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世界的历史影响
感觉就像站在一个制高点上,评判佛教哲学的很多观点,不够客观。
虽然他可能不是一个坚定的佛教信徒,但他非常认真和小心地站在它的对立面,保持对这种信仰及其哲学的尊重。
公元前6-5世纪,中国形成了儒教和道教。儒家思想以人为本,注重从人的角度观察生活、社会、自然的变化,重视人的价值,宣扬“仁”作为人的最高道德价值。相反,道教以“自然”为标准,主张“道生一,生二,生三,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张在自然之中。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和志向。
西汉时期,诞生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以“众生解脱”为标准,宣扬众生通过修行从烦恼、痛苦、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涅槃”境界。佛教作为外来文化,经过冲突和相互融合,最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从此,中国文化形成了儒、道、佛三大宗师,三大宗师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题。
我国东晋以来的佛经翻译家,为将原本来自印度或中亚的佛教文献翻译成中文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借助汉字、纸张、印刷术等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保存下来。佛经汉译是中国佛教翻译家的再创造,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面对的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文化历史背景,它只能在这种文化体系中依赖和寻求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中国出现了一批佛教学者,他们在理解和消化佛教思想、融合中外文化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外国佛教文化融入传统思想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的佛教正沿着这些先辈开创的道路一步步前进,到了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佛教发展划时代的“正”之势。南北朝统治者信仰自己,也促进了佛教的发展壮大。寺庙经济的出现表明佛教在社会生活中取得了相当的地位。但是“破坏法律”的事件也出现了。由于世俗政权对日益壮大的佛教寺庙不满,影响政府的税役,激发矛盾,因此不难看出,佛教的社会历史地位不仅是通过自身宗教领袖的个人贡献取得的,也是与世俗政权紧密结合的。
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和文化达到顶峰。尤其是在唐初“贞观之治”后的100年间,经济发展,国家繁荣,文化昌盛,是前所未有的。国家的繁荣和统一使得这一时期的统治者在宗教文化上普遍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这显然有利于佛教的发展。同时,宗教在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统治者往往采取“三教并行”的政策,更多地利用三教之间的关系为政治统一服务。隋朝诸王对佛教比较重视,所以佛教成为三教之首。初唐时期,唐高祖和唐太宗对三教的界定都是以儒、道、佛为序,有时甚至把李老的道放在儒之前。武则天时代,佛教重新确立为三教之首。后来随着唐朝的衰落,统治者更加注重平衡三教,以便更好地以三教为现实统治服务。隋唐时期的佛教在皇帝的三教政策下不断发展。在佛教的鼎盛时期,隋唐时期众多宗派的形成和发展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佛教的现实地位。
经过唐末武宗抑佛、五代十国战争、周宗抑佛等一系列打击,中国佛教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历史地位也在不断下降。宋辽金元时期的佛教在中国仍然受到统治者的扶植和利用,但从整体上看,隋唐鼎盛时期的佛教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元代,藏传佛教迅速发展,成为统治者的思想支柱。而汉代佛教各流派普遍走上了衰落之路,但佛教在此时的民族融合与交流中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值得肯定的。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日益腐败落后,中国佛教也在“三教合一”的潮流中融合。明清时期随着封建思想控制的加剧,儒家思想日益极端化和专制化,使得道教和佛教的发展严重停滞,历史地位下降。佛教的世俗化成为佛教在困境中发展的出路,但佛教研究并没有重大的理论突破。
现代佛教文化与现代中国社会紧密相连,既是古代佛教文化的延续,又具有明显的新时期特征。由于近代中国社会形势的变化和民族灾难,传统佛教在近代明显衰落。然而,中国的佛教僧侣、学者和思想家经过不懈的努力,掀起了佛教复兴运动。太虚大师的《佛教救国救世》开创了近代佛教的复兴运动。国民政府和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都对道教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使佛教文化在近代得以复兴,“人间佛教”之风成为佛教主流。佛教文化在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