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灭亡?

原因:

1,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场严重的社会动乱,它几乎摧毁了唐力政权,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安史之乱成为唐朝历史的转折点。叛乱之前,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叛乱之后,唐朝进入衰落阶段,最终走向灭亡。

2、缓冲区政权

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割据。唐末藩镇割据是唐朝衰落的重要原因。因为藩镇自给自足,中央政府变得软弱。几次试图削弱藩镇,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而且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国家再也无力与藩镇抗衡。与中央势力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藩镇势力越来越强大,藩镇割据更加不可控制。

3.太监当家

在宦官与官僚文人的斗争中,士大夫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的实力与宦官相差甚远,所以他们打击宦官、恢复皇权的努力都失败了。更有甚者,这种斗争极大地消耗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国家正常的政治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地方割据势力更加有恃无恐,唐朝政权的统治已经处于动荡之中。

4、门阀党的斗争

封建士大夫的党争是中国古代官场的顽疾。唐代还出现了派系斗争,成为当时政治生活中的一大问题,对其衰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5.农民起义

农民战争对垂死的唐朝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唐朝的统治崩溃了。倒戈投降的朱温成为晚唐的政治人物。三年后(903年),朱温将内务部的数百名宦官全部杀死,出国的宦官也被就地处决,宦官专权局面结束。天佑四年(907),朱温弃自立,改国号梁,定都开封。唐朝灭亡了。

扩展数据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2月16年至763年2月17年)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与唐朝争夺主导权的内战,是唐朝兴衰的转折点。内战造成唐朝人口大量流失,国力急剧下降。因为发动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主要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所以这次事件被命名为安史。

这场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被焚,十而无一人,百曹弃,无椽。中区不到一千户,景邑中的景景(应改为榛子)为豺狼府之数。它既缺乏军事储备,也缺乏人力。东至郑、汴、徐坊,北至秦、淮境内,为人类人口隔绝之地,千里洼地”,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

杜甫有诗说:“寂寞天宝后,我园百余家,世间事多。”这说明战后,广大民众无家可归。

安史之乱削弱了封建中央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朝由盛而衰。此后,安史之乱党在和硕形成割据局面。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唐朝灭亡的真相