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什么正史中很少有关于唐朝如何招兵平定叛乱的记载?
唐玄宗时期的“开元史圣”是唐朝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而改变这个时代的转折点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安史之乱”。在唐朝的欢歌笑语下,由于一场叛乱,唐朝国防力量的薄弱暴露无遗,唐朝的富强之路也被改变。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是如何招兵抵抗叛乱的?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让后人欣慰的是,我们可以一窥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六首诗。
众所周知,杜甫(712-770)生活在唐代一个由盛转衰的时代。755年的“安史之乱”是这一变化的关键。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前的“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的全过程。
杜甫甚至还被困在叛军中一段时间。他亲眼看到了胡兵的残忍,也看到了逃亡途中的种种惨状。他和为他送行的老乡、母亲们一起哭了。这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被称为“穷年忧李渊”。
甘源二年(759年)三月,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李广弼、河东都督王思丽等九军,率唐军围攻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安庆绪部,与史思明援军对峙时,九军六十万在邺城大败。“战马一万,仅剩三千,弃马十万”(《镜报》卷221),可见唐朝的形势是多么危急。
为了快速补充兵员,唐朝实行的是无节制、无组织甚至不人道的公开征兵政策。但是这种偏激的政策,史书上并没有记载,杜甫却在六首诗中做了深刻的刻画,就是著名的三官三别。
这三位官员是新安李、潼关李和,三首送别诗是新婚、辞旧和无家。限于篇幅,本文不一一列举这六首诗,熟悉的读者大概可以直接背下来。
让杜甫和后世无奈的是,这种极端的征兵政策是极其矛盾和痛苦的。这种矛盾和痛苦也是当时广大人民群众所共有的。因为这场战争的征兵制,它不再是天宝时期的交战战争,而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战争。
也正因为如此,杜甫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诅咒“天地尽头无情”,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支持这种兵役。杜甫在同情人民苦难的同时,不得不含泪安慰和鼓励那些被迫上前线的人。
于是,未成年的男人、新婚的丈夫、放弃了三个儿子的老妇、儿孙已死的老人、无家可归的单身等等都被征召入伍,以平息这场大叛乱。
本文参考了《中国古代史常识》和《杜甫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