西乡、登势乡、中排乡。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兰坪的行政区划属于不同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的不同区域。自元十二年(1275)兰州建市以来,一直归兰州土司罗氏管辖。清雍正元年(1723),清政府实行“改土为流”政策后,兰州土司州罗定于同治十二年(1873)奉命从上兰旧址迁至澜沧江附近的土额区。民国元年(1921),兰坪划归兰坪专区。从丽江县二十七里起,六里(东辛华里、西辛华里、通典里、江东西里、土里、顺华里)划归兰坪府。民国三年(1914),改州为县,仍辖刘力。民国十年(1921),实行区村制,上李兰脱离通甸,全县分为六区。除了通甸里和上兰里是二区,其余都是区,李统一为一。当时分区和里:一区是东新华里,二区是通甸里和上兰里,三区是土里,四区是西新华里,五区是胡华里,六区是江东西里。民国二十年(1931),废除区村制,推行区乡(镇)自治制。兰坪直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才完成。全县分为6个自治区,25个乡(镇)(19乡6镇):一区:辖永兴镇、文兴乡、朗公镇、拉井乡。二区:辖通甸镇、安乐乡、乐天镇、富民乡、兴仁乡。第三区:辖武城镇、武定乡、温明乡、大鹏乡。第四区:辖登势乡、鸡峰乡、延川乡和中排乡。第五区:辖邓伟乡、富川乡、碧玉乡、高山乡。第六区:辖兔街镇、毛峰乡、蓬池乡、泥底乡。这一次,区、乡(镇)建制的基本格局已经持续了八年。虽然经过多次局部调整,但直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整体框架才被乡(镇)建制所取代。民国29年(1940),撤销区建制,全面实行乡、镇、嘉宝建制。全县划分为11乡、镇、98保、955A。在这次编纂中,除石堡和高山外,乡镇名称与现在的乡镇名称基本一致。解放后,兰坪的行政区划曾多次调整。1949、10年6月兰坪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原11乡镇调整为11区。即金顶区、腊井区、营盘区(由原营盘镇、石堡乡合并而来)、登势区、中排区、土额区、邓伟区、高山井区、兴仁区、铜甸区、上兰区。1950,上级将原吐尔土司边界努地乡划入碧江县(因山体滑坡已撤销)。同年8月,全县11区合并为四个区:第一区辖金顶、拉井、营盘乡;二区下辖兰、铜店、兴仁三个乡镇。第三区辖四个乡镇:登势、中排、邓伟和高山井。第四区辖一个乡镇。1953年65438+2月,第一区营盘乡由第三区高山井乡和第二区兴仁乡划分,县内由原来的四个区调整为六个区。第一区管辖金顶和腊井,第二区管辖兰州和通甸,第三区管辖登势和邓伟,第四区管辖营盘,第五区管辖高山井和兴仁,第六区管辖土城。1954第二区居里乡划归丽江地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同年7月,二区上兰乡划归大理剑川县。1958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6个区改组为9个人民公社,分别是金顶公社、拉井公社、营盘公社、童店公社。1961年初调整公社规模,4月份将9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9个小公社,分别是金顶、拉井、营盘、拉古、罗恩、土额、喇嘛登、登势、大竹青、小格拉、中排、德清、延川等。1963年4月,兰坪县委在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过程中,取消了19小公社的建制,恢复了六个区的机构。1965 65438+2月邓伟被安置在迪庆州未夕彝族自治县。1966年2月,一区分为金顶、通店、腊井、营盘、土额、登势、中排、河西、通店八个区,有101个人民公社。此后,虽然多次更改行政区划名称,但所辖行政区域至今未变。1984年2月,改革农村政社合一体制,真正的政社分开,按区设乡,废除八人公社制度,恢复金顶、腊井、营盘、土额、登势、中排、河西、通甸八区建制。1987 65438+2月改区为乡,全县有三镇五乡,分别是金顶镇、拉井镇、营盘镇、土额乡、登势乡、河西乡、童店乡。原乡镇改为村公所(办事处),全县有104个村公所(办事处),801个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